爲何對待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態度不同?白宮:我就知道會有這個問題

軍情作家陳曦 2024-04-17 14:30:46

伊朗對以色列實施了報複性打擊之後,人們不禁拿俄烏沖突進行了對比。

西方國家深度參與了這兩場沖突,但表現完全不同。

在烏克蘭遭到空襲的時候,只能獨自承受。以色列遭到打擊之後,美國、英國、法國卻直接出手,幫著以色列協防。

這種區別引發了高度關注,美國和歐盟接連被問到相同的問題:爲什麽西方協防以色列,烏克蘭卻沒有同樣的待遇?

對此,歐美也沒有遮掩,說出了烏克蘭很不愛聽的話。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

白宮淡定回應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7日報道,在白宮記者會上,有人提問稱,美軍爲何擊落飛向以色列的伊朗無人機和導彈,卻沒有攔截對烏克蘭的空襲?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淡定地表示:“我就知道會有這個問題。”

僅僅這一句話就能看出,美方早就考慮好該如何應對這個問題。

柯比表示,這些是不同的沖突、不同的空域、不同的威脅情況。美國從一開始就表示無意以戰鬥角色參與烏克蘭沖突。

然後就扯到了援助烏克蘭的問題上,指責國會共和黨人阻止新的援烏法案的通過。

本來是遭到質問的一方,結果說到最後又怪到了共和黨人不支持援助援烏。

這完全是顧左右而言他,相較于白宮的回應,歐盟的回應雖然也很紮心,但明顯更委婉一些。

(歐盟外長博雷利)

歐盟給出兩種解釋

在歐盟遇到相同的問題時,歐盟給出兩種解釋,而且這兩種解釋起碼在面兒上是能站得住腳的。

頭一個給出回應的是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發言人彼得·斯塔諾。

他給出的解釋是,歐盟不參與保護領空,是成員國使用自己的空中力量參與此類行動,因此,歐盟不應該對這樣的問題發表評論。

雖然是在推卸責任,但也算有理有據,歐盟不是一個軍事組織,既沒有資格也沒有義務承擔保護他國領空的任務。至于協防以色列,那是各成員國自己的事情,使用的也是自己的空中力量,解釋權不在歐盟這裏。

第二個給出回應的是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他回應就高明得多。

博雷利是在歐盟外長會上給出的解釋,似乎是爲了統一口徑,給出了一個“標准答案”:“伊朗對以色列襲擊的地點,是在法國、美國、英國和約旦的基地上空,這些國家進行攔截是爲了自衛,而烏克蘭境內沒有這樣的基地。”

這個解釋在技術層面是說得通的:我們沒有協防以色列,只是在保護自家軍事基地。

(烏克蘭、歐盟和美國旗幟)

博雷利承認對烏援助不夠

博雷利在講話中也談到了與烏克蘭相關的問題,認爲西方做得還不夠——如果我是澤連斯基,我也會尋求援助。

類似的話美國防長也才說過一次——如果我是俄羅斯,我也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

可以看出,歐美高層其實什麽都清楚,但並不會因爲什麽都清楚而改變自己的做法。

1 阅读:235
评论列表
  • 2024-04-17 14:49

    規則由你定要天幹嗎?逆天而行的結果是,死無葬身之地…![墨鏡]

軍情作家陳曦

簡介:深圳衛視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