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時,李建成的5大心腹若是在身邊,李世民不一定能贏

保言包語 2024-02-24 11:50:48

玄武門之變時,李建成的5大心腹若是在身邊,李世民不一定能贏

玄武門之變,李建成爲何敗給李世民?

若有神勇羅藝,李建成方可安然無恙

當年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敗給李世民,結局已成定局。然而當我們深究其中緣由,不禁感歎,若非種種巧合,李建成的結局原可迥然不同。

羅藝,當時東宮禁軍中一員猛將。他生而神勇,自幼習武,武藝高強無匹,深得李建成倚重。在東宮中,羅藝可謂李建成左膀右臂,出入隨行。當年玄武門之變時,羅藝偏偏外出征伐不在身邊,此才導致李建成孤立無援。若羅藝在場,以其高強武藝和對李建成忠心,必將誓死保駕,李世民將難以對李建成下手。正是羅藝一時不在,才給了李世民可乘之機。

命運多舛,機緣巧合,往往決定一個人的成敗。李建成若有羅藝相隨左右,便可有所倚靠,絕不至于在玄武門獨自面對李世民,而是可保全性命,另謀出路。這場玄武門之變,也將是另一個結果。然一念之差,一時疏忽,竟成就他人,亦毀了自己。李建成敗給李世民,當真是命運弄人,由一時之失造成他人一世之功。

李瑗兵強勢衆,李建成可穩操勝券

當年玄武門之變之前,李建成其實並非是孤立無援。他還拉攏到一個外部力量,那就是表兄李瑗。

李瑗爲李唐宗室,原受李淵重用,然而每次出兵多無功而返,早已心生不滿。見李世民屢建奇功,羨慕嫉妒之心油然而生。爲此積極拉攏李建成,希圖借李建成之手除去李世民。若玄武門之變時李瑗在場,他手握重兵,兵強勢衆,李建成便可穩操勝券,軟硬兼施,對李世民形成強大牽制。

當日李瑗若在玄武門助李建成一臂之力,李建成絕不至于孤立無援,則可借助李瑗的兵權擺脫困局。李世民必然不敢貿然下手,生變難以成功。歸根結底,李瑗一力相助,將可扭轉局勢,令李建成在政爭中占盡上風。于李建成而言,若非李瑗臨時有事不在,玄武門一役又將是另一個結局。

馮立率兵赴援,李建成反敗爲勝

馮立,當年李建成東宮中一員心腹。他率領東宮禁衛軍,對李建成忠心耿耿。當年玄武門之變時,若馮立在場,必帶兵直插玄武門,助李建成脫困。

試想當日馮立率領禁衛軍殺到,李世民手下守衛玄武門的只有數人,面對馮立的突襲攻勢必然措手不及。屆時馮立可直接攻入宮中,解李建成之圍。如此一來,形勢將逆轉,李建成反敗爲勝,李世民的陰謀將落空。

馮立若在玄武門之變時及時率兵赴援,李建成即使進入玄武門,也不致孤立無援。馮立的禁衛軍力量,將可爲李建成轉危爲安,使他在政爭中扳回一局。不料馮立當時不在場,這場政變才最終塵埃落定。馮立一力相助,李建成原可大義滅親,順利脫困。

王珪出謀劃策,李建成逢凶化吉

王珪,李建成的心腹謀士。他智計過人,深谙權謀。若當日王珪在場,必定可爲李建成出謀劃策,幫助他躲避危機。

試想若當日王珪隨行,他定能察覺事有蹊跷,極力勸阻李建成入宮。即使李建成不聽,王珪也會設法通風報信,提醒李建成提防李世民,做好應對准備。到時候,李建成將對李世民的行動心中有數,可以運籌帷幄之中,以逢凶化吉。

正是王珪不在左右,李建成才會煙猝不慎,中了李世民的計謀。倘若王珪在場助謀,李建成必可辨明虛實,不會上當受騙,也就可避開李世民的暗算,以智取勝。王珪的謀略,將可幫助李建成在政爭中保全性命。

韋挺謹慎提醒,李建成規避危機

韋挺,李建成的發小。他與李建成私交甚笃,對李建成了如指掌。若當日韋挺在場,必定全力保護李建成,避免他落入李世民詭計。

試想若當日韋挺在李建成身邊,他定能敏銳地感覺到事有蹊跷,極力勸阻李建成入宮,或者在入宮前做足防備,帶上充足護衛。即便無法勸止李建成,韋挺也會在入宮途中再三提醒,讓李建成保持警惕,做好應對准備。

正因韋挺不在場,李建成才會謹小慎微,中了李世民的算計。有韋挺在側提醒,李建成必然會更審慎應對,也就不會孤身入宮,中計落網。韋挺的謹慎,將可幫助李建成避開危機,不落入李世民魔掌。

0 阅读:22

保言包語

簡介:從曆史中窺探生活,從生活中回顧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