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被提拔爲中央候補委員,陳赓當場反對,毛主席:直接轉正

孔甲丙今說史 2024-05-11 00:53:59

2007年1月15日,原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薄一波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解放軍305醫院逝世,享年99歲。

薄一波是黨內資深元老,是黨的七大選出的中央委員中最後逝世的一位,也是黨的八屆一中全會選出的政治局成員中最後逝世的一位。隨著他的逝世,七大選出來的中央委員全部離開了人世。

薄一波逝世後,中央在解放軍305醫院裏設置了靈堂,接受公衆吊唁。許多開國元勳的子女聞訊後,紛紛前來吊唁。他們中有毛澤東之女李讷,周恩來侄女周秉德,劉少奇之子劉源,賀龍之女賀捷生、賀曉明,葉劍英之女葉向真等等。陳赓之子陳知建,也于1月18日來到靈堂吊唁,這一舉動也粉碎了網絡上傳說的陳家與薄家不和的謠言。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謠言:說在1945年召開的黨的七大上,在醞釀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名單時,陳赓提出了反對意見,從此陳、薄兩人結下了私怨。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一、

衆所周知,黨的七大是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開的。這次大會是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最盛大、最圓滿、會期最長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總共開了50天。大會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並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了以毛澤東爲首的44位中央委員和33位候補中央委員,組成了新的中央領導機關。其中,37歲的薄一波當選中央委員,成爲最年輕的中央委員。

1908年2月6日,薄一波出生于山西省定襄縣蔣村,原名薄書存。

盡管家裏很窮,但父親還是想辦法將童年的薄一波送去念書,絲毫不理會村裏人“家裏窮得叮當響還念什麽書”之類的風涼話。

薄一波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學習十分刻苦。在太原上中學時,他便經常給報紙寫一些文章,換取一些稿費。有些嫉妒他的人便造謠說,薄一波總是寫一些進步文章,一定是加入了共産黨。

薄一波的表兄知道這事後,找到薄一波的父親說:“舅舅,我聽說書存加入了共産黨,這可是拿腦袋在開玩笑,你還是把他接回來種地吧!”薄一波的父親雖然沒有什麽文化,但還是回答道:“窮人不找共産黨找誰?你別管這事!”

多年以後,薄一波回憶起這件事時,總是感慨地說:“那時我父親並不知道共産黨是怎麽回事,但他相信自己的兒子,知道兒子讀了書,懂得了道理就不會走錯路。”

在太原上學期間,薄一波開始接觸到馬列主義思想,認定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1925年秋,他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同年12月轉入中國共産黨,任中共太原地方執委會北部地區委員會副書記,從事黨的組織、宣傳和群衆工作。

“4.12”反革命政變後,閻錫山在山西公開舉起反共旗幟,下令通緝薄一波等共産黨人。薄一波不得不轉入地下,繼續進行革命鬥爭。

1931年6月,由于叛徒的出賣,薄一波不幸被捕,被關進北平草岚子監獄,開始了長達5年的監獄生活。

對于薄一波來說,獄中的5年,是他革命征程中的一次特殊考驗和特殊鍛煉。在這5年中,他領導監獄中被關押共産黨員,秘密成立了地下黨支部,帶領獄友們粉碎了敵人的三期“審查”,抑制敵人的“反省政策”,把監獄變成了學校和戰場。

1935年底,中央派劉少奇前往華北地區工作。當時華北的抗日運動風起雲湧,急需大批幹部。劉少奇認爲被敵人關在獄中的同志們經受住了考驗,是黨的寶貴財富,應該盡力營救他們出獄,避免他們遭到敵人殺害,讓他們繼續爲黨工作。

當時的國民黨政權爲了分化我黨,規定被關押在獄中的共産黨人,只要同意簽署一份《反共啓示》,便可出獄。劉少奇認爲這是一個營救同志們的機會。

經中央批准,劉少奇將這個計劃秘密傳進了監獄。薄一波等人于是按照組織上的計劃,簽署了一份假的“反共啓示”,終于重獲自由。

二、

出獄後的薄一波,立即被黨組織派往山西工作。他首先改組了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使犧盟會成爲中國共産黨直接領導的群衆抗日團體。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薄一波又在山西成立了青年抗敵決死隊,使這支隊伍成爲抗戰時期我黨領導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

薄一波在山西工作開展得風生水起,引起了一些頑固勢力的不安。不少頑固分子向閻錫山告狀說:“薄一波是共産黨,按照他這樣搞下去,山西就完了,我們這些人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了。”

1939年底,閻錫山終于掀起了一次反共高潮,企圖消滅青年抗敵決死隊。在黨中央的指揮下,薄一波率青年抗敵決死隊堅決反擊,粉碎了閻錫山的陰謀。此後,青年抗敵決死隊正式編入八路軍序列,不斷鞏固和擴大敵後根據地。

1943年8月1日,時任中共太嶽區委書記的薄一波收到黨中央的電報,要求他趕赴延安參加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參加革命後,薄一波一直在基層工作,從沒有參加過黨內高層會議過。所以接到會議通知後,薄一波心情激動,感慨萬端。

1943年11月,薄一波到達延安。毛澤東特意要求會務人員將薄一波安排住在距離自己不遠的楊家嶺下一戶農民家中。

第二天,毛澤東專門派人將薄一波接到棗園。一見面,毛澤東就主動伸出右手,握著薄一波的手說:“你就是薄一波同志……薄這個姓氏比較少見,在我印象裏,好像漢朝有個大臣叫做薄昭的,不知道和你是不是一家?你知道這個薄昭的故事嗎?”

這是薄一波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毛澤東像是聊天的開場白,也讓薄一波很快擺脫了初次見面的拘束。

薄一波自然知道薄昭這個人。他告訴主席,薄昭是西漢時期的外戚,是薄太後同母弟,也就是漢文帝的舅舅。漢文帝劉恒即位後,薄昭出任車騎將軍,封爲轵侯,後來因驕縱不法,幹涉朝政,引起漢文帝的不滿。漢文帝十年,薄昭最終因罪自殺。

毛澤東對曆史非常精通,他一邊聽薄一波的回答,一邊頻頻點頭,顯然對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學識非常滿意。

之後,毛澤東對薄一波詳細地講了黨內整風的情況,又講了“教條宗派”和經驗宗派”兩者的關系。薄一波也向毛澤東彙報了他在白區的工作情況,以及在監獄同敵人的鬥爭。

當毛澤東詢問薄一波爲什麽要加入共産黨時,薄一波告訴毛澤東:我入黨時還是十多歲的娃娃,不懂什麽。當時對馬列主義沒有什麽認識,就憑一股熱情,認定只有革命才有出路。

聽到這裏,毛澤東笑了:我們的革命,開始就是一批普通的年輕人搞起來的嘛。人都是這樣過來的,我也是什麽都信過,小時候還同母親一起到南嶽去拜過佛,後來才信了馬克思主義。中央過去對你們的活動不怎麽了解,你們在白區,我們在蘇區,消息被國民黨封鎖了。你的名字還是聽劉少奇同志和彭真同志說的。你們在白區的工作很艱難,就如同你的姓一樣,可謂是‘如履薄冰’啊!

就這樣,兩人一談就是8個小時。這次談話,讓薄一波終身難忘。後來薄一波曾在《七十年的奮鬥與思考》回憶錄中寫道:“向主席彙報工作,談問題,他常常用幾句話就對你所談的問題做出了結論,讓你開闊眼界,提高認識,從中獲得教益。通過這次談話,我深深地感到毛澤東同志不愧爲我們黨的偉大領袖,不愧爲傑出的革命家和戰略家……”

三、

在“七大”的預備會上,薄一波的名字赫然出現在候補中央委員的提名名單上。當時很多同志不認識薄一波,對他在敵後所做的工作也知之甚少,因此心直口快的陳赓等人便向劉少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爲薄一波是否夠資格當候補中委?

作爲薄一波的直接領導,劉少奇自然知道薄一波在山西做出的貢獻。雖然他耐心地向大家作了解釋,但也不好忽視陳赓等人的意見,于是便將陳赓等人的意見彙報給了毛主席。沒想到主席的回答是:薄一波爲什麽不可以當選爲正式中委?我看提名薄一波當候補中委就很不妥嘛!

在毛主席的建議下,37歲的薄一波在黨的七大上順利地當選爲中央委員,他也是所有是央委員中最年輕的一個。

七大之後,黨中央決定成立晉冀魯豫中央局,任命薄一波爲中央局副書記,協助小平同志工作。在此期間,薄一波表現出了他在財經戰線上的才能。他不僅參加了《中共中央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的起草工作,還在晉冀魯豫解放區積極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完成了華北大部分地區的土地改革工作。

對于薄一波在華北的工作,中央和毛澤東十分滿意。1949年10月,薄一波被任命爲政務院政務委員、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財政部部長。從此時起,他在小平同志和陳雲的領導下,精心組織了穩定物價和統一財經的重大鬥爭,取得了新中國成立後財經戰線上第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

四、

新中國成立後,由于經營方式、流通環節的變化,國家稅收有下降的趨勢。在薄一波的主持下,財政部擬定了修正稅制的具體方案,經政務院批准後于1953年1月1日起實行。

薄一波主持修改的新稅制不同于舊稅制,既能保證稅收,又簡化了稅制,並確定了“公私一律平等納稅”的原則。稅制改革後,少數地區發生了物價波動的現象,高崗、饒漱石借機發難,在1953年的全國財經會議上大搞“批薄射劉”,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薄一波不得不在會議上先後作了兩次檢討,會議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面對這種情況,毛澤東決定把陳雲、小平同志從外地請回來參加會議。陳雲和小平同志在會議上肯定了薄一波的工作,加上毛澤東的支持,很快扭轉了會議方向。雖然挫敗了高崗的饒漱石的發難,但薄一波一時思想難以接受,産生了到下面工作的想法。毛澤東特意將薄一波叫到菊香書屋,勉勵他說:“受了批評,是不是有些想不通啊?你不要以爲天塌下來了,你現在應該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換換空氣,看看光明前景嘛。”

面對主席的關心,薄一波後來深有感觸地回憶說:“主席對我的關懷、鼓勵與幫助,讓我終生難忘。”新稅制風波後不到半年,高、饒問題被揭露出來,財經會議“批薄射劉”的真相終于大白于天下。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再次給薄一波正名說:“財經會議及其以後相當長的時間,我們對一波同志是有些誤會的,現在這些誤會解除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波同志是個好同志。如果高、饒問題沒有揭露,這些誤會可能難以解除。”

1956年5月,薄一波出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負責全國的年度計劃工作。針對當時經濟建設中出現的冒進傾向,薄一波多次對周恩來提議,認爲要反對和糾正冒進的傾向。1956年9月,中國共産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薄一波再次當選爲中央委員,並被任命爲國務院副總理。之後,他積極貫徹中央對國民經濟實行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多次受到毛澤東的贊揚,並與陳雲、小平同志、李先念人一起,被毛澤東稱爲“中國經濟工作中的‘四大名旦’”。

1961年,薄一波受命主持起草《工業七十條》,在極左思潮的環境下,提出“政治挂帥要落腳到發展生産力”的思想。不幸的是,在幾年之後,他的這一觀點,卻遭到某些人的圍攻和責難,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被批鬥、“監護”達十二年之久。

五、

1979年1月,薄一波從12年的冤案中走了出來。小平同志找他談話,期望他在改革開放中爲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平反之後的薄一波,立即投入到了領導國民經濟調整工作之中。爲了盡快摸清情況,年已古稀的薄一波深入各地搞調查,下廠礦、下基層,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寫出了《三十年經濟建設的回顧》一文,對統一全黨的認識和調整工作的順利進行起到重要作用。

對于經濟特區這一新生事物,薄一波從一開始就給予了大力支持。他曾多次說過:“小平同志提出辦特區的決策是對的,路子是好的,有發展前途,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

1982年,中央決定成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薄一波又被委以重任,負責領導體改委的工作,爲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改革大計當好參謀,爲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獻計獻策。

黨的十二大成立中央顧問委員會後,薄一波又作爲小平同志的助手,主持中顧委日常工作10年,爲實現黨中央領導集體的新老交替發揮了重要作用。

1992年10月,中顧委完成曆史使命,薄一波也從中顧委副主任的位置退了下來,從此淡出了公衆的目光。

不管在位還是退下來,薄一波對小平同志領導的改革開放始終堅定不移地支持。他曾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說:“小平同志同志是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中國人民所從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産生了以小平同志同志爲代表的巨人。小平同志考慮問題,曆來是從實踐出發,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他懂得人民的心。把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中那些束縛我國現階段生産力發展的弊端改掉了,我們的經濟就能振興。中國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好了,對世界也是一種貢獻。”

小平同志逝世後,薄一波沉痛地寫下了“一人千古,千古一人”八字悼詞,以表達對這位老領導的崇高敬意。

熟悉薄一波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親切、謙和的老人,對人從不擺架子,不打官腔。新華社記者李尚志因工作多次接觸過薄一波,他回憶說:“我們這些記者都樂于同薄老打交道,覺得他是位慈祥長輩;他也樂于與我們接觸,還熟記我們的姓名,時間長了不見面,他老人家有時還打聽我們。”

參考資料:

中華網:《新中國第一任財政部部長薄一波,曾被毛澤東誤會》

《燕趙都市報》:《薄一波:矢志不移演繹人生傳奇》

《海峽都市報》:《開國元勳子女吊唁薄一波》

2 阅读: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