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總理上任,黃循財將如何處理對華關系?|鳳凰聚焦

鳳凰衛視 2024-05-15 19:20:32

2024年5月15日,黃循財率領內閣成員在總統府舉行的儀式上宣誓就職,黃循財正式接棒李顯龍,成爲新加坡第四任總理。

5月13日,新加坡第三任總理李顯龍前往總統府,向總統尚達曼遞交他和整個政府的正式辭呈。

1

5月8日,李顯龍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出席國會,衆議員在國會休會後爲他獻上了“米暹”蛋糕,並表達謝意。蛋糕上面不僅有真誠的祝語,還配有對李顯龍而言富有意義的物品,比如數學、編程、技術和政治方面的“書籍”。

放下總理重擔的李顯龍,退而不休,他將出任新加坡國務資政,繼續留在內閣工作。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副教授兼前管委議員 陳慶文:

“一直有前總理卸任後在繼任者內閣府任職的做法,上一代總理提供的想法、活力和經驗對新加坡來說非常有效。”

“扶上馬送一程”,這是新加坡開國總理、李顯龍父親李光耀所開創的做法。1990年,交棒第二任總理吳作棟後,李光耀就曾擔任國務資政14年。而當李顯龍接過總理一棒時,吳作棟也扮演了輔佐的角色。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副教授兼前管委議員 陳慶文:

“可以預期李顯龍將被賦予更多的國際角色,而不是國內角色。前任也是如此,他們都扮演了更國際化的角色,證明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與國際全球體系的相關性。”

2

2004年8月12日,李顯龍從吳作棟手中接任總理一職。當時的新加坡,剛經曆了經濟重挫和非典危機,民衆失業率創新高。新總理如何助力新加坡全面複蘇發展,做出和前兩任總理不一樣的改變,是國際上關注的焦點。

深圳大學大灣區-東盟研究中心教授 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 呂元禮:

“李顯龍執政風格和李光耀不太一樣,李光耀是斬釘截鐵、咬緊牙關,李顯龍的話,往往是苦口婆心、語帶哽咽。”

李顯龍上任後第一年就做出了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撤銷新加坡長達40年的賭博禁令。

不同于父親李光耀斬釘截鐵說“除非跨過我屍體,否則別想在新加坡開賭場”。

2005年,李顯龍宣布將耗資50億在聖淘沙和濱海灣興建兩個世界級附設賭場的綜合度假勝地,借此改善古板的國家形象並帶動旅遊業,助推經濟的複蘇。

作爲帶領國家前進的經濟戰略家,李顯龍寫下優異政治成績單的同時,也讓新加坡成爲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

深圳大學大灣區-東盟研究中心教授 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 呂元禮:

“李光耀是讓世界認識了新加坡,吳作棟是帶領新加坡走向世界,而李顯龍是把全球引進新加坡。”

然而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意氣風發帶領新加坡走向高山之巅的過程中,李顯龍的身體狀況也亮起了“紅燈”。

他曾兩度患癌,但都已康複。2016年在國慶群衆大會上,李顯龍突然暈眩,讓不少民衆緊張擔憂,所幸體檢後發現身體無恙。

3

接棒李顯龍成爲新加坡第四任總理的黃循財,常被新加坡人稱作“草根精英”。2024年3月2日,爲迎接美國流行天後泰勒•斯威夫特在新加坡開唱,黃循財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用吉他彈奏泰勒成名曲《愛情故事》彈唱的視頻,數小時內觀看量破萬,評論區好評如潮。

在黃循財的社交媒體主頁,他的個人簡介是:“書蟲、吉他手和愛狗之人”。

網民們發現,這位新總理還曾演唱過閩南語歌曲《我問天》、學習彈奏過穆斯林傳統樂器烏德琴,社媒上還有他演唱經典中文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不同于前三任總理,黃循財並非政治世家出身。和大多數普通新加坡人一樣,他自小住在公共住宅裏,高中以前的求學經曆都在小區學校,大學時依靠政府獎學金赴美深造,是新加坡建國之後的典型“成功故事”。

學成歸國後,黃循財進入了新加坡公務員行列,開啓14年的公務員職業生涯。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副教授兼前管委議員 陳慶文:

“他的興趣愛好在很多方面能夠讓他與人親近,人們看到他就像看到自己一樣。”

4

雖成長經曆不同,但黃循財和前幾任總理一樣,都是華人後裔。

黃循財的父親出生在中國海南,後移民新加坡。雖在全英文環境下長大,但如今黃循財已經可以用多種語言和各國政商界代表交流。

2023年8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新加坡會見時任新加坡副總理的黃循財時,黃循財以一口流利的中文回應。

2023年12月,黃循財親自挑選了11名包括教育、衛生、通訊等關鍵部門的高級官員,率團訪華,與中方洽談免簽等事宜,希望能夠在經濟、貿易、投資等多個領域都與中國加強聯系,表達了深化雙邊合作的強烈願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直言看好中國未來的發展。

時任新加坡副總理 黃循財:

“不要低估中國人天生的進取精神,他們非常有資源,他們決心爲自己爭取更好的生活。千萬不要低估中國人民的巨大動力和活力。”

在2011年正式步入政壇前,黃循財先後在貿工部、財政部、衛生部任職,也曾擔任李顯龍的首席私人秘書、掌管能源市場管理局。當選國會議員後,他曾任國防部兼教育部政務部長;文化、小區及青年部長;國家發展部長;教育部長等職,曆練豐富且多元。

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 首席顧問 胡逸山:

“黃循財上台之後,其實在上台前可能都在慢慢地在進行一些所謂‘吉他外交’了。”

5

謙卑、親民的人設,以及對不同文化的尊重態度,讓他在民衆間的評價頗高。其實黃循財並不是李顯龍接班人的第一人選。新加坡第四代領導團隊的交接之路也可謂是“一波三折”。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世界秩序按下了暫停。就在此時,黃循財臨危受命,擔任跨部會抗疫工作小組聯合領導人之一。

憑借著輪崗7個政府部門積攢的豐富經驗,他不僅將新加坡防疫政策解釋得十分清楚,而且在限制流動、出入境管理等措施上廣受好評。

度過疫情肆虐,新加坡內閣又刮起政治風波。原定爲下一任總理接班人的王瑞傑致信李顯龍,以年齡和健康爲由,提出請辭第四代領導人及財長職位。

誰將取代王瑞傑成爲“4G領軍人”的討論,持續不斷。

此時,已在公衆面前嶄露頭角,以穩健的領導風格和對細節的精准把握備受好評的黃循財,在接班人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

2024年4月15日,新加坡總理公署正式宣布,黃循財將于下月15日起擔任新加坡新任總理。

6

從“幕後”走向“台前”,黃循財這位“草根精英”上任後的挑戰之一,便是來年的新加坡大選。

黃循財所在的人民行動黨自1959年成爲執政黨以來一直執政到現在,已持續65年。但行動黨曾在2020年大選中得票率大跌,反對黨取得有史以來最佳成績。

2025年的大選結果如何,猶未可知。

當下,擺在人民行動黨和黃循財面前的,還有去年爆發的新加坡政治醜聞。2023年,同屬于行動黨的交通部部長易華仁、國會議長陳川仁分別被爆出貪汙與桃色醜聞,這在以廉潔著稱世界的新加坡引起軒然大波。如何處理政治醜聞,事關人民行動黨在民衆中的信任度。

深圳大學大灣區-東盟研究中心教授 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 呂元禮:

“新加坡在處理有關于政治人物風波的時候,都是所謂的‘快刀斬亂麻‘的方法,把事情加以公布。當事人如有官職在身,一般就會辭去。”

作爲東盟的“心髒”,新加坡新總理的選擇,也影響著東南亞各國的外交立場。在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的背景下,新加坡在中美角力上如何自處,或將成爲黃循財任內的另一大挑戰。

2023年10月舉辦的“亞洲前瞻峰會2023”上,李顯龍就曾提到過,東南亞不會因中美競爭而分裂爲兩大陣營,也談到當下台海局勢受中美關系所影響,他指出“一中原則”是維持現狀的基礎,若將“一個中國”問題看成善與惡的問題,將導致危險的後果。

時任新加坡副總理 黃循財:

“最終,我們的決策是基于我們自身的利益,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是親中或親美的,只是意味著我們是親新加坡的。”

自建國以來,新加坡一直在兩岸關系上扮演重要橋梁。從1993年的“汪辜會談”到2015年的“習馬會”,都在新加坡舉行。

5月6日,黃循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加坡不是美國的盟友,美國的“小院高牆”將會導致經濟領域的技術分岔,最後會禍及全世界。並且台灣地區的情況也與烏克蘭存在本質區別。新加坡長期堅持“一中”政策,反對“台獨”。

制片人:鍾金梅

編導:杜思雨 張奕博 蘇炜佳

編輯:蘇炜佳

2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