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國大家閨秀,得到過周總理接見,72歲高齡卻被稱贊有“少女感”

阿福物語 2024-04-28 14:44:54

最近楊紫和王凱主演的電視劇《承歡記》剛剛收關,這部劇改編自亦舒的同名小說。

麥承歡的奶奶和爺爺是黃昏戀,奶奶和麥承歡並沒有血緣關系。爺爺去世後,奶奶便獨自搬進養老院,不給兒女添麻煩。

麥承歡和奶奶關系特別好,每周都來陪奶奶聊天,散心。和奶奶成爲了莫逆之交。

奶奶雖然住在養老院,卻總是一身旗袍穿戴整齊,優雅,端莊,曆經浮華,是個有智慧的老太太。

每當麥承歡有解決不了的疑惑和人生難題,她都會和奶奶談心。

失戀的時候,面對爸爸媽媽,她都是強顔歡笑,不想家人擔心。

唯獨在奶奶這裏,她卻可以敞開心扉,放聲痛哭。

也只有奶奶,可以三言兩語化解她心中的痛苦和疑惑,告訴她失戀了也沒關系,“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會更好”。

彈幕都在說奶奶太優雅了,希望自己老了也能成爲這樣的老太太。

其實,現實中的奶奶飾演者也是這樣的。

奶奶名叫吳彥姝,曾是山西話劇團的演員,退休後73歲高齡轉戰影視圈。

憑借《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奶奶一角,被觀衆熟悉,被稱爲“國民奶奶”。

2022年在電影《媽媽!》中,和奚美娟飾演母女,並最終獲得第1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吳彥姝能熟練運用各種APP,刷抖音,上豆瓣,年輕人的網絡用語和熱梗都知道。

一個人的旅行說走就走,只需要跟女兒說一聲。

網友直呼,原來奶奶私底下這麽時髦。

01

吳彥姝于1938年出生在廣州,後來隨著父親工作調動,舉家搬家到山西。

父親接受西式教育,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進修。

母親也是那個年代難得的大學生,主修中文系兼修家政。

家政也就是妻子培訓課程,教女孩子儀態管理。那時候很多男生都到家政系選老婆。

吳彥姝出生後,按理說家裏沒個男孩會被周圍人瞧不起,而且大家族都是以孩子多爲福氣。但父親卻說兒多母苦,便只要了一個孩子。吳彥姝也成了那個年代罕見的獨生女。

吳彥姝從小就接受母親嚴格的管教,按照大家閨秀進行培養。走路,吃飯,拿筷子都要有固定姿勢。一颦一笑都不能出格。

但吳彥姝性格又非常調皮,喜歡爬樹。

小時候住的院子中間有一棵桂花樹,高高的直長到屋頂。吳彥姝就喜歡順著爬到屋頂上。

上學後,吳彥姝特別喜歡運動,籃球、排隊、體操等樣樣拿手,曾獲得山西省體操全能冠軍。

和演員侯明昊一起約著打籃球,雖然30多年沒有摸過籃球,三步上籃動作依舊熟練,帥氣,一看就是練過的。

吳彥姝高考失利後,想要報名山西話劇團。

那時候演員還被認爲是抛頭露面的工作,在母親心裏,這和三教九流沒什麽兩樣。

但開明的父親卻很支持,他告訴母親“行行出狀元”,讓她試一試也沒什麽壞處。

吳彥姝也如願考入話劇團,開始了熱愛的演戲工作。

在話劇團,吳彥姝主演的話劇《劉胡蘭》多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彙報演出,還得到過周總理的接見。

吳彥姝最終在2003年以導演身份退休。

吳彥姝成長于中西結合的環境中,母親中式的嚴格教育和父親的支持鼓勵,讓吳彥姝得到了良好的儀態和自由的生命。

身爲獨生女,吳彥姝得到了父母所有的愛。

不僅有著快樂的童年,即便生了孩子也能繼續熱愛的話劇事業。

一輩子都能做喜歡的事,也是一種幸運。

02

退休後,吳彥姝在家照顧先生和母親。先後送走兩位親人後,吳彥姝在山西便成了孤身一人。

她並沒有沉溺于悲痛中無法自拔,而是收拾好心情跟著女兒到了北京。

由于父親在醫學院工作,吳彥姝從小便看過太多死亡,對她來說,生老病死不過如此,每個人都要面對這麽一遭。

看淡了之後,便能坦然面對,充分享受每一天。

到了北京後,吳彥姝跟著女兒外孫一起生活。白天,女兒工作,外孫上學,留下吳彥姝一個人在家。雖然和孩子們在一起住著,吳彥姝還是感到了無法言說的孤寂。

一個偶然的機會,吳彥姝被導演選中在電影《新西遊記》客串一個小角色,她開始進入影視圈,並在72歲以新人身份重新開始。

換個行業從頭再來,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雖然有著幾十年表演經驗,但是隔行如隔山,沒人在乎你之前在話劇舞台演出過多少場,多麽有名。在影視圈你就是nobody。

不僅如此,年齡帶來的局限性也顯而易見,角色上只能演媽媽和奶奶。

剛開始沒有經紀人,吳彥姝學著用智能手機,一個人訂機票,酒店,安排行程。

她不斷學習,有什麽問題就問度娘,保持好奇心,向年輕人看齊。

剛入行的時候,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話劇的表演需要考慮到潛台詞,內心獨白,說話的節奏自然比較慢。但影視劇更貼近生活,節奏相對更快,需要演員說話快的同時,吐字也要清晰。

在一遍一遍的拍攝中,吳彥姝從來不感到厭倦和氣餒,而是享受每一次的表演過程。

吳彥姝和年輕演員合作中,會暗自觀察並學習他們的表演方式,不斷更新叠代自己的演技。

拿到劇本後,吳彥姝不僅會熟練背誦自己的角色台詞,還會看其他演員的台詞,有沒有涉及到她這個角色的描述。

比如,其他角色在形容老太太的時候,說她“走路健步如飛”。

吳彥姝就要考慮,走路的時候應該怎麽走更符合人物形象。

這些都離不開她原來做過話劇導演的經曆,她也因此對于人物的分析更加深刻,全面。

當然,劇組的工作人員都會考慮到吳彥姝的年齡而給與特殊關照。

但想要獲得真正的尊重,則需要具備相應的能力。

有一次,導演需要一個角色念整整2頁的大段台詞,就找到話劇演員出身的吳彥姝。

現場有一位年輕群演以爲吳彥姝是一位普通的演員,先是問她要紙,接著讓她幫忙拿包。吳彥姝並沒有任何不快,只是默不作聲地幫忙。

到了吳彥姝的角色上場後,她一口氣念出大段台詞,很快就拍完了那場戲。

下來後,剛剛指揮她幫忙的那位群演趕忙過來握著她的手喊“老師老師”。

年齡也許能讓別人出于道德上尊重你,但只有具備傍身的技能,才能讓人刮目相看。

隨著片約逐漸增多,吳彥姝一年最多十幾部戲,都是媽媽,奶奶這種角色。

她是《相愛相親》中爲愛堅守一輩子的姥姥,《又見奈良》中到日本尋找女兒的奶奶,《流金歲月》中重男輕女的奶奶。

雖然角色都被喊“奶奶”,但卻是不同的人物,每一個角色都是不同的生命個體。

吳彥姝對于每個角色都用心創作,讓觀衆很明顯就能區別出每一個“奶奶”。

選擇多了後,吳彥姝會挑相對有個性的奶奶角色。她發現很多奶奶的角色都充滿刻板印象。

好像老了之後就會失去性別,被統稱爲“老人”這個模糊的一類人群。

03

吳彥姝開始被觀衆熟悉是在《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中飾演奶奶一角,並獲得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電影中,她和秦沛飾演夫妻,兩個人在教堂結婚那一幕,讓觀衆看到了奶奶的嬌羞,可愛。

吳彥姝也因此被稱有“少女感”。

吳彥姝個子小小的,雖然滿臉皺紋,眼睛卻清亮有神采,充滿活力。

教堂婚禮那場戲,她眼含淚水,雙手捂臉,盡顯少女嬌羞。

“少女感”不是說身材姣好,臉上都是膠原蛋白,臉上沒有一絲皺紋。而是指一種內心的狀態。

拍攝電影《媽媽!》的時候,每天工作10個小時,熬到半夜一兩點是常有的事。

年輕演員都喊累的時候,她卻依舊充滿活力。

除了自小喜歡運動,給她打了一個健康的底,更重要的是吳彥姝常年鍛煉身體。

每天她都會做平板支撐和小燕飛,早晚各一次。劈叉更是說來就來。

她還會半年體檢一次身體,如果需要長時間的拍攝,進組前還會體檢一次。

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劇組負責。

時刻保持好奇心,對身邊的人和事具有敏感的觀察力,熱愛生活,充滿活力。

有一次,她在朋友圈看到演員侯明昊發了一條朋友圈,“騎摩托車,入坑了”。

吳彥姝心想,這孩子怎麽這麽不小心,騎摩托車居然掉坑裏了。剛准備問問侯明昊有事沒,她又爲了保險起見,還是先問問度娘。

果然,搜索之後發現“入坑”原來是指喜歡上了某件事。

現在,吳彥姝也會經常上微博,看網友們對她的評價。

吳彥姝生活中很喜歡插畫,只要有空就和老師學習,最喜歡逛花店。和花待在一起的時候,整個人都得到放松和治愈。

她最喜歡豔麗的花朵,像她的人一樣,熱烈,旺盛,生機勃勃。

吳彥姝和女兒商量,彼此都不過生日。

她想忘記自己的年齡,全心全意面對當下,不去想未來如何。

她說自己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對于演員生涯也沒有任何規劃和打算,只要有喜歡的角色就去演,一直演到演不動爲止。

她爲我們提供了一種範本和可能性。

老了也可以照顧好自己,不必依靠兒女,依舊做自己喜歡的事。

不管年齡多大,都要保持好奇心,不依附他人,擁有充盈獨立的靈魂。

0 阅读: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