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除夕前夜男子中毒找不到特效藥救援!上下齊心與死神賽跑開啓生命接力

沈陽晚報 2024-02-18 11:25:36

1960年2月3日深夜,一箱來自北京新特藥商店的二硫基丙醇,被及時空投到山西省平陸縣,當地六十一個中毒民工因此脫離了生命危險。據此采寫的新聞特寫《爲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入選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成爲近半個世紀幾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今年春節期間,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重症監護病房,也上演了類似的一幕。爲了挽救一位肉毒杆菌毒素中毒患者的生命,政府協調相關部門,上下一心、齊心協力,成功打贏了一場與死神的戰鬥。2月16日,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醫大一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楊軍教授,了解了這個事件的全部經過。

緊急患者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命懸一線

2024年2月8日,農曆臘月二十九,下午4時,醫大一院神經內科監護室病房裏,仍然異常忙碌。

監護室收治了一名56歲男性患者,他的病情非常嚴重,四肢無力,吞咽困難,入監護室後因呼吸困難給予緊急氣管插管,用呼吸機輔助通氣。

張慧媛主治醫師仔細分析後發現,患者的病情非常複雜,很難確定診斷,但是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細致入微地分析和觀察,張醫生認爲患者很有可能是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後來經過治療患者恢複意識後得知,患者生吃了腌漬的辣腸。吃完後,他的身體便不舒服,先是視力模糊,很快出現吞咽困難,隨後累及呼吸。

張慧媛第一時間將患者的血清送檢,檢驗結果證實了她的診斷。

難題醫院沒有對症的特效藥

診斷雖然明確,但是患者的治療卻出現了難題,原來針對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的治療特效藥物爲“肉毒杆菌抗毒素血清”,但是醫院沒有。

臨近下班,望著氣管插管、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的患者,所有醫護人員都行動起來。經過主任趙傳勝、副主任楊軍與醫務部主任劉曉偉積極協調,了解到在蘭州一家醫療機構有這個血清,但因其特殊性,必須經過遼甯省衛健委應急辦等單位申報審批。醫大一院立即與遼甯省衛健委應急辦聯系,應急辦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蘭州這家醫療機構溝通。因爲第二天就是除夕,大部分物流已經停運,大家的心瞬間懸起來,直到深夜,確認蘭州方面在淩晨4點空運發貨,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

及時救命藥連夜搭載飛機安全抵達

農曆臘月三十中午12時左右,經過一場環環相扣的接力,20萬單位的“肉毒杆菌抗毒素血清”終于運到了醫大一院的藥局。經過院領導特批,藥學部領導馬上處理藥局入庫手續,由護士第一時間拿到了血清,下午3時,經過試敏後注射到了患者的體內。

用藥24小時後,患者的病情明顯好轉,意識清醒,間斷呼吸機脫機中,向醫護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楊軍說,“這個節日對神經內科的醫護來說,和每一個加班工作的春節假期一樣是普通的,但也是難忘的,因爲我們又從死亡線上拯救了一個生命,對于患者來說更是不平凡的。”

楊軍說,“在這短短不到24小時,我們看到了從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到醫務部和藥局領導,到省衛健委、蘭州生物所,甚至物流的每一環節都很順暢,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想盡所有辦法盡快挽救患者的生命。我們看到的教科書《爲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呈現的是我們國家強大的執行力,此外,還有今天中國快速的運輸能力,以及多個部門的合作共贏的態度,以人爲本、生命第一的初衷,因爲這些省去了一些辦事程序和流程,爲搶救患者的生命節省了大量時間。

△患者向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

提醒科學飲食是預防肉毒杆菌中毒的關鍵

楊軍介紹,肉毒杆菌是一種只能在無氧條件下才能生長的細菌,肉毒杆菌並不能直接引起中毒,而是由其産生的外毒素——嗜神經毒素所致,其毒素比砒霜還大一萬倍,是目前發現的毒性最強的毒物之一。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狀是頭昏、視物模糊、睜眼困難、複視等神經損害症狀,嚴重者會出現呼吸困難。

肉毒杆菌是毒性較強的神經毒素,可因食用已發酵或腐敗的食物導致,多存在于罐頭、腌制、發酵食物中,也可能是由于傷口中存在肉毒杆菌,或霧化吸入肉毒杆菌引起中毒。

楊軍提醒市民,吃食物時要做好以下四點:

1.切勿食用發酵或腐壞的食物;

2.食用食品罐頭時,若罐頭兩端有膨隆現象,或內容物色香味改變者,應禁止食用,即使煮沸也不宜食用;

3.吃熟食,徹底加熱,盡量不食用隔夜、隔餐食品;

4.如果沒有成熟的自制食品經驗,不建議盲目自制食品。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吳強

圖片由醫生提供

編輯 李丹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