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願雷神,小米真的需要造一台相機嘛?

太平洋科技 2024-04-17 14:20:34

近幾個月,最火的全民話題大概率是小米首台豪華轎跑”SU 7”的正式發售,相較于其他汽車廠商“砸錢買熱度“的市場宣發現狀,“小米”的品牌二字已經爲其商業推廣行爲,節省了海量的宣發費用,無需花費額外的産品宣發成本在社交媒體渠道中。這即是對小米品牌産品實力的認證,亦是對其總是具備“亂拳打死老師傅“潛力的認可。

小米造車,發願雷神

在3月28日晚,伴隨小米汽車首款産品SU7系列正式發布,不少網友向“小米創始人雷軍”許願:“ #雷軍能不能生産一下相機#”,該詞條甚至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第一位。

截止目前爲止,小米、雷軍都沒有在相關媒體平台回複關于“#雷軍能不能生産一下相機#”的“公衆呼聲”。所以,小米到底能不能生産相機呢?

智造汽車和制造相機不同(光學沉澱和技術壁壘)

都說“都說雷字帶電,軍字帶車”,雷軍造車看似衆望所歸,僅用不到3年,就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汽車生産線落地,並于2024年4月開啓現車上市售賣,從技術層面來看,智造汽車涉及到的技術和工藝更爲複雜。汽車不僅需要考慮動力系統、懸挂系統、制動系統等機械工程方面的技術,還需要融合電子工程、軟件工程、網絡通信、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的前沿技術。相比之下,生産相機雖然也涉及到精密光學、機械制造和電子技術,但其技術複雜度和系統集成度相對較低。

其次,産業生態方面,汽車産業鏈條更長,涉及的上下遊企業更多,包括零部件供應商、原材料提供商、研發設計機構、銷售服務網絡等。而相機産業雖然也有其特定的供應鏈體系,但相對來說規模較小,産業鏈條較短。

資本投入方面,智造汽車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包括研發費用、生産線建設、市場推廣等,而且回報周期較長。相機生産雖然也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但相比之下,其資本門檻和運營成本較低。

市場定位上,汽車不僅是交通工具,也是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規模巨大,消費者對品牌、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相機市場雖然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細分市場,但整體市場規模較小,且受到智能手機攝影技術的沖擊,市場競爭更爲激烈。

看到這裏,或許你會納悶,以小米目前的智能手機、智能硬件和互聯網服務等領域的技術儲備,結合其強大的多産業供應鏈管理和整合能力,這不是恰巧說明制造比之汽車而言,更容易入局,且成本較低。

“非正規軍“的首次相機制作嘗試

讓我們把視野重新看回2016年,這一年對于小米來說至關重要,根據相關新聞財報來看,小米集團的智能手機業務在2016年出現了明顯的銷量下滑,相較2015年,全年出貨量同比下跌達36%。與此同時市場份額也從2015年的15.1%下跌至8.9%。

爲了改變這一市場困境,小米開始“補課、降速、調整” ,並著重強調了線下渠道的建設,開始鋪設線下渠道——小米之家。在這一年,小米推出了一款創新設計全面屏概念手機—MIX,雖然銷量並不理想,但它被寄予了小米“低谷中曙光”的希望,意味著小米對研發和供應鏈的把握有了質的提升,爲小米的設計和技術實力贏得了一定的認可。

小蟻在小米官網的詳情頁

與此同時,小蟻微單相機M1上線小米商城(小米生態鏈下的小蟻科技生産並在小米商城上架商城),雖然不能直接說明這款微單相機的産品力,但在小米的關鍵之年上線的“新數碼産品”,也可著想小米集團對它的關注度。

圖源網絡

小蟻微單相機M1的官方頁面

那小米到底能不能生産一下相機呢?根據曾在小米工作過的朋友講,雷總確實考慮過做微單相機,但當時的供應鏈和技術都不支持(不可追溯)。而在今天,回到“相機制作”這個議題,相信以小米集團造手機、造汽車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包含整合供應鏈),出一兩款相機肯定是沒問題的。但要做消費類可更換鏡頭數碼微單無反相機,對于小米集團來說可能意義不大。

未來前景光明,但市場體量受限

CIPA公布的相關報表

CIPA公布的相關報表

CIPA公布的相關報表

根據日本國際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協會CIPA的相關數據來看,2023年全球數碼相機出貨銷售額爲7143億日元(約340億人民幣左右),較2022年增長近5%,結合以往的數據,數碼相機全球銷售額已連續三年實現正增長。2023年(1~12月累計)的數碼相機總出貨業績爲7720505台,與上一年相比爲96.4%。其中每台相機設備的平均單價爲9萬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幣約4500元左右),刷新曆史新高。雖然相較上一年,全球相機出貨總量在下降,但在“面向中國”的出貨量相較其他區域有著明顯的上升,比較上一年爲124.7%,增幅最大,“面向中國”累積全年出貨總量達到1567709台,銷售額約1799億日元(約85.75億人民幣)。雖然整體數碼相機市場在潰縮,但中國的數碼相機進口量在不斷上升。從數碼相機行業來看,中國市場整體呈現上升的現狀,且有不錯的銷售潛力。

IDC公布的相關報表

小米官方發布的2023年相關財報

但一旦結合“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機銷量來看時,數碼相機的全球銷量顯然無法“端上台面”,根據小米集團公布的相關財報顯示,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全球銷售總額約1575億人民幣。此外,國際數據分析公司IDC的相關數據分析顯示,小米集團在2023年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459億台,位列全球手機出貨量第三,其中中國市場約4000萬台。結合數碼相機2023年“面向中國”出貨量來看,小米智能手機中國出貨量超數碼相機中國出貨量25倍。

結合上文數據不難看出,日本企業在消費級數碼相機市場仍獨占鳌頭,消費級數碼相機的全球銷售總額低于小米智能手機僅在中國的銷售總額,消費級數碼相機整體消費人群體量還是偏小。從銷售總額和出貨量來看手機、移動影像依然是市場主流。移動影像毫無疑問是更大規模、更具發展空間的市場,而在這個市場,中國企業已經站在了世界最前沿。

國産數碼相機(影像産品)羸弱?

國産全畫幅Kinefinity MAVO Edge 8K攝像機組合出現在背景中(左上角),圖源網絡

國産數碼相機的發展現狀是複雜且多面的。雖然在全球數碼相機市場中,日本品牌如佳能、索尼、尼康等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國産數碼相機品牌也在某些細分市場和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突破。

圖源永諾官網

在專業相機領域,盡管智能手機在攝影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專業數碼相機在畫質、對焦、視頻拍攝等方面仍具有優勢,尤其是在光線條件不佳的情況下。國産品牌在這一領域的表現尚需提升,但在某些特定市場,如直播相機和數字電影機領域,國産品牌已經展現出了競爭力。例如,永諾和眼擎科技推出的直播相機直接內置了安卓系統,提供一體化的拍攝和推流服務。Kinefinity的8K數字電影機和ZCAM的攝像機在央視直播和電影拍攝中得到應用,甚至隨神舟飛船見證了地球的全貌。

圖源大疆官網

此外,國産品牌在運動相機、雲台相機以及全景相機等細分市場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大疆創新的無人機、Action/Pocket系列小型影像記錄設備和手持穩定器産品在全球市場上具有很高的競爭力,而影石Instan360在全景相機領域也占據了重要地位。

圖源中國廠商長光辰芯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國産相機品牌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也在不斷努力。長光辰芯推出的國産8K圖像傳感器和1.52億像素的中畫幅CMOS顯示了國産傳感器技術的潛力。而在高端相機消費産品端,大疆與哈蘇(大疆全資收購)的合作也表明國産品牌正在向高端攝影市場邁進(不局限與哈蘇X2D、如影Ronin 4D和禅思X9、大疆産品內置哈蘇色彩科學等等)。

圖源網絡

回到這個“發願雷軍造相機這個話題”,從紙面參數來再看小米生態鏈中,這台當年被報以厚望的“微單相機”—— 小蟻微單相機M1,雖然有點過時,但也可圈可點。采用一塊M43 畫幅2016萬像素前照式傳感器,最高連拍速度達5張/秒,能最高拍攝5000萬像素的插值圖片和4K 30幀超高清視頻,采用反差對比度對焦、支持81個點位下人臉檢測、觸摸屏拍攝等等。但,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米相機”,這不是小米全身心投入的“當打産品”。

小米入局數碼相機,或可以破鏡?

圖源網絡

如果小米真的打算開始做一台數碼相機,可以去到多遠?能在數年內一舉越過富士膠片和松下家電,直追佳能、尼康、索尼等品牌的數碼相機全球出貨體量嘛?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多數在微博“發願雷神”的影像消費者對于數碼相機的行業壁壘了解尚不夠深入。除去各家廠商多年“經營”的品牌護城河、光學鏡頭設計(高精度光學玻璃制造)、鏡片鍍膜工藝等,還有自主設計的CMOS硬件方案、數字圖像處理、CMOS晶園制作、軟硬件生態等等(色彩科學、色彩矯正等等)。雖然在小米在數字圖像處理芯片設計上已經有大量實踐經驗,但手機攝影的成像和數碼相機的成像依然有著不小差距。

圖源網絡

從平面成像來看,目前大多數智能手機的主攝傳感器多爲一英寸大底,並結合高效優勢的手機影像算法,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下與部分數碼相機的成像畫面不分伯仲。但在整體的平面成像表現上,數碼相機得益于物理層面的感光CMOS像素顆粒更大、成像面更大,一定比手機攝影成像精度更高、畫質表現更加優異。且同樣得益于更大的CMOS感光傳感器,目前多數旗艦數碼相機的單張圖片色彩深度依舊不是手機攝影可以比擬的。

圖源網絡

從視頻拍攝的角度來看,雖然近幾年國産安卓智能手機陸續叠代了視頻制作能力,但仍然無法比擬蘋果手機在視頻端的制作能力。相較國産安卓手機,蘋果在硬件整合方面有著顯著優勢,蘋果定制傳感器配合自家設計的A系列芯片(國産芯片仍有高山需要翻越)和影像算法(芯片NPU性能調用優勢),已經能實現良好的流媒體端手機視聽觀感,但橫向比較數碼相機在視頻方面的前期拍攝能力,智能手機依然捉襟見肘。

圖源網絡

圖源網絡

當然,小米完全可以以造手機的思路來入局數碼相機,既然關鍵零部件(CMOS)不能自主生産,完全可以像其他影像廠商一致,直接向索尼、佳能、以色列晶源代工公司Tower Semiconductor訂購(據傳尼康旗艦産品CMOS在這裏代工),並購買對應的片上對焦授權,發展現有數字圖像處理器芯片,搭配小米最新的“第二代徕卡色彩科學”,適配專業ProressRaw視頻錄制格式等等,來實現一倆台數碼相機上市售賣,但終究意義不大。

移動影像更具備發展空間,市場更大

對于影像産品而言,更低的價格意味著入門的産品,卻不意味著“它”是不夠好的影像制作工具。小米如果入局數碼相機,依靠其出神入化的供應鏈管理和整合能力,當然有可能將“數碼相機”的價格打下來,可這樣就能在短期爲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影像産品了嘛?理想願景不一定美好,或許性價比高、性能會不斷強大、功能越來越完善、快捷化的小米數碼相機能依靠理想的影像愛好者上山下海,但多數專業影像用戶手中已經積累大量同品牌産品,已經完全習慣現有設備附帶的工作流程,他們不會因爲“小米數碼相機”轉變長久以來的影像制作習慣,且專業的影像用戶才是影像廠商恒定的維護人群。

寫在最後,自己造不出鏡頭,全靠買零件攢機整合供應鏈的玩法,一旦成功即可輕松被其他人複制,以此想要顛覆和攪局傳統影像市場視乎還差點意思。回頭再看大家的訴求,想要國産好用、性價比高的相機,轉念一想,其實我們已經用上了小米相機。

0 阅读:44

太平洋科技

簡介:PConline以科技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