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立下承諾,2036年要辦奧運會,但離勢在必得,印度差得還有些遠

劍道2049 2024-04-16 18:26:53

印度大選即將來臨,雖然很大程度上來看,是現任總理莫迪有望連任,但是其也沒有放松警惕,莫迪引領下的人民黨,還在大選之前發布了一份所謂的“莫迪的承諾”宣言書,積極地爲此次大選拉起了選票。

(莫迪發表競選宣言)

從印方公布的內容來看,莫迪在這份宣言書中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寬泛,包含了加強國家安全、展望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未來連任後,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規劃等等,甚至承諾的時間維度,還擴展到了2047年。

在宣言書中,對于弱勢群體莫迪承諾,會給窮人免費提供住房,給老年人免費提供醫療服務,會給貧苦家庭免費供電;對于青年人,莫迪則稱會增加就業機會,並在其創業時提供低息貸款,對于印度各行各業的發展,莫迪則稱將進行全面的現代化改造,比如說建高鐵、增加航線等。

此次此外,其中還有一項非常值得關注,即莫迪承諾,印度將申辦2036年的夏季奧運會。

我們都知道,夏季奧運會是四年舉辦一次,雖然在2036年,年長的莫迪極有可能不再擔任印度的總理了。但是按照以往國家奧委會的申辦周期來看,通常會在奧運會舉行前七年左右,就把主辦城市決定好,也就是說,2029年主辦城市在哪裏,基本就確定了。

(2024年奧運會在巴黎舉行)

而若是莫迪這次成功連任,2029年也是其在任的最後一年,如果申辦成功,那麽這件事情,將成爲莫迪任內最大的一項政治成就。

當下,有意申辦2036年奧運會的國家數量已經有超過十個了。除了印度之外,還有韓國、德國、埃及、墨西哥、英國、匈牙利、印尼等。曆史上,奧運會的舉辦地選擇,也往往會遵循大洲輪辦的原則,來確保這一全球性事件的公平性與多樣性。

比如說,2024年奧運將在法國巴黎舉行,2028年計劃在美國洛杉矶舉辦,而2032年則已確定由澳大利亞布裏斯班擔綱。那麽按照這一傳統,2036年奧運會理應回到亞洲,所以這也可能是莫迪積極申辦該屆奧運會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今距離申辦結果公布還有五年時間,而對于印度而言,想要通過五年的發展,拿下這場奧運會的申辦權,距離勢在必得,印方差得還有些遠。

首先,雖然說是按照各大洲輪辦的慣例來的,但是至今爲止,非洲大陸還沒有國家主辦過奧運會,所以從地理分布的公平性角度考慮,同樣提交了申請的埃及,獲得奧運會主辦權的概率是大于印度的。

(基礎設施建設是評估城市能否舉辦奧運會的一大標准)

其次,一個國家和城市是否有能力主辦奧運會,奧委會是要從多個標准來進行評估的,而其中基礎設施是否完善,算是最關鍵的一項。

想要辦好奧運會,就要有足夠大的體育館、遊泳池、田徑場等,同時還需考慮到交通系統、住宿能力、媒體設施等能滿足大規模國際活動的需要。印度雖然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但作爲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國家來說,讓印度確保基礎設施能夠滿足奧運標准,保障數百萬觀衆和運動員的安全,是一項巨大挑戰。

此外,去年印度爲舉辦G20,對新德裏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市中心橋下和路邊的4000多名流浪漢,當時都被移至了收容所安置,但是舉辦結束後,一切便恢複了原樣。所以印度的城市管理,還面臨著交通擁堵、汙染嚴重和治安等諸多的挑戰,這些也都可能成爲申辦奧運會時的不利因素。

再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舉辦奧運會,對于印度來說經濟負擔過重。舉辦奧運會是需要巨額投資的,當前印度經濟雖然增長迅速,但考慮到該國還面臨著貧困、教育和健康等多方面的挑戰,大規模投資于奧運會,可能會引發經濟和社會的負擔。

(G20舉辦時印度大刀闊斧修整城市)

最後,決策能力的提高是關鍵。申奧過程中,對于預算的合理分配,對于風險的評估與管理,對于賽事推廣的創新方式,都需要政府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決策能力。一個明智的決策不僅能夠確保奧運會的順利進行,還能最大化其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正面影響。

而印度,過去的殖民曆史決定其擁有一個龐大複雜的官僚體系,決策和執行過程緩慢且低效,大量存在的政治腐敗,也會損害公共資源的有效使用,貪汙和利益輸送,更是常常妨礙對公共服務的改進和有效管理。

所以,基于以上這幾點,想要拿下奧運會的主辦權,對于莫迪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6 阅读:1017
评论列表
  • 2024-04-21 08:35

    去恒河遊泳嗎?

  • 2024-04-20 18:56

    早就登仙了,瞎逼逼

  • 2024-04-20 14:56

    他們辦的話,我們爲了安全盡量不要參加。太髒太恐怖了。

  • 2024-04-20 23:58

    比拜老頭更會畫大餅。

  • 2024-04-20 09:50

    2036年你老仙還能活著嗎?在陰間繼續幻想吧!

  • 2024-04-20 08:13

    但離勢在必得,啥情況?

劍道2049

簡介:看劍道2049,品社會世間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