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10位大定/提車車主:他們爲什麽選擇了小米SU7?

42號車庫 2024-04-18 02:43:13

上市一周,小米 SU7 的「大定」破 10 萬,鎖單破四萬。

對于小米來說,這樣的訂單表現,當然是對小米埋首造車 3 年的巨大回報。而小米之所以能夠收獲這樣的訂單表現,與小米 SU7 的産品力和品牌知名度是分不開的。

在品牌方面,小米的國民度相對于其他車廠堪稱是遙遙領先,雷軍本人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更是橫跨數碼圈和車圈兩個圈層;在産品方面,小米 SU7 努力對標特斯拉和保時捷,是一款標准的 C 級車,同時還擁有小米的智能生態。

在 20-30 萬級的市場中,小米 SU7 擁有非常明顯的品牌力和産品力的優勢,不僅轉化了米粉用戶,還吸引了很多路人下單。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 SU7 是小米的第一款車,但雷軍還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不過,伴隨著訂單在短時間內的瘋漲,小米正在陷入 SU7 産能告急的幸福煩惱之中,交付周期也隨之拉長。

目前,根據小米汽車 APP 的最新顯示,SU7 Max 版現在鎖單後預計 28-31 周交付,標准版和 Pro 版的交付時間則均爲 26-29 周。這將非常考驗鎖單用戶的耐心、准備鎖單的用戶的決心以及小米汽車官方處理與用戶之間關系的細心。

在很多用戶都在滿含期待等著提車的當下,我們找到了 10 位小米准車主和已經提車的車主,跟他們聊了一下購買小米 SU7 背後的考量,以及提車之後的體驗。

他們有的是小米的米粉,有的是路人粉,有的則是純路人;他們有的毫不猶豫就下了單,有的咬咬牙提高預算也要下單,有的本來不想買車,看到小米 SU7 之後就一不小心沒忍住買了一輛車 —— 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車主「路人甲」:全是驚喜,驚喜到沒有驚喜了

所在城市:青島

身份描述:26 歲,男,互聯網服務公司老板

選購版本:小米 SU7 Max 版(未提車)

車主自述:

小米 SU7 是我買的第 4 輛車了,剛學完車練手的時候開的是現代,後來又買了寶馬五系和小鵬 P7,現代已經賣了。平時除了通勤之外,我還會去開車跑跑賽道和跑山。我覺得現在開的小鵬 P7 也還行,如果小米沒出車的話,我也沒有再買一輛的打算。

我算是半個米粉,買了很多小米的智能家居産品。 小米 SU7 這台車最吸引我的就是性能和外觀,去年 10 月份僞裝車上路的時候,我就關注到了這款車,後來在技術發布會上了解到這台車的性能不錯,所以在發布會之前就決定買這台車了。

雖然 SU7 是小米這個品牌的第一台車,很多人說要觀望一下,但我並沒有猶豫。這是因爲我知道,我一直比較信任的一位造車大牛帶團隊去了小米,事實也證明了這輛車確實很優秀。

3 月 28 日發布會的時候我全程聽了下來,整個人還是比較激動的,價格出來之後比我預期的要低,本來覺得 Max 要賣到 33 萬左右。

在這三款車裏,我覺得性價比最高的就是 Max 版。我對這款車的感受就是全是驚喜,驚喜到沒有驚喜了。 我本來以爲小米的第一款車可能不會去做轎跑,會傾向于做中型 SUV,但是小米給我出來個 C 級的轎跑,這讓我覺得格外驚喜,因爲我喜歡駕駛的樂趣。

這台車的外觀也是個非常顯著的亮點,雖然很多人說像保時捷,但我覺得保時捷可能已經把空氣動力學優化到最好了,如果想做到極致的空氣動力學,保時捷的外觀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這台車在設計時可能不是主觀地想去模仿保時捷,是它要做到這個空氣動力學,只能選擇這樣的外觀。

由于小米 SU7 太火爆,我到現在都沒有試駕過。整個青島只有兩輛試駕車,清明節期間我去門店找我的銷售,發現很多人都從濟南、濰坊這些地方坐高鐵過來試駕,每輛車基本上都會排十五六個人。當時下單已經要半年後才能交付了,所以大家都對交付時間的顧慮比較多。

車主「創創」:早買早享受

所在城市:鄭州

身份描述:20 歲,男,計算機專業大一學生

選購版本:標准版,決定改配爲 Pro 版(未提車)

車主自述 :

我現在還是學生,買車對我來說不是剛需,主要是平時開著玩,家裏給我買車的預算是 30 萬。小米 SU7 是我自己的第一台車,家裏爸媽分別有一輛別克和五菱。

我本來沒有這麽早買車的打算,家裏也不太支持這麽早買車,買車前也沒仔細了解過其他車型,所以發布會結束後還在猶豫,但實在對 SU7 太心動了,就還是下定了。去店裏試過之後,我才鎖單,以至于要等 20 周才能提車。因爲我非常期待提車,等得很著急,所以現在又在糾結交付時間過長的問題。

我是一個資深米粉,主要折服于雷軍的個人魅力,我的手機、平板、電腦,家裏的空調、電視、淨水器、牙刷、吹風機,都是小米的,它的大宗産品基本上都用過。

上高二時聽到雷軍要開始造車的消息之後,我就開始關注小米的汽車。後來陸續關注到小米汽車有自建的工廠、還挖了人過去,這些都讓我對小米的汽車更有信心。我願意買小米的第一款車,主要就是相信雷軍,相信他造車的決心和能力,而且這款車的品牌形象比較年輕,偏運動風格,外飾讓人耳目一新,也主打駕駛感受。

發布會前我猜測這款車至少 22 萬起步,所以價格發布之後,看到起步價是 21.59 萬,還送了很多配置,覺得超出了我的預期。選標准版是因爲我一直不太相信城市 NOA,而且我很喜歡駕駛的感受,在城市裏面開車的話還是會自己來,標准版也有高速領航,所以很適合我。

試駕時我覺得這款車的細節設計對駕乘人員的照顧很貼心,比如隱私玻璃、手機支架和放雨傘的空間。

這台車的車機交互做得也比傳統的車企好很多,跟正常操作平板的感覺差不多。我爸媽的車跟手機互聯操作都比較繁瑣,而小米能夠很方便地把手機上的內容傳到車載中控屏上,我對這點很滿意。

除此之外,小愛同學能操控的東西也很多,基本上人在車裏能操控的,小愛同學都能操控,比較讓我驚喜的細節是這款車做了五座五音區交互。跟同學一起去試駕的時候,我坐在後排想讓副駕的座椅往前移,小愛同學說只有副駕的人才能操控,當時我就覺得這一點很智能。

雷軍宣布可以限時改配之後,我參考了很多朋友的意見,覺得 Pro 版更適合家用,而 Max 版更適合極致體驗,于是決定把標准版改爲 Pro 版。現在發現還是續航越長越好,就跟手機一樣,電池越大用著越放心。

雖然要重新排隊,但加 3 萬可以得到更長的續航,還有跟 Max 一樣的激光雷達和算力,並且送了可以用按鈕調節的電動尾翼,比較帥氣,這 3 萬還是比較值的。

家裏人會比較擔心太早買車之後容易過時,但我覺得早買早享受,之後萬一發財了再買輛新的呢。

車主「Aaron」:小米的優勢就在于生態和外觀

所在城市:上海

身份描述:25 歲,男,英語老師

選購版本:標准創始版(未提車)

車主自述 :

我是上海本地人,工作也在上海,買車除了自己開還需要兼顧一下家用,買車的預算在 20 萬左右。家裏有一輛 2014 年買的新桑塔納。之前考慮的都是比亞迪的宋 L 和唐之類空間大的車型。本來小米沒出車前想定宋 L,熬到小米出車之後就沒再考慮 SUV,價格出來之後咬咬牙加了一點預算,買了標准版。

我們全家都是資深米粉,都用小米手機,家裏基本上全都是小米的設備,老人也已經習慣平時喊小愛同學問點事情。所以我買車會比較看重生態,其次是顔值;加上小米 SU7 這輛車,就成功打造了一個人車家全生態。父母本來很喜歡宋 L 這種空間大的 SUV,但考慮到是小米,他們也就沒話說了。

發布會那天我在紹興玩,硬擠出時間全程看完了發布會。21.59 萬的價格出來以後,說實話我有點失望,之前的預估是以爲雷軍會再出一次「1999」,結果沒有。

發布會當晚我還沒有決定下定,因爲資金要周轉,家裏預算也卡得比較緊,想著熬一熬等它降價,後來又出了一批創始版,我就覺得不能再等了,就直接下定了。因爲是創始版,我考慮到時候二手出掉也能多一些錢,所以覺得不虧。

相比其他同級車型,小米的優勢就在于生態和外觀。我之前也是蘋果用戶,蘋果能做到的設備共享和互聯,小米也能做到。配置劃分上,標准版和 Pro 版沒開放 HUD 選裝,標准版也沒有激光雷達,我覺得不太合理。但我開車技術還可以,不太需要智駕。

試駕下來感覺跟我家油車差不多,動能回收可以調成 0,這點做得很好。我平時開車習慣聽音樂,所以覺得它的亮點在于手機上播放的音樂直接投到車機,屏幕也可以投到車機上,一鍵連接 WiFi。

我希望它的車機接下來能夠做到跟家裏的設備更深入地互動,比如回家以後能夠自動切換回家模式就好了。

車主「金箍咒」:小米的出現真的很及時

所在城市:合肥

身份描述:29 歲,男,程序員

選購版本:標准版(未提車)

車主自述 :

小米的産品性價比和品質都不錯,我經常用小米的産品,手機從一開始的 2S 一路換到了現在的 14。現在買車主要是跟女朋友一起開,偶爾需要開車回 200 公裏外的老家。

我對車已經研究了很久,對買車的要求首先要是純電,因爲續航足夠我用,並且電車的使用體驗比油車好太多。感覺油車已經是舊時代的産物了,再加上我是一個程序員,非常喜歡電車智能化和科技感。其次,SUV 的駕駛體驗沒法跟轎車比,所以我也不考慮 SUV。

我從去年 9 月就關注到了小米 SU7 這台車。雖然著急買車,但盡管已經試駕了 10 輛左右的電車,也一直沒有找到特別符合我口味的,所以小米的出現真的很及時。

25 號靜態品鑒的時候我去看了車,28 號晚上在交付中心看的發布會,當時已經可以進車裏體驗車機、觀察內飾。

當時覺得從這輛車的用料來看,包括真皮座椅、車漆、標配的 19 英寸的米其林輪胎,電池最低配的也是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高配的是甯德時代的,賣 21.59 萬挺值的。再加上互聯網大廠過來做智能汽車,在車機智能這一塊簡直是降維打擊。價格公布前,我的預估價位就是 20 - 22 萬。

「好米知時捷」,選擇小米,顔值是很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我也看重內在。小米的懸架結構爲前雙叉臂,後五連杆,底盤都是全鋁合金,這些細節就決定了它不會是一台差車,很值 20 萬的價位。再加上小米人機互聯的互通性比較強,小愛同學也用習慣了。既然小米能出汽車,而且出得很好,何樂而不爲?

另外,小米解決了大部分電車平台存在的容易暈車的問題。電車容易暈車不是因爲加速快,而是它的加速過程不是線性加速,這件事調教起來還挺費時費力的,小米這方面就做得很好。

所以小米的標准版雖然看起來性價比不是很高,實際上它並不只是把錢花在了表面的東西上,而是把大部分資金花在了駕駛、調教方面。

比較遺憾的點是,標准版沒有標配 800 V 平台,這一點我有點費解,極氪 007 就是全系 800 V。這一點我比較看重,因爲電車的問題就是續航和充能。我相信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如此重視,以後一個服務區最起碼能布十幾個 800 V 平台的充電樁,這樣電車也可以去川藏這種地方自駕遊,雖然可能一年都用不到一次,但還是想有一個 800 V 來托底,而且能耗也會更低。

雖然我選的這個小米 SU7 是 400 V,但它用的是全系碳化硅,在 400 V 裏應該算不錯的。我覺得小米的三電系統也很不錯,雖然相對于特斯拉要差一些,但相對于其他國産車都要好。

不過,我從來沒考慮過特斯拉,雖然它的技術確實強,但就像國産手機和蘋果手機的差距一樣,現在的差距已經不是十年前的差距了,現在是完全可以放心買國産的。自動駕駛方面,我相信以後華爲和小米會做得更好。

車主「葉子」:這台車非常適合女生

所在城市:珠海

身份描述:26 歲,女,基層政府工作人員

選購版本:Max 創始版(已提車)

車主自述 :

我是和男朋友一起買的車,之前一人開一輛家裏的日系油車。我們打算今年或明年結婚,而且油價不停上漲,覺得該換輛新車了。看完發布會過後,我們發現 Max 創始版的性價比最高,除了 Max 版獨有的 HUD、空氣懸挂之外還贈送車漆,就在發布會當天搶到了創始版 Max。

珠海現在還沒有交付中心,所以我們去佛山提的車。提車回來的路上,我們發現這輛車的熱度真的很高,知道我們買了小米 SU7 之後同事們已經開始找我們接龍排隊預約試駕。

提車之後,我們一路上一直處在一種被其他車圍繞、故意並駕齊驅、被行人行注目禮的狀態,還有司機右手開車左手拿手機探出車窗錄像,甚至在等紅綠燈、在停車場和充電的時候也會有人過來跟我們交談。

這種狀況已經讓我覺得有點影響交通了,希望小米趕緊加快交付速度,滿大街都是小米的話大家應該就見怪不怪了。

體驗下來我們覺得超出了預期,尤其是大燈的表現很驚豔。雷軍在發布會上沒講到這個細節,但我覺得它是個非常好的營銷點。很多車的大燈都很暗,我的夜間視力不太好,小米的大燈照得非常清晰,既亮,又不會對對面駕駛員造成幹擾。車上一些小細節也很貼心,置物空間很多,比如杯架能穩穩地放住兩杯奶茶或者咖啡,之前很少有車能做到這樣。

但還有些細節不太滿意,我們發現小米汽車的座椅有點硬,尤其是副駕駛座位沒有坐墊高低和角度調節功能,可能會影響舒適度。後排空間一般,我男朋友的朋友們個子都在一米八左右,坐在後排的時候頭部空間不大。

此外,我們也注意到了車輛的智能系統還有一些改進的空間,比如藍牙鑰匙和車機賬號的匹配問題,無線充電位只做了一個,還有小愛同學語音助手沒有免喚醒功能。我覺得作爲一個做了這麽多年語音助手的廠商,不應該是這個表現。

我覺得這台車非常適合女生,不只是外觀漂亮,駕駛性能也很好。有時候女孩子開車不果斷的原因,可能是對車的掌控不那麽熟練,所以車的操縱性高是很有幫助的點。 如果開一個加速本來就比較慢的車,一糾結猶豫可能就會錯過時機,而性能高的可以幫助我快速做出決策。我覺得女孩子可以多試試智駕,在高速口變道這種情況,可以比自己操作更及時且安全。

車主「陳先生」:買這輛車帶點賭博的成分

所在城市:上海

身份描述:28 歲,男,汽車設計師

選購版本:標准創始版(已提車)

車主自述 :

這是我的第一台車,用車對我來說算半個剛需。我通勤用不著車,跟女朋友隔得太遠,所以需要有輛車方便出行。我最在意的是車的駕駛質感,需要開起來有意思。在下定小米之前,我已經訂了極氪 007 ,搶到小米後把極氪退掉了。

其實從內心來講,我認爲極氪 007 的配置比小米要好,但小米帶來的額外價值太多了,一個是熱度,一個是情緒價值。

因爲身處車圈,我有小米的設計師朋友和跟小米的供應鏈相關的朋友,他們的反饋都是小米第一款車的用料都非常好,對標奔馳 S 級。小米跟其他車企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最重要的還是當晚的熱度實在是太高,作爲一個追趕潮流的年輕人來講,不追這波熱度都有點不符合人設對吧?

它的性價比也是體現在熱度上,如果這個時候你能開一輛創始版上街,你收獲到的注目禮是保時捷也帶不過來的,所以從熱度、情緒價值這方面來講,它的性價比非常高。

但是單論配置的話,它的性價比也一般,我覺得低配跟高配性價比是類似的,它們面向的是不同的客戶。

價格和配置公布之後,我覺得 Pro 版的配置明顯不合理,如果去掉智駕這個配置的話,中配跟低配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而且貴出來了 4 萬,裏面有至少 3 萬是爲智駕付費,行駛和底盤是一樣的,中配和低配都沒有空氣懸架、CDC、大卡鉗,就是多了個激光雷達和一個大一點的電池,這些東西沒必要有 4 萬的溢價。

我家裏有一堆小米的電器,現在手機也是小米的,提車後我淺淺體驗了下手機跟車機的互聯,感覺非常方便。對于一直關注新能源車的人來說,小米是從第 98 步走到了 99 步,但對于用慣了傳統油車的人來說,可以說是實現了 0 到 80 的飛躍。不過對比來看,小米的車機互聯只能算是有一些獨特的優勢,但形成不了領先式的概念。

不過對雷軍我還是比較放心的,整個發布會也非常謙遜。不管這是企業家的表演成分還是立人設,他都需要用實際行動貫徹好的品牌形象。

提車後的駕駛體驗超出了我的預期。前期的電車都會遇到的問題是,要想舒適就只能做得死軟,電車如果軟就很容易暈車,再加上動能回收,就是一搖一晃開大船的體感了。如果硬就是死硬,像小鵬 G6 那樣,你會感覺像是坐在鋼板上。

我選的雖然是小米的標准版,但它的標准版調的是很運動的懸架,我不覺得它是一個舒適性的取向,急加速急刹車的話,女朋友坐在副駕會有點暈,如果想要乘客不暈,腳法要很細膩。

但如雷軍所言,小米 SU7 絕對是一個很好開的車,自己開會很爽。如果把動能回收調成 0,基本上就是一台沒有換擋遲滯的油車。我可能也沒開過多好的車,這是我開過的質感最好的一輛車,但坐的人估計是有一點辛苦的。

後續 OTA 升級的話,我希望它能增加一個露營模式或小憩模式。此外,車輛的寬度也是一個值得優化的問題,它寬度已經快到兩米,跟極氪 001 差不多了,寬度在一米八出頭是比較合理的。用自動泊車停立體車庫的時候我會不太放心,提車後嘗試了一次失敗了。

我覺得小米 SU7 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以一個 30 萬價位的車去看待它,它其實就是個 20 萬的車,在細節設計上也是能省則省。如果群衆的期望是 20 萬,它就符合表現,但如果衡量標准去到 30 萬,大家就會以豪華的標准去要求它,它就夠不到豪華的標准了。

選擇小米對我來說意味著犧牲了品質的穩定性,因爲這是小米的第一款車,很多東西沒有經過驗證和大範圍測試,在細節上可能會出一些小問題。買這個車帶一點賭博的成分在裏面,就賭它不敢讓第一輛車出事。

買車都是我自己出錢,女朋友一般沒什麽意見,她可能覺得有車就好,但提車那天我們兩個嘴角的笑容就沒有停下來過。第一她真的覺得這個車很帥,第二就是太滿足虛榮心了,路人都在看。

車主「LL」:我是從産品去認可這個車,而不是品牌

所在城市:上海

身份描述:28 歲,男,汽車媒體運營

選購版本:Max 版(未提車)

車主自述 :

我自己的行業與汽車相關,所以去年 9 月份就開始關注小米的汽車,我給買車的預算是 30 萬,發布會當晚就直接下定了 Max 版。

之前覺得小米 SU7 Max 版應該能到 35 萬,至少會跟極氪的 YOU 版 32 萬同價,結果它還更便宜,所以價格公布之後我覺得超出了預期。

我買車會把駕駛放在第一位,買小米最主要的因素也是駕駛。我一開始還覺得小米的外觀不太好看,國內設計最好看的車是蔚來,但蔚來的底盤相比極氪和小米都有差距,不過我也不是很在意外觀。

小米之前是個手機廠,軟件對手機廠來說不是一個特別難的事情,所以我不太擔心小米 SU7 的智能化水平或輔助駕駛會有什麽問題。

之所以如此信任小米的汽車,是因爲我一直很看好極氪的浩瀚平台,極氪的車我就很喜歡,之前除了極氪我也沒考慮過其他車型。我也很相信小米自研的摩德納平台,對小米的駕駛有很大期待,不覺得它的駕駛會差。

買極氪的話,你要去妥協它的顔值、軟件和智駕,但買小米這些都不用妥協,它的駕駛還比極氪更好,所以我覺得已經可以無腦的選擇小米了,30 萬價位裏沒有比它更好的車了。我覺得就算一年後、兩年後,這個價位也沒有比它更好開的車。

因爲它完全不像第一台車的樣子,它目前都表現出來的産品力已經比新勢力二代、三代的車都要強。這個車在駕駛層面上我已經找不到需要提升的地方,完全已經在我的需求和駕駛技術之上,除非我進步特別快,已經到了可以跑賽道的水平,才可能感受出它那個車的極限。日常開的話,我覺得這個車無懈可擊。

我不是米粉,也沒有長期用過小米手機。所以我不是從品牌去認可這個車的,而是從産品去認可這個車。 沒開這個車之前,我對它的信任是基于極氪,開過之後,我對它的信任就是基于感受。因爲它的感受真的特別特別好,操控真的很好,運動感真的很強,真的很舒適,真的很高級。

車主「侯先生」:不只是好看好開,還用著舒服

所在城市:沈陽

身份描述:25 歲,男,研究生在讀

選購版本:標准創始版

車主自述 :

其實我今年沒有用車需求,明年研究生畢業之後才需要用車。我在買小米 SU7 之前不光沒有試駕過,甚至都沒開過幾次電車,也沒想到今年會買車。

選擇小米主要是相信小米這個品牌。 我從很多年前上高中的時候就是米粉,當時除了用小米手機,還買了一些小米周邊,比如小米的運動鞋。我從小米 4 開始用買,到現在已經換了七八個小米的手機,沒用過別的品牌。現在除了手機之外,家裏有一整套小米的智能家居,大概 70 多個設備,全套都是小米的話用著很舒心,買車的話也會優先考慮小米。

從高中那會兒大家就在開玩笑說等以後小米造汽車了要買一輛,沒想到幾年之後就真有汽車了。

我在買車時非常看重駕駛質感。我爸有一輛很老的奇瑞,去年年底給妻子買了一輛大衆探歌,但發現 SUV 開著也沒那麽舒服。小米沒出車之前,電車裏面也就特斯拉能給我這樣的質感,所以之前考慮的是特斯拉。

用一個詞來形容小米的話就是剛剛好。 不管是它的外觀、動力操控,還是它的內飾等等,它沒有什麽都給你,也沒有什麽花裏胡哨那些設計,這就是我想要的。

價格公布之後沒想到 Max 版會這麽便宜,我的預估價位是 34 萬左右。本來我定的是普通 Max 版,要等 20 多周,過年的時候能開上,但後面搶第二批創始版的時候只搶到了標准版,我還年輕,覺得標准版也夠用了,等以後智駕成熟了可能會換一輛。比較遺憾的是標准版沒法體驗空懸、尾翼和 HUD。

雖然這款車很受女生歡迎,但家裏最不想讓我買小米的是我對象。因爲大多數人對小米的認知還只停留于在中低端市場打性價比,而我對象之前沒開過電車,對車的認知還停留于傳統油車時代。她會覺得加點錢的話能買輛奔馳 C260,二三十萬爲什麽要買小米?

但現在,我對象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改變,她看到這款車的外觀、感受到網絡上的熱度之後也挺激動。現在我准備先把車放在家裏給我對象開,一年之後她可能會覺得舒服,不會再想開油車了。

從手機到智能家居再到汽車,我用了很多小米産品,也通過智能家居群和車主群接觸了很多米粉。有人說米粉只是長大了,不是有錢了。我完全不認同,因爲家裏有三四百個小米設備的人根本不缺錢,有些人可以用大佬來形容,但仍然覺得小米最舒服。智能家居小米說第二,真沒有人能說第一。

所以這可能就是小米汽車不缺銷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不只是好看、好開,還用著最舒服。對于不缺二三十萬的人來說,爲什麽不能買一台車讓我更舒服一點?

另外相比小米,華爲的産品入門門檻會很高,而小米真的做到了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普通人也能有很好的體驗,這一點還是很俘獲人心的。

車主「小鹿耳朵」:有一些小細節比較戳我

所在城市:無錫

身份描述:28 歲,女,餐飲品牌營運

選購版本:Max 創始版 無錫首提

車主自述 :

小米的産品設計簡潔,很有性價比,我一直很喜歡。我家裏的兩個空氣淨化器、兩個電視、取暖器、電風扇、台燈、吸頂燈、電飯鍋、攝像頭,還有一些吹風機、剪毛器、充電寶、剃須刀之類的小電器都是小米的。

小米汽車之前一直是我老公在關注,我了解得不多。3 月 28 號發布會那天,我剛下班老公就喊我回家看發布會,我當時還沒有買小米汽車的想法,因爲我們家已經有三輛油車了。

看發布會的時候一開始沒有太大感覺,到後面隨著雷軍的講解越來越激動,雷軍講的智能生態特別打動我,再加上這輛車確實好看,又折服于雷軍的個人魅力,就決定激情下單支持他。我之前的夢中情車是帕拉梅拉,保時捷買不起,我想說換個小米還是可以的。

發布會上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段關于小愛同學的視頻,它能回答前面的車是什麽車,剛剛經過的河是什麽河。因爲我比較好奇心比較重,經常會一直問我老公各種各樣的問題,他說這個就非常適合我。我上一台油車就沒有這麽智能,我覺得現在是一個比較智能化、科技化的時代,一定要買一輛智能的車。

發布會一結束我就下載了小米汽車 APP,立馬選好了配置。我老公之前的同事現在在小米,告訴我們有試駕車運到附近的小米之家了。當時還沒到 10 點,我們就決定開車去看一看。10 點鍾的時候我們還在路上,我就讓我老公靠邊停車,兩台手機一起搶創始版,結果他沒搶到,我搶到了。我超級激動,可能最激動的時刻就是那個瞬間,以前從來沒有對什麽東西這麽喜歡,這麽想要過。

我是在 4 月 3 號提的車,是無錫首提。試駕的時候我就覺得非常符合預期,一點都不後悔買這輛車。提車後更是覺得開起來有人車合一的感覺,動能回收做得很好,不會像蔚來一樣會有頓挫感。小米的智駕也做得很牛,變道的時候比我果斷,我可能自己會猶豫,或者是覺得沒有超車條件的時候,它自己就變過去了。

不過我們小區車位比較緊張,車位的條件也不是很好,自動泊車功能目前還沒有成功過。它預留的安全距離比較大,有點保守。

目前發現的 bug 是,開哨兵模式後,每次上車都會提示錄到了幾個中、高危事件,一天會錄十幾個視頻。提車時送 128G 的內存卡已經滿了,但視頻沒法自己覆蓋,也沒有批量刪除功能,只能自己一段一段手動刪除,希望後面能優化一下。還有,雖然可以讓小愛同學打開防炫目功能,但反光鏡和後視鏡都沒有任何變化,遠光燈照過來的時候還是一樣刺眼。

還有一些小細節上的瑕疵,比如提車當天下午我就發現真皮座椅皺了,左右兩邊的車窗不隔熱,發布會的時候雷軍說蘋果手機也可以連小米車機,但我老公的蘋果手機到現在還沒有成功連上過,我自己的小米 14 雖然能連上,但時間久了手機會發燙。

但也有一些小細節比較戳我,開門坐上去踩油門的時候,儀表盤會翻轉過來,很有儀式感;冰箱不僅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熱,很能照顧到女生。

車主「秀太」:我們提車後,被拍了一路

所在城市:德州

身份描述:28 歲,男,金融行業

選購版本:Max 創始版(已提車)

車主自述 :

我跟我未婚妻都是米粉,在三年前雷軍宣布造車時就開始關注這台車。買了這台車之後我們倆會輪換著開。之前我們已經有一輛老的 SUV,現在考慮到要結婚了,該換台車了,正好小米的車上半年就發布了,就立馬下定。本來打算如果它下半年才發布的話,我們就買小鵬 P7i。

我上班的地方比較遠,單程差不多二三十公裏,所以在買車時我會比較看重舒適性和操控,不過小米 SU7 最吸引我的還是外觀太帥了。還有我之前用的都是米家的産品,對小米的車機手機互聯很滿意,還能通過小愛同學遠程控制車,這些點也很打動我。

之所以如此信任小米的第一台車,是因爲從高中就開始用小米的手機,覺得這個品牌的價值觀非常符合年輕人的面貌。發布會我全程聽了下來,感覺雷軍幾乎把所有的心血,都灌注在了小米汽車上,就覺得買小米汽車一定不會出問題。

我們買車的預算大概是 25 萬,在發布會宣布各款車型配置之前,我還以爲 Pro 版會標配 HUD 和 800 V 高壓平台,但實際情況沒有達到預期,Max 反而是三款車裏性價比最高的,所以那天晚上試駕之後就訂了 Max。

這輛車真的很受歡迎,我們提車後被拍了一路,第二天開到單位後同事挨個來問車停哪了,都要去試駕。

提車之後,我發現,與其他的電車相比,它的操控真的非常好,有種油車的感覺,在高速上試了一下加速,體驗也非常爽。開其他電車的時候,我未婚妻坐在副駕會暈車。但是我提車那天從天津開到德州,她一直說感受非常好。

現在能發現的缺陷主要是音響效果很一般,小鵬 P7i 的音響就比它好很多,隔音方面控制得也不是很好,在高速上開的時候發現比我之前開的車噪音要大。現在我們不太在意空間,這輛車打算開 10 年左右,以後可能會換一輛更適合家用的 SUV。

寫在最後

在這次的車主對話中,駕駛質感、智能生態、設計美感,成爲了這些車主選擇小米 SU7 的三大核心吸引力 —— 如果還有一個共同點的話,那就是他們對小米品牌的信任和期待。

不論是米粉還是路人粉,都對雷軍本人和小米品牌懷有很強的信任感。不同點在于,對小米智能生態的習慣和依賴是很多米粉下單極其重要的原因,而路人選擇小米更多是基于對小米 SU7 産品力本身的多方位考量。

有趣的是,在這些車主的決策過程中,極氪 007、小鵬 P7i、蔚來 ET5 等車型成爲他們比較頻率最高的對象,但這些車主之所以最終選擇了小米 SU7,主要的原因是小米的智能生態、獨特的外觀設計以及作爲小米首款汽車的爆火帶來的情緒價值。

另外,我們這次交流的 10 位車主,都無一例外地對小米 SU7 的駕駛體驗和智能生態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其中有多位車主提到了對「小愛同學」的高度依賴。

當然,在與我們交流的過程中,這些車主們也表達了對于交付時間的擔憂,目前由于訂單量的激增,非創始版的交付時間都比想象的要久,這無疑給他們帶來了一些焦慮 —— 因此,對于小米汽車來說,如何有效管理産能,確保每一位車主能夠及時提車,也讓潛在車主不因漫長的等待期而對它望而卻步,將是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

0 阅读:47

42號車庫

簡介:Hey, it‘s 42HOW. 用最簡單的方式讀懂未來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