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看完《奇襲白虎團》,問肖華:此人身在何方,什麽職務?

愚鑒 2024-04-27 14:21:09

1964年,毛主席在肖華的陪同下觀看了人民志願軍京劇團表演的京劇《奇襲白虎團》。演員們傳神的表演深深吸引了毛主席,當看到我軍深入“白虎團”團部,生擒其團長和美國顧問時,毛主席也忍不住站起來鼓掌贊歎。

表演結束後,毛主席和編劇、演員們聊起了《奇襲白虎團》的創作曆程。此時扮演此劇主角,副排長嚴偉才的演員宋玉慶對毛主席說:“主席,我這個角色其實是有曆史原型的,就是當初偵查排的一名副排長。”

毛主席點點頭:“是啊,他是我們軍中的英雄。”

隨後他又轉向肖華:“此人現在在哪裏,正擔任什麽職務?”

肖華一時回答不上來,他雖然是中央軍委副秘書長,但畢竟此時的解放軍有300多萬人,他自然不可能記下每個人的名字和職務。肖華只好對毛主席說:“主席,請給我一點時間,我一定能查出他的去向。”

那麽,《奇襲白虎團》的原型人物究竟是誰呢?他回國後又擔任了什麽職務呢?

這位英雄人物名爲楊育才,時任偵察排副排長。1953年7月初,朝鮮戰爭進入尾聲。“聯合國軍”已經意識到他們不可能擊敗志願軍,也不可能再越過三八線了,開始積極與我國和談。可韓國總統李承晚卻很不服氣,不願意就此停戰。他扣押了志願軍和朝軍的部分戰俘,還叫囂稱“即便只剩下韓國自己,也一定要把戰爭打下去”。

眼看韓國方面如此頑固,志願軍決定給他們一個教訓,在金城一帶發動反擊。7月13日,金城戰役打響,“奇襲白虎團”就發生在這一時期。要了解這一行動的意義,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麽是“白虎團”。

白虎團是韓國首都師的第一團,首都師本身就是韓軍精銳了,白虎團更是精銳中的精銳。該團曾在大關嶺戰役中堅守陣地,爲友軍撤退爭取了時間,可以說是韓軍中少有的“硬骨頭”,李承晚還親自授予其新團旗——“虎頭旗”。

金城戰役期間,白虎團被部署在金城東南防線。在7月14日的二青洞溝口遭遇戰後,楊育才主動請纓,率領12名偵查班戰士深入敵後,他們的任務是對白虎團發起“斬首行動”,直接打擊其位于二青洞西南的團部。

楊育才本人粘上胡子,穿上美軍制服,僞裝成“美國顧問”,12名戰士則僞裝成護送“美軍顧問”前往白虎團團部的韓軍士兵。他們的僞裝技術實在高超,一名白虎團士兵竟然還誤以爲他們是“自己人”,跟在他們後面。楊育才當即下令將此人抓住,並從他口中套出了白虎團的口令。

隨後,楊育才便憑借口令一路暢通無阻地抵達了白虎團團部。團部衆人還正在開會呢,看見有人進來,還沒明白怎麽回事,就遭到了楊育才等人的猛烈射擊。白虎團團長被當場擊斃,剩下衆人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

短短十幾分鍾時間,楊育才就攻克白虎團團部,奪取了“虎頭旗”。團部的失守導致白虎團的指揮體系徹底崩潰,志願軍穿插支隊趁機猛攻,一舉殲滅了白虎團。楊育才帶的人雖然很少,但他們顯然是爲殲滅白虎團立下了大功的。

因此,毛主席才會如此關心楊育才的下落。肖華回去後馬上就聯系了楊得志,因爲楊得志當年曾擔任志願軍司令員,應該了解楊育才的去向。楊得志調查一番後,發現楊育才回國後長期駐防徐州,此時正在沛縣的微山湖畔一邊訓練,一邊搞生産。

並且楊育才的職務也不高,只是一名連長。要知道1953年他楊育才回國後就已經因功被升爲連長了,如今11年過去了,還是連長。這主要是因爲他參軍較晚,1949年4月才加入解放軍,此前還被國民黨抓過壯丁。有關部門對他的這段經曆有疑慮,因此沒有再提拔他。

毛主席得知後表示,不能因爲楊育才參軍較晚就否定他的功績,楊育才這位英雄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至于國民黨的經曆,我軍很多將領不都曾是國民黨嗎?比如董其武,曾經是國民黨中將,1955年授勳時還是被授予了上將。連這些曾經的國民黨將領我們都能重用,何況楊育才僅僅是被國民黨抓過壯丁呢?

得到毛主席的指示後,有關部門不再有疑慮,而是根據楊育才的貢獻對他進行了提拔。1969年時,楊育才已經成爲了第六十八軍二〇三師副師長,後來還曾訪問朝鮮。而他當年繳獲的那面虎頭旗,至今仍保存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

雖然立下大功,又多次獲得表彰和提拔,但楊育才本人一直很謙遜,默默無聞地爲祖國、爲軍隊做貢獻。他多次叮囑子女:要想獲得成就就自己去打拼,不要想著依靠家庭。他很少提及自己過去的功績,更不允許子女們借此搞特權。

1998年,楊育才病重住院,但他還是表示:“如果祖國需要我楊育才,我二話不說還上戰場。”第二年,楊育才去世。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而祖國也不會忘記他的貢獻。

1 阅读: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