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大毒枭劉招華被捕,稱自己未制造毒品:是爲支援西部大開發

紅星憶史錄 2023-01-17 16:30:28

1999年11月4日這天,廣東省公安機關在廣州查獲境外販毒集團發往這裏的109千克海洛因時,突然有了意外發現:就在附近的一個倉庫裏,存放著554箱、共計11.08噸冰毒。不僅如此,後來公安機關還在廣東普甯又查獲了1.28噸冰毒。兩者相加,一共12.36噸……

這個數量是一個什麽概念呢?在前一年的1998年,全世界所查獲冰毒的總和,也不過這麽多!當這些裝在紙箱裏的冰毒堆滿整整一座籃球場時,令當地警方目瞪口呆……

冰毒

而制造如此驚人數量冰毒的,是一個以劉招華爲頭目的制毒團夥。就在警方進行行動的同時,這位大毒枭聽到了風聲,准備立即逃離廣州。就在他返回所住酒店取行李時,與正在那裏守候的警方人員不期而遇……

從法警到毒枭

1999年這一年,劉招華34歲。此時,他已經踏入制毒這條罪惡之路好幾年了。

1965年3月5日,劉招華出生于福建甯德福安縣賽岐鎮。1983年11月,18歲的他在當地應征入伍,前往武警福州邊防支隊當兵。

經過一年多的軍旅生涯後,1985年7月,劉招華進入武警福州指揮學校後勤專業學習。兩年後,他從這所中專離開。

這位年輕人的下一站,是武警福州邊防支隊平潭縣大隊嶼頭派出所。1988年1月,劉招華在那裏開始了人生的新階段。那期間,他曾代理司務長,並成爲一名正排級幹部。

而就在那段時間裏,劉招華做出了一件不光彩的事。他因爲貪汙公款145.15元,受到了支隊行政記過處分和團內嚴重警告處分。

無論如何,1989年12月,24歲的劉招華正式退役,轉業到了地方,成爲了福安市人民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

當年之後,當劉招華以大毒枭的身份聞名全國後,在福安法院法警大隊的辦公室裏,幾名法警坐在一起聊起了他……

劉招華

“那小子是個人才,當過武警,受過特種訓練,很能打……工作幹得不錯,還立過‘三等功’,得過‘優秀工作者’”,有人這樣回憶道。

在他們看來,當年的劉招華絕對是法警隊伍裏的業務骨幹和精英。憑他的能力,如果繼續留在法院工作,會有很好的前途。

“他的身手在法警中絕對是一流的,四五個法警都按不住的凶犯,他一個人就能弄倒”,一位在福安法院工作多年的人士說道。事實上,在做法警的那些年裏,劉招華因爲業務能力突出,不僅立過功受過表彰,還廣受上級和同事的好評。

然而,劉招華本人有一個特點:很要強,渴望出人頭地。據當時一位同他熟識的老同事說,當時劉的工資只有50多塊,這位年輕人曾不止一次地抱怨收入低。

這樣看來,劉招華之前在平潭貪汙公款的事,可謂事出有因。年紀輕輕的他,已經對金錢産生了不一般的向往和迷戀。

正在劉招華爲賺錢費盡心思之際,一個機會降臨了:他被市裏抽調去招商引資。在很多人看來,這可是一個肥缺。就這樣,劉招華在工作過程中積累了不少人脈,不但和一些領導混得很熟,還結識了不少外商。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招華感到時機成熟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職下海辦廠。不久後,他成立了一家名爲福建宏發的塑膠公司。這家公司表面上是在收購塑膠廢品,實際上幹的是走私的勾當。

對一般人來說,敢做走私生意已經十分大膽。可劉招華明顯不是一般人,不久之後,他決定幹一票更大的——制造冰毒。

冰毒是新型毒品的一種,主要成分爲甲基苯丙胺,是一種無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結晶體。由于其純品很像冰糖,形似冰,故俗稱冰毒。

雖然這玩意看上去不起眼,可要想制造出來,可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識。以劉招華的學曆,想靠自己完成此事,似乎是天方夜譚。

劉招華

然而,這位新興制毒者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甩開膀子說幹就幹。1995年,剛滿三十歲的劉招華在賽岐鎮蘇洋村和溪裏交界處開了一家公司,開始試制冰毒。

可事實證明,這些高精尖工作,只靠一腔熱情是不夠的。在試制工作碰壁後,劉招華左思右想,決定親自找人幫忙。

1996年,劉招華來到國內著名學府西安交通大學。在那裏,他拜訪了一名已經退休的教授,稱自己正在研制一種減肥藥,想將苯丙酮合成甲基苯丙胺,但在結晶這個環節一直不是很順利……

這位教授看到這名男子這麽遠跑過來,可謂誠意十足。而在查閱了相關資料後,教授確定甲基苯丙胺確實是制作減肥藥的一種成分,便決定對其伸出援手。

于是,在一個簡陋的實驗室裏,這位退休教授親自將相關結晶工藝教給了劉招華。在教授的眼裏,這名男子不僅勤奮好學,還十分聰明伶俐,很快便掌握了這門技術。

而此時的劉招華心裏大喜:這一趟真是沒白來啊!就這樣,從教授那裏學成後,他經過相關實驗後,真的用一種史無前例的方法造出了冰毒……

就這樣,在1996年的上半年,劉招華憑借這種方法成功造出了15公斤冰毒。之後,他的一名同夥從中取出5公斤進行販賣,在交貨時被抓,從而引起了警方注意。

經鑒定,那名同夥手裏的冰毒並沒有使用公認的制造冰毒所必需的麻黃素,而是用市面上可以輕易買到的原料制作而成。這一發現震驚了警方,很快,劉招華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在被警方盯上後,劉招華于1998年逃往廣東。在那裏,他結識了當地一名“毒王”陳炳錫,兩人隨即開始合作。當年8月,他們開始在廣東普甯的一個工廠裏制造冰毒。

冰毒

不久之後,由于風聲比較緊,此二人遠走高飛來到了甯夏銀川。在那裏,劉招華通過辦廠繼續制造冰毒。就這樣,在一年多的時間裏,他一共制造了17.06噸冰毒,並通過飛機和汽車將其運回廣州和普甯。與此同時,其中一部分冰毒被陳炳錫指使手下銷售了出去,而劉招華從中獲利高達3100萬元。這些錢被他用化名存入了銀行,用來購買房産和廠房等。

潛逃多年 終獲制裁

就在劉招華的“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一場原本和他無關的緝毒行動,意外將其推上了風口浪尖。

1999年7月28日,雲南省公安機關獲悉了重要線索:身在緬甸的大毒枭譚曉林准備向我國販毒。很快,公安機關對此立案偵查。

譚曉林出生于四川樂至縣,于上世紀80年代末移居緬甸。後來,他開始接觸毒品生意,並一步步坐大,成爲當地有名的大毒枭。

同年11月4日,廣東省公安機關在廣州查獲譚曉林販毒集團從緬甸發來的109千克海洛因。就在衆人爲此歡欣鼓舞之際,他們很快有了一個意外發現:就在附近的一個倉庫裏,赫然堆放著554箱冰毒。經清點,其數量共計11.08噸!

這還沒完,不久後,警方又在普甯查獲了1.28噸冰毒。當這些裝在紙箱裏、一共12.36噸的冰毒將一個籃球場堆滿後,場面蔚爲壯觀。要知道,1998年全世界一共查獲的冰毒,也就基本這個數字……

巧合的是,這些冰毒的制造者劉招華本人,此時也剛來到廣州。11月4日當天,他接到了陳炳錫的電話,得知自己那十余噸冰毒已被警方查獲……

知道出了大事後,劉招華先是趕到陳炳錫所在的地方,兩人秘密商議了兩個多小時。隨後,這位“制毒專家”決定返回自己住的酒店收拾行李逃離廣州。

與此同時,警方已經得到消息,趕往了劉招華所住的酒店。當他到達酒店樓下時,經過觀察發現這裏已被警方包圍。

如果是一般人,此時的選擇肯定是慌忙逃離現場。而劉招華再次證明了自己絕不是一般人。當過法警的他決定“迎難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劉招華

當然,劉招華並沒有硬上,而是選擇從樓梯步行到自己所住的8樓。在8樓樓梯口,當他發現自己的房間已經有陌生人進入後,便立即轉身從樓梯原路下去,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現場。

雖然逃離了酒店,但此時警方已經在廣州設下了天羅地網。重壓之下,劉招華表現出了驚人的“淡定”,他突破重重包圍,騎著一輛自行車逃出天河,之後攔了一輛出租車直奔廈門……

這之後,劉招華逃往青島,在那裏經營起了彩票。到了2000年,他又舉家搬到桂林。在這個新地方,劉招華繼續開辦公司購買土地,通過投資合法項目來洗黑錢,並沒有低調做人歸隱山林的意思。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劉招華的在逃生活卻過得有滋有味。直到幾年後的一天,他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那是2004年11月24日。那天下午,在一位福建老鄉所開的酒店裏,劉招華同往常一樣悠閑地喝著茶看著電視,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

突然,劉招華發現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正在播放公安部A級通緝犯人員名單。很快,他在其中看到了自己,懸賞金額20萬……

此時的劉招華,明顯沒有自己上了電視的喜悅。當天傍晚6點左右,在和朋友們吃過晚飯後,他並沒有回到自己位于漓江花園的別墅,而是乘車直奔陽朔。

到達陽朔後,劉招華又開車向桂林雁山方向逃亡。一番波折後,他最終來到了保甯縣浔江村附近的山上。

在那裏,有一個廢棄的空軍雷達站。而它所處的山洞,成爲了劉招華的棲身之地。在那個洞裏,他靠著方便面、餅幹、火腿腸等食品,硬是捱過了16個日夜……

十幾天後,當由數百名警力組成的搜索隊來到這裏時,只看到了劉招華丟棄的衣物和塑料袋,以及留在洞穴壁上的“李森(劉招華的化名)在此一遊”字樣……

從桂林脫身後,劉招華又潛回了福安老家。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當時可能是這麽想的……

然而,在2005年3月5日這天淩晨,就在劉招華40歲生日當天,得知其下落的武警甯德支隊50多名官兵趕到那裏,配合公安機關對這名大毒枭進行抓捕。

衆人來到劉招華所住的三層民宅後,發現一扇15厘米厚的實木門緊緊關閉著。隨著一聲“破門突擊”的號令,三名官兵同時擡腳向門踹去。很快,厚重的實木門應聲倒地。

聽到響聲後的劉招華的保镖剛爬起床,就被槍口對准了腦袋。與此同時,一名士官沖上二樓,將床上的劉招華死死按住……

劉招華

就這樣,這位潛逃多年的大毒枭終于落網。2007年6月26日,劉招華一審被判死刑。幾天之後,他以一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提起了上訴。

2008年4月18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了二審公開開庭審理。在之前一審的幾次開庭中,劉招華一直聲稱自己造的不是毒品,檢察機關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造的是冰毒。這次二審,這位狡猾的制毒者又故技重施,稱自己造的是“香料”,用作香水和卷煙的生産。劉招華及其律師申請對公安機關查獲、扣押的物品進行重新鑒定,律師認爲一審時沒有進行重新鑒定,屬于程序違法。

不僅如此,劉招華還在法庭上說出了驚人之語。他表示自己之所以前往甯夏辦廠,是在響應國家的號召去支援“西部大開發”。因此,自己屬于“有功人士”。除此之外,這名大毒枭還提出自己被抓獲後主動交代了一些公安機關尚未掌握的事實,有自首情節和立功表現,請求二審依法從輕處罰。

劉招華(前排左一)等受審

然而,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劉招華這些花言巧語未能取得效果。在上訴被駁回後,他于2009年9月15日被執行死刑,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