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酸奶Blueglass擦邊被查,網友:那就是低俗的“瀉藥”

壹覽商業 2024-05-11 22:09:01

出品/壹覽商業

作者/李彥

編輯/木魚

近日,網紅酸奶品牌Blueglass因“擦邊”被市場監管部門調查。

事情起源于Blueglass近日上線的兩款新品。壹覽商業注意到,這兩款飲品的配料表裏有瑪咖、肉苁蓉、黃精、人參、鹿鞭、蛹蟲草、牛磺酸等物質。同時,該新品在廣告中明顯標注“18禁”的符號。新品介紹中寫有“18周歲以下,我不賣;惡搞男友,我不賣;建議一天喝一杯,多了我不賣;60周歲以上,我不敢賣”“別說你不懂”等字樣。被消費者質疑有“擦邊”之嫌,還稱其爲低俗的“壯陽瀉藥”。

壹覽商業于5月9日體驗了Blueglass號稱有5000億益生菌的新品,當晚就出現了明顯的腹瀉症狀。

同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表示,根據消費者和媒體反映的問題,已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管部門對Blueglass門店進行現場調查。

隨後,Blueglass公衆號刪去了相關宣傳語,相關産品也貼上了“您真有需要再買”標簽,此標簽內,Blueglass重新標注了産品適宜人群。

(左一爲最初宣傳標語,左二及右一爲現在的界面)

酸奶飲品有“壯陽”功效?是飲品屆的新型“黑科技”還是營銷手段?

上海市律師協會競爭與反壟斷專業委員會主任田小豐律師介紹,在飲料中添加肉苁蓉、黃精、人參等被國家衛健委納入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中藥名錄的藥材,應該按照有關規定使用。此外,從廣告監管來看,通過暗示或者強調其可能涉及的保健功能,涉嫌違反廣告法對普通食品廣告的規定。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爲,在體重管理、顔值管理、營養管理、大健康管理的加持之下,新生代消費者對于創新升級的部分産品缺乏防護力,購買決策更多以顔值、賣點爲依據。企業拿産品功效做噱頭的概率較高,是否具備其宣傳的研發技術也值得商榷。

壹覽商業發現,因宣傳語使用不當被罰,Blueglass已不是第一次。公開信息顯示,該品牌在2021年10月曾因虛假宣傳被罰,處罰原因爲對“天然藻藍蛋白酸奶”使用了“對抗炎症”“美容養顔”“延緩衰老”等宣傳用語,違反了廣告法的相關規定,由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判處6萬元的處罰。

窄門參眼數據顯示,Blueglass全國連鎖門店現有175家,有76家門店都在2023年開出,門店選址以商場爲主,多分布在北京上海地區,分別有55、71家,其次分布在廣東、浙江地區,分別有18、9家。人均消費41.64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茶飲品牌、咖啡品牌近年來快速擴張的背景之下,今年以來,現制酸奶飲品賽道並沒有那麽好做。茉酸奶、一只酸奶牛等行業頭部品牌,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規模縮減的危機。

茉酸奶經曆“植脂末”風波後,價格被打至15-30元區間,新開門店速度也逐月放緩。2023年全年開店1312家,2024年至今僅開出42家門店。

一只酸奶牛連續在多個城市撤店,據壹覽商業統計,一只酸奶牛1至2月覆蓋門店數從176城降至163城。因連續虧損,新希望乳業也放棄了對其控股權。

相較之下,Blueglass今年的擴張仍較爲平穩,2023年平均月開店6家,今年截至目前開店19家。

回顧Blueglass的發家史,壹覽商業發現,動辄四五十的客單價,要讓消費者心甘情願地爲其買單,Blueglass還是得靠瞄准高端人群,玩概念。

一方面,Blueglass早期營銷側喜歡與Lululemon 等品牌強綁定。壹覽商業發現,“Lululemon是瑜伽服中的愛馬仕,Blueglass是酸奶中的愛馬仕”等口號在社媒平台被高頻提及。

首先,在門店選址方面,Blueglass愛與Lululemon貼著走。有個別Blueglass門店是Lululemon的店中店,經常有單個Blueglass門店與單個Lululemon門店聯合做活動(瑜伽爲主)的推文。凡此種種,把Blueglass放到與Lululemon平等的地位,潛移默化影響消費者心智,從而支持Blueglass的極高定價。

其次,Blueglass稱自己是第一個使用膠原蛋白的酸奶品牌,並且全球甄選高端食材,也成爲了其極高定價的依據。據其介紹,BlueGlass絕大部分SKU都用到了類似“法國進口羅賽洛深海膠原蛋白肽”、植物燕窩“雪燕”膠原、藻藍蛋白+GABA氨基丁酸等這類功能性成分,抓住了女性愛美的天性的心理。

最後,Blueglass擅長把産品包裝的迎合“顔值經濟”的需求。其産品多爲白色、藍色(藻藍蛋白的顔色)、綠色、粉色,並將其包裝的更適合分享營銷。

在壹覽商業看來,Blueglass當下的品牌力,還難以支持産品的高定價。

一方面,Blueglass既然在宣傳營銷上主打功效性成分,那産品關鍵數據更應該透明化。除了蛋白質含量、冷萃工藝之外,對于相應成分用于産品的依據也需要說服消費者。另一方面,Blueglass的線下場景體驗以及對消費者觸點服務水平都還需提高。壹覽商業曾探訪位于杭州的兩家Blueglass門店,門店空間並不足以支撐其做“第三空間”,對于一家飲品屆的“奢侈”品牌,還有很大優化空間。。

現制飲品想走向高端,差異化營銷是有必要的。但營銷的核心,還是産品力。博眼球的標語和概念,最終只會反噬企業,打品牌的“臉”。

0 阅读:1

壹覽商業

簡介:專業的消費領域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