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寒潮凍雨中的“幸福食堂”:訂餐量激增,仍堅持給不便出門的老人送餐

九派新聞 2024-02-21 22:30:53

“過年前那場凍雨,我們也沒停下來。不論下雨還是下雪、下冰雹,我們給社區老人送餐一直堅持到大年三十,這次寒潮天氣也有所准備。”武漢金銀湖街道的一家社區食堂名叫幸福食堂,2月20日一早,負責人杜女士便在此處和大家一起准備要送出的餐食。

近日,武漢再度遭受凍雨降溫天氣,幸福食堂訂餐量激增,爲了給不便出門的老人送餐到家,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炒制菜肴,送餐上門。

“碰到極端天氣或者老人身體狀況不允許他們出門,我們可以直接配送到家,而且會考慮到健康營養,油鹽糖的量,都會控制一下。”負責人杜女士向記者介紹,幸福食堂自2019年正式運營以來,堅持爲老人送餐上門,這裏60歲以上的訂餐老人,平均一天就會有180位。老人餐有12-15個菜品可供選擇,兩葷一素只要12元。

工作人員正在打包菜品。圖/九派新聞記者 秦轲

【1】配送過程受天氣影響大,配送員提前一兩個小時前來取餐

當天,記者來到幸福食堂時,現場一片忙碌景象。桌上擺著熱騰騰的飯菜,工作人員用餐盒一蓋,將冒著鍋氣的餐食封好,後廚的師傅們穿著廚師服、戴著口罩仍在炒制佳肴,負責面點的工作人員也在揉面和餡兒,七個配送員整裝待發,在食堂內根據訂單將菜品打包裝車、准備前往送餐地點。

問及應對寒潮的准備,食堂工作人員孫師傅一邊幹活一邊向記者表示,配送過程中受天氣影響較大,配送員需要提前一到兩個小時到食堂,才能將餐品及時送到家裏或者取餐點。

“沒啥其他的防護措施,只能說路上騎車慢點,耽誤時間了就多跑兩趟”,孫師傅提到,天氣不好加上路途遙遠,有時去一個地方比平時慢一個多小時。

由于金銀湖片區比較大,幸福食堂在各處設有70多個取餐點,配送員根據訂單將菜品送到,自提免配送費,送餐上門收取3元配送費。

杜女士提到,在雨雪天氣來臨的情況下,居民和老人們都不願也不便出門,送餐量激增,單趟送餐時間是平時的兩到三倍。

“客戶蠻能理解我們的,在群裏還給我們發消息,提醒我們慢點不著急。”杜女士稱,每每看到這些話,心裏很感謝客戶對其工作的理解,這也是幸福食堂工作人員成就感所在。

杜女士說,一開始,部分老人對幸福食堂的接受程度不高,但隨著時間推移,工作人員和社區居民們的互動增多、了解加深,認可度和信任感也慢慢提升。

記者了解到,一次上門送餐的過程中,配送員還救了一位摔倒在地、無法起身的老人,並將其送往醫院治療。一些獨居老人和取餐點的配送員、工作人員逐漸熟絡,在那些交接菜品的空隙裏唠唠家常、說說煩惱,誤會就在溝通中消散,情誼也建立了起來。

【2】老人餐是虧損項,幸福食堂5年來一直堅持爲老人送餐

據杜女士介紹,幸福食堂從2019年3月開始運營至今,收到了很好的反饋。其首創7+7專職配送模式,7人專職配送團隊+各小區的70多個取餐點,結合金銀湖“大而分散”的特點,不因距離阻隔需求,服務觸達金銀湖街58.4平方公裏的土地,16個社區實現全覆蓋,實現老年餐的應享盡享。

幸福食堂外景。圖/九派新聞記者 秦轲

記者了解到,普遍來看,社區食堂的存活率不高,老人餐是一個虧損項,但幸福食堂一直秉承著市場思維來做運營,除了以養老服務意識滿足老人的需求,還積極開發小程序、和社區工作做鏈接,擴大客群後增加的部分收入用來補貼老人餐的板塊,目前幸福食堂的經營狀況還不錯。

杜女士舉例稱,他們會進小區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通過幸福食堂會吃得比較健康營養。考慮到年輕人上班的工作壓力比較大,也配備了青年口味的鮮品飯菜,拿回去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吃。

“我們跟其他的社區食堂有區別,我們一直在打造一個小程序,通過小程序大家直接可以線上下單,而且幸福食堂依托養老中心。我們在養老中心也會給一些年紀較大的居民做智能手機的操作培訓,讓他們會使用小程序。”杜女士稱,自己會特別注意客戶意見的收集,爭取讓衆口不那麽難調,盡量滿足每一位用戶的需求。

九派新聞記者 秦轲 歐俏妤

編輯 陳偉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