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微暗之火》第25集,我想棄劇了

小茶評劇 2024-05-09 01:50:50

看完《微暗之火》第25集,我想棄劇了。

如果不是因爲想知道最後的結局,我可能在第21集的時候就棄了。

邏輯線

我至今都不清楚林方路到底爲什麽要抓周洛,也不清楚他到底爲什麽認定徐毅的死就是謀殺,更不理解爲什麽警方斷案不講邏輯不靠證據只靠瞎猜。

1、周洛是嫌疑人的推論

林方路憑借著一副磁帶,憑借著那副磁帶中周洛對南雅的愛意,便鎖定了這是一起謀殺案。

他認爲徐毅可以爲了南雅殺掉胡立帆,那麽周洛必然也可以爲了南雅殺掉徐毅。

林方路什麽證據都沒有,便派警車去了周洛的複讀學校,當著一百多號師生的面將周洛拷上了手铐帶上了車。

他說將他帶走是爲了協助調查,協助調查用手铐铐走嗎?所以這清水鎮曆劫的不只是南雅,還有周洛,對嗎?

整個審訊過程沒有半點實據,連蒙帶騙,逼周洛交代問題,他們這樣子逼迫,難道就不怕造成冤案錯案嗎?

2、周洛在案發現場的論斷

林方路從磁帶中聽到徐毅和南雅的爭吵的點是周洛,因爲徐毅說了一句“我現在要去殺了周洛”,林方路便認定徐毅死的時候在案發現場。

可如果周洛在案發現場的話,徐毅不是應該喊“周洛,我要殺了你嗎”?爲什麽還要說“我現在要去”,一個“去”字說明周洛並不在案發現場。

明明那副磁帶根本證明不了什麽,可他們卻因爲那副磁帶笃定周洛在案發現場。

即便周洛送宛灣恰好出現在了案發現場,老陳憑什麽說殺人的是周洛,而不是南雅呢?就非要將這個罪往周洛身上安嗎?

之前警方所有的勘察都證明現場的痕迹和南雅所說的基本吻合,這下好,多了一個人的存在痕迹照樣吻合。

3、關于斧頭的物證

林方路認定徐毅握在手中的斧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物證,他說放在院子裏的斧頭應該會有很多的指紋,不應該只有徐毅一個人的指紋。

可是現在斧頭上只有一個人的指紋,便說明斧頭被人擦拭過,拿斧頭砍得人或許不是徐毅,而是南雅或是周洛僞造的現場痕迹。

斧頭上的指紋的確可以作爲一個突破口,但還是太牽強。《微暗之火》看到第25集,我也沒有看到有人去院子裏碰過那把斧頭,連南雅都沒有摸過。

斷案本就講究人證物證俱在,疑罪從無,可他們辦案卻全憑猜測,先靠自己的腦補得到一個邏輯閉環,沒有人證,沒有物證,便通過誘供的方式去得到口供。

你都沒有證據,全憑猜測,你怎麽知道人家說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還是你想讓假的變成真的?

情感線

每次看到周洛和南雅在一起的時候,我都有一種罪惡感,我好害怕徐毅突然出現,發現周洛和南雅之間的不尋常關系,然後將南雅再打一頓。

1、關于“年齡差”

周洛說自己想認識一下十九歲的南雅,那是不是說明現在的周洛19歲,19歲的周洛和29歲的南雅,他們之間相差了十歲。

男女主相差10歲對我來說不是問題,可他們思想上的巨大差異對我來說就是一條鴻溝,男主還是沒有設身處地的爲南雅考慮。

他明明知道南雅現在的處境,可他還是我行我素,南雅不見他,他就爬牆,爬一個已婚婦女的牆。

可他沒想過,如果他和南雅的事被別人發現,別人不會說他,只會說是南雅勾引他,所有的罵名都會是南雅承受,明明是周洛死纏爛打,最後卻怪南雅爲什麽要勾引他?

2、關于“背德”

最近這幾集,周洛和南雅的感情戲很多, 有人說這部劇三觀不正,一名高中生愛上一名已經結過婚的女人……

其實,我覺得高中生愛上誰是他的自由。可他不該不顧及場合,不該給別人造成困擾,不該沒有分寸,沒有邊界感。

每次看到周洛和南雅的情感戲,我都有一種深深地背德感。

在原著中,周洛和南雅的感情戲大都發生在徐毅死了之後,所以看的時候並沒有那麽深的感覺。

然而,在劇裏,徐毅還沒有死,周洛便隔三差五翻牆過來見南雅,他們之間的感情看起來並不清白。

或許是因爲害怕被徐毅發現,又或許這樣的感情本就違背道德,看這些戲份的時候讓我如坐針氈。

有人說,南雅只是一個可憐人,她和徐毅的婚姻名存實亡,已經沒有感情了,只有男主可以拯救她……

道理我都懂,可是這樣的劇情,還是有些讓我難以接受。

結語

一想到明天的兩集還是周洛在北京的回憶,我就有些追不下去了。

《微暗之火》看完第25集,我想棄劇了。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