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作戰:解放軍三天傷亡一萬三千人,越軍傷亡多少人?

愚鑒 2024-05-06 16:06:32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解放軍推進迅速,但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三天就傷亡了1.3萬人。那麽,中越兩國爲何會從朋友變爲敵人呢?解放軍爲何會有這麽大的傷亡呢?越軍又傷亡多少人呢?

我國曾在越南抗法戰爭和抗美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爲越南提供了大量支援。當時我國經濟也很困難,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支援了越南大批武器彈藥和糧食。可以說如果沒有我國,越南還能不能維持獨立都很難說。然而越南1975年統一後當即接受了蘇聯的拉攏,與我國翻臉,可謂恩將仇報。

蘇聯之所以拉攏越南,是因爲此時中蘇交惡,兩國在邊境部署了大量兵力。而越南作爲中國的鄰國,如果能加入蘇聯的陣營,一方面能讓蘇聯使用南海西岸的諸多港口,另一方面還能在南線牽制中國的兵力,給中國造成更大的壓力。而越南領導人黎筍本就是親蘇派,又被勃列日涅夫許諾的大量利益所打動,便走上了親蘇反華路線。

此後越南便將我國當年的援助用于擴張勢力範圍,妄圖建立所謂的“印支聯邦”。印支地區即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越南自認爲在此三國中最強,便要把整個印支都變成自己的領土。他們先是對老撾進行滲透,接著又盯上了柬埔寨。

眼看越南的侵略野心迅速膨脹,我國警告越南,要求其停止擴張行爲,越南卻變本加厲,于1978年12月入侵柬埔寨。柬軍被迅速擊潰,越南不到半個月就攻陷了柬埔寨首都金邊,扶植了傀儡政權。

與此同時,越南對我國的挑釁也越發頻繁。他們一方面迫害國內的華人華僑,強行沒收其資産。另一方面又多次入侵我國邊境,殺害我國邊民。黎筍甚至還悍然撕毀了越南自己于1958年發表的南海諸島屬于中國的聲明,自行將大部分地區劃入越南領土。

我國一開始對越南還好言相勸,然而越南卻十分頑固,到了“談判不成,勸告不聽”的地步。既然如此,就只能用武力解決問題了。1979年1月底鄧小平訪美,在與美國總統卡特會談時便提到必須給越南一個必要的教訓。卡特還謹慎地提出,出兵越南不容易,美軍在越南是有過教訓的。鄧小平則回複道:“那要看是哪國的軍隊。”

2月17日,在多次警告無效後,《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爲《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宣告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開始。東線部隊由許世友指揮,西線部隊由楊得志指揮,解放軍攻入越南北部,迅速奪取了諒山、高平和老街等重鎮,給了越南一個深刻的教訓。3月,解放軍全部撤回國內。那麽,這場戰爭中雙方傷亡多少呢?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一場雙方都宣稱獲得勝利的特殊戰爭,在我們看來,對越自衛反擊戰當然是勝利了。但在越南人看來,這場所謂“反侵略戰爭”中的勝利者應該是他們。越南軍方甚至宣稱他們只傷亡了7000人,而解放軍卻傷亡三萬。那麽這場戰爭中雙方的傷亡究竟如何呢?越南人爲什麽會認爲他們勝利了呢?

1979年3月5日,經過半個多月的作戰,我國發布聲明,表示自衛反擊戰的預期目的已經達到,參戰部隊開始回撤。此後對越自衛反擊戰進入撤退階段,我軍一批批北上返回國內。3月16日,撤軍行動完成,我國宣布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

而越南人卻不願就這麽放解放軍回去,越軍在我軍撤退過程中出動多支精銳追擊,試圖成建制殲滅一支解放軍來挽回顔面,而越南北部各地民兵也紛紛出動,對撤退中的解放軍進行襲擾,還用上了誘騙、下毒等種種卑劣手段。

但我軍在近一個月的戰爭中也早已見識了越南的襲擾手段,對其早有防備。雖然越軍絞盡腦汁設計埋伏,但他們終究沒有給我軍造成多少傷亡,也沒有達到將我軍成建制留下的目的。換言之,我國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傷亡主要就集中在前三天,後面有了經驗,也有了更多的裝備,傷亡是呈下降趨勢的。

不過,越南政府眼看未能在戰爭中取勝,又不願承認失敗,便顛倒黑白,大肆宣傳。這些無恥之徒聲稱我國是“無故入侵”越南,而越南軍民“英勇抵抗”,最後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迫使解放軍退卻。明明我軍還有余力,只是奉命撤退,在越南人的宣傳中卻變成了傷亡慘重,連戰連敗從而不得不撤退的。

因此,越南也宣稱自己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其軍方堅稱越軍的傷亡只有七千,而解放軍的傷亡超過了三萬,但這顯然不符合事實。我軍繳獲的大批越軍制服和武器可做不得假,如果越軍的傷亡真的這麽少,我軍又怎麽可能繳獲這麽多東西呢?莫非越軍是見到解放軍來就丟盔棄甲,嚇得逃跑了?這恐怕比越軍的傷亡本身更恥辱。

並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越軍再怎麽宣傳自己能打,終究還是要靠實戰來檢驗。在1981年的法卡山、扣林山之戰和1984到1989年的兩山輪戰中,我軍多次擊敗越軍,收複了越軍侵占的邊境據點,並打退了越軍的反撲。

事實證明,我國想要攻下越南的哪個據點,就可以攻下哪個據點。我國想要守住邊境的哪個據點,就可以守住哪個據點。無論是對越自衛反擊戰本身還是其後的兩山輪戰,我軍都是有主導權的,這不就說明我軍戰鬥力強于越軍嗎?

因此,我軍傷亡比越軍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那麽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總傷亡究竟是多少呢?當時西線,也就是雲南方向的部隊公布了自己的傷亡——7886人,其中犧牲2812人,失蹤15人。而東線即廣西方向並未公布傷亡數字。不過,後世的學者們還是根據當時的傷員救治、隊伍編制和戰鬥過程等信息推測出了一個大概的傷亡數字。

軍旅作家李存葆曾深入參戰部隊體驗生活,根據軍旅生涯中收集的資料創作了小說《高山上的花環》,後來又改編爲電影。根據他的統計,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傷亡爲2.7萬人左右,越軍傷亡則超過了10萬人。李存葆經常和參與過一線作戰的官兵交流,又得到了浏覽戰爭檔案的權利,因此他的這個估計還是比較可信的。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說法,即我軍傷亡2.9萬余人,其中犧牲8531人,負傷和各種非戰鬥減員2.1萬人左右,這個傷亡數和李存葆的統計沒有太大差距。

越軍傷亡則爲54963人,不過這個統計僅僅包含了越南正規軍的傷亡人數。考慮到當時越南全民皆兵,許多民兵甚至民衆都參與了對解放軍的襲擊,這部分人的傷亡是沒有被統計的,也很難統計。因此綜合來看,越軍傷亡超過10萬並不誇張。

那麽,我軍爲何在戰爭初期會傷亡那麽多呢?

1979年,由于越南的持續挑釁和擴張野心,我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一開始有些人將越南視爲小國,十分輕視。但開戰後我軍的傷亡讓許多人嚇了一跳——開戰僅三天,解放軍就傷亡了1.3萬人。那麽,我軍爲何會有這麽大的傷亡呢?

第一,當時解放軍已經很久沒有打過大仗了,相比越軍而言經驗並不豐富。

有人可能會說,1962年我們打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1969年我們打了珍寶島保衛戰,這難道不算打仗嗎?但1962年打印度對我國而言更像是一場區域性沖突,只調動了西藏、新疆的當地部隊,動員人數遠不及對越自衛反擊戰。而1969年的珍寶島之戰中,我國雖然進行了廣泛動員,但直接參戰的部隊很少,沖突規模也不大。

換言之,自從1953年抗美援朝結束後,我國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打過大仗了,那些有著豐富戰爭經驗的老兵基本都已退役。雖然軍中始終嚴格訓練,但訓練和實戰終究還是有區別的。因此部分士兵到前線後難免出現失誤,而戰場上的失誤往往是要命的。

反觀越南,自從1945年獨立後一直在打仗。先是越軍和法國殖民者打,接著是越南內部南北內戰,隨後美國介入,越南又開始了長達十余年的抗美戰爭。1975年越南統一後也沒有閑著,先是幹涉老撾,接著入侵柬埔寨,還一路打到了柬泰邊境,和泰國邊防部隊過了過招。

換言之,此時越南已經打了三十多年的仗,軍中不乏身經百戰的老兵。他們早已適應了戰爭的節奏,還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遊擊戰術,對我軍構成了重大威脅。老兵和新兵的差距顯然是十分巨大的,戰爭經驗豐富的老兵本身就是極爲重要的資源。

第二,越南得到了蘇聯的全力支持。

越南爲什麽在統一後馬上恩將仇報,翻臉不認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蘇聯的指使和挑唆。

而在越南領導人黎筍看來,此時的蘇聯比中國更強大,也更有錢,是一個更值得投靠的對象。于是兩國一拍即合,越南很快就背叛中國,投入了蘇聯的懷抱。

蘇聯既然要讓越南牽制中國,自然不希望越南被中國打垮。因此我國剛發動自衛反擊戰,蘇聯就迫不及待地介入,開始向東部調兵。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更是接連放狠話威脅中國,並無端汙蔑,聲稱我國的自衛反擊是“入侵”。

因此,考慮到蘇聯可能的幹涉,我們不可能像越南那樣把精銳都調往前線。我國在發起自衛反擊戰的同時也不得不將大量兵力部署在北線以防備蘇聯,還要留下相應的武器裝備。這樣一來,我軍能投入越南的資源就更少了。

而越軍卻得到了蘇聯軍事顧問的訓練和指導,以及蘇聯援助的大批蘇式武器。越南之所以能迅速完成戰後重建,開啓下一場戰爭,顯然也和蘇聯的支持分不開。簡而言之,此時的越南兵精糧足,實爲勁敵。

第三,我軍對當地環境不適應,越南又全民皆兵進行襲擾。

越南地處熱帶,遍布雨林和沼澤,還有大量蚊蟲,我軍戰士對這種炎熱潮濕的氣候很不適應。並且越南北部的地形也相當複雜,多山地、丘陵。雖然我軍進行了提前偵查,但越南對我國相當提防,因此我軍很難精確掌握其地形情況。

此時越南的民兵就出現了,這些民兵男女老少都有。平常作爲士兵進行訓練,但一遇到敵人,他們又化身“平民”,僞裝成非軍事人員。越南全民皆兵,早在抗美時期對這套戰術就十分熟悉了。現在我軍來了,越南人故技重施,又對我軍進行誘騙和誤導。

這種例子在當時有很多,不少文學、影視作品中也有體現。有的越南人僞裝成向導給我軍帶路,實際上是把我軍引入埋伏圈。有的越南人則一面熱情招待,一面在解放軍的食物和飲水中下毒。簡而言之,每一個看似是平民的越南人都有可能是我軍的敵人,這也給我們造成了不少麻煩。

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迅速適應了形勢。新兵們在經曆了最初的幾場戰鬥後有了充足的經驗和勇氣,而越南人的遊擊戰術在我軍提高警惕後也很難造成較大傷亡。在最初的“磨合期”過去後,我軍的傷亡數逐漸下降。

而在如此環境下還能迅速適應並調整戰術,繼續向前推進,更是充分說明了解放軍的堅韌。在一切順利,沒有任何意外狀況的時候勝利不斷是正常的,能夠在逆境中,在遭遇挫折後依然迅速恢複,奮勇直前,這才是真正的強軍。

0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