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油會社到國際大廠,遊戲廠商怎麽都在做這門生意?

遊戲陀螺 2024-04-16 14:52:07

最近,遊戲圈“裏屆”好像異常活躍。

今年2月,被不少中國玩家稱爲“裏番啓蒙之作”的《夜勤病棟》(沒錯,比良坂龍二的名句就出自這裏),由DMM GAMES旗下新品牌RG REMAKE完成重制並正式發售(名曰“25周年重制”),且原畫出自能喚起大家肌肉記憶的知名暗黑系Galgame畫師上田メタヲ。

3月23日,發行于2000年的經典黃油《無顔之月》時隔24年宣布進行重制,重制版的名字也定了:《無顔之月:待宵的雙椿》。

其實翻開過往幾年視覺小說/文字AVG遊戲重制計劃表,你會發現有此打算的作品不在少數。

2022年2月,上世紀90年代的“泰山北鬥級”紳士名作《同級生》首次以重制版形式亮相,光Steam平台就獲得了近1500個評論;兩年後,重制版開發商FANZA 旗下品牌FG REMAK又宣布,其續作《同級生2Remake》也將于今年6月發售(值得一提的是,《同級生》系列的締造者ELF,恰恰與《夜勤病棟》開發商Mink會社系出同源)。

幾乎是在同一時期,TYPE-MOON也陸續開啓了《魔法使之夜》《月姬》等經典舊作的重制工作;其中已登陸NS、PS、PC等平台的《魔法使之夜》高清重制版口碑爆棚,該作在Steam平台更是收獲了“好評如潮”(評論數超2100個)。

熱衷于90年代、00年代經典遊戲重制的廠商僅僅是做黃油、視覺小說的日本會社嗎?非也。縱觀近些年海外遊企動作,樂于“新瓶裝舊酒”的廠商只多不少。

重制營生的佼佼者、“炒冷飯小王子”卡普空靠一手RE引擎混得風生水起,《生化危機》系列重制版不僅賺得盆滿缽滿,更因《RE2》《RE4》卓越的重制表現,實現口碑銷量雙豐收。鑒于重制遊戲的巨大成功,《RE4》總監安保康弘在「PlayStation Partner Awards 2023」頒獎典禮後的采訪中明確表示,今後還會推出更多的《生化危機》系列重制作品。

SE更是將上世紀90年代的RPG傑作《最終幻想7》拆分成工程浩大、開發周期逾十年的重制版三部曲,而且在套上開放世界框架、裹上更精致的美術包裝、梳理出更豐滿的主線支線劇情、加入各種精致小遊戲之後,將重制版做得量大管飽。

除此之外,這兩年發售的《最後生還者》《女神異聞錄3》重制版都取得了不俗成績,而諸如《寂靜嶺2》《死亡空間》等經典恐怖遊戲IP也紛紛將重制版安排上了。據外媒的不完全統計,2024年已發售或即將發售的中型規模及以上的重制遊戲就將近30款。

更不用說,早些年《紅色警戒》《要塞》《帝國時代》等經典RTS遊戲早早完成重制,在Steam混得風生水起。

《帝國時代2:決定版》表現相當亮眼

不止海外公司,國內團隊似乎也不遑多讓。從《仙劍奇俠傳四》到《趙雲傳》,再到挖出諾基亞塞班時代恐怖遊戲的《七夜:救贖》,已有不少廠商瞄准經典老遊戲重制,下場一試。

如果將視角拉到整個文娛産業的視角來看,我們還會注意到,不單遊戲行業如此,動畫、電影、電視劇似乎都有抱著經典IP“啃老”重制的迹象。

衆廠商選擇重制、翻新的理由其實也非常好懂:在開發成本日益高企、研發周期越來越長,而娛樂消費市場又充滿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今天,依靠IP吸引用戶無疑是較爲穩妥的一種做法。2023年英國遊戲市場傳統平台遊戲榜也足以證明這點。該榜單顯示,去年該市場最暢銷的産品,無一例外出自《使命召喚》《FIFA》《漫威蜘蛛俠》《暗黑破壞神》等知名IP。

顯然,如今玩家的付費意願與其對經典IP的信賴程度高度挂鈎,因而廠商自然也願意回應玩家訴求提供更多此類産品。手握衆多經典IP的老牌日廠科樂美在談及《合金裝備》等老IP遊戲重制時就曾坦言,如果粉絲有需求,公司願意開發更多的重制版。

加上經典IP重制一來不用大規模重寫劇本,創作成本由此大幅降低;二來粉絲願意爲情懷買單,IP得以重新激活並延續,廠商當然更傾向于做這門投入低而回報率又更高的事兒。

不久前,某國內大廠高管在接受外媒采訪時也直言不諱道:新遊戲基于流行IP來制作是當下規避風險的路徑之一,因爲這樣一來,失敗的可能性就會下降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IP重制似乎還十分講究時效性。一份白皮書數據顯示,就重制遊戲而言,原作發行于11至15年前的重制産品表現最好,其次是發行于16至20年前的遊戲。而從時間線來推算,2005年至2010年前後,恰逢PS3世代2D遊戲已臻成熟、3D遊戲初露鋒芒的階段,這一時期也誕生了大量高質量高人氣IP。由此看來,在3D影像技術得到長足進步的今天,將15~20年前的經典IP做翻新處理就再合理不過了。

可以預見,在全球遊戲行業進入階段性收縮的當下,開發續作、重制老IP産品,仍將是廣大廠商最爲穩健、下限最高的開發路徑之一。

0 阅读:81

遊戲陀螺

簡介:以“泛遊戲”産業鏈爲主,爲遊戲創業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