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火種AI|AI教母李飛飛初創AI公司,開啓最前沿AI算法研究

新火種 2024-05-06 16:29:40

最近的AI領域,又出現了大動作。

根據路透社5月4日消息,著名華人計算機科學家李飛飛正在建立一家初創公司。這家公司會利用類似人類對視覺數據的處理,使 AI 能夠進行高級推理。這種AI算法使用的概念被稱爲“空間智能”。至于新公司的名字,還沒有向外界披露。

一次創業便收獲到了行業內的廣泛關注,究其原因,是因爲它的創始人李飛飛不簡單。

李飛飛是AI領域的先驅性人物,她專攻的領域是計算機視覺和認知神經科學,也是計算機領域的華人女科學家。目前,李飛飛身兼多個重磅頭銜,包括斯坦福大學首位紅杉講席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ImageNet的首席科學家和首席研究員;斯坦福以人爲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AI4ALL聯合創始等。

更重要的是,李飛飛一直被稱爲“AI 教母”,與圖靈的三大“AI教父”並駕齊驅。

傑出女科學家的成績單:一路高走,成績顯赫。

事實上,李飛飛在AI領域紮根的時間已經有足足20年了。

她1976年出生在國內,16歲那年跟隨父母去了美國。李飛飛的父親是高級知識分子,盡管如此,“如何在美國生存下去”依然是這個家庭在那幾年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幾經周折,父母將李飛飛送入美國一所中等中學。

僅僅用了2年的時間,李飛飛便精通了英語,從小就在理科上極具天賦的她的學校成績也十分優異。最終,她選擇了提供全額獎學金的普林斯頓大學。

進入大學後的李飛飛逐漸開始找到人生的高光時刻。縱使每天都要打工和學習,縱使每天只睡4個小時,卻依舊在學業上穩紮穩打,排位靠前。1999年,李飛飛憑借優異的成績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就在大家忙不叠找工作的時候,李飛飛已經收到了10幾家頂尖企業的邀請,年薪10萬美元起步。要知道,1999年的10萬美元可不是個小數目。

幾年之後李飛飛進修了博士,由此開啓了她和AI 技術之間的淵源。她成爲加州大學人工智能和計算神經科學方向的博士,開始了針對圖像識別技術的研究。

這在當時是一個極其冷門的學科。縱使計算機在彼時已經曆經了多個年頭,但計算機能夠識別出的圖像也就不超過20個。在當時,很多人不看好李飛飛,甚至認爲她一定是瘋了。因爲這樣的冷門專業不僅不能夠有效幫助其事業更進一步,甚至難以拿到必要的技術支持資金。

李飛飛交出的硬核成績單:21800個類別,超1400萬圖像,如今全球最大圖像識別數據庫...

盡管外界存在諸多質疑,李飛飛依舊在這個領域深耕了下去。

從2007年開始,李飛飛便帶領團隊進行圖文識別測試,下載將近10億幅圖片,並通過與亞馬遜合作,雇傭5萬人對這10億張圖片進行排序打包貼標簽。短短兩年時間,由李飛飛團隊管理的ImageNet 數據庫便已經在業內小有名氣,其內容在質量上和數量上均屬上乘。

值得一提的是,ImageNet上的照片容量堪稱海量,其中包含1500萬張照片,20000多種物品。李飛飛的研究無疑是令業界震動的,因爲她做出的數據是相當厲害的。更重要的是,除去容納上千張圖片之外,該數據庫是免費的。這也就意味著,全球所有致力于研發計算機視覺識別的團隊,都可以從這個數據庫當中,測試自家算法的准確度。ImageNet的大規模圖像數據集在AI領域名聲大噪。該數據集幫助開創了新一代能可靠識別物體的計算機視覺技術,也是ChatGPT底層技術之一。

與此同時,李飛飛同樣可以借助各家計算機團隊測試,從而互惠互利。光是舉辦的ImageNet挑戰賽就將容錯率從28 %降低到3.6 %,比人眼識別的錯誤率5.1 %還要低。而這前後,僅僅用了7年的時間。

至此,李飛飛的名字在AI界一炮打響,她成爲了行業奠基人般的存在。

截至目前,ImageNet圖像識別數據庫已經成爲當今全球最大的圖像識別數據庫,包含21800個類別,超過1400萬張圖像。

AI教母開始首次創業,意在成立“空間智能”。

翻開履曆,會發現李飛飛曾在2016年11月加入谷歌,擔任谷歌雲AI/ML首席科學家;在2018年9月返回斯坦福任教。

就在上個月,李飛飛在溫哥華TED大會演講中表示,最前沿的 AI 研究涉及一種算法,這種算法可以合理地推斷出圖像和文字在三維環境中的樣子,並根據這些預測采取行動,這種算法使用的概念叫做“空間智能”。李飛飛表示:“在空間智能的驅動下,大自然創造了這種看與做的良性循環。我們在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正試圖教計算機如何在三維世界中行動,例如,利用大型語言模型讓機械臂執行任務,如根據口頭指令開門和制作三明治。”

而這個“空間智能”,恰恰是李飛飛首次創業的主題。根據報道,這家公司已在近期完成種子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硅谷風險投資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加拿大基金Radical Ventures。

目前,李飛飛在斯坦福大學的個人資料顯示,“從 2024 年初到 2025 年底,她將部分休假”。從今年1月開始,李飛飛在 LinkedIn 上將自己目前的工作列爲“新手”和“新事物”。這說明李飛飛已經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創業公司上面。

李飛飛曾對美國 AI 研究方面的資金缺口表示遺憾,她曾呼籲美國政府以“登月心態”投資該技術的科學應用和研究它的風險。她甚至還在演講中直接喊話拜登說,讓其“趕緊投錢弄個全國性的算力和數據集的‘大倉庫’”。

李飛飛的發聲,完全是爲整個學術圈扛起了大旗,旨在爲美國大學的AI研究爭取到更多的資源和人才。要知道,即便是全美最有錢的那一批大學,也遠遠比不上Meta,谷歌,微軟這種科技大廠。這類大廠每年在AI領域的花費高達幾十億美元,這就仿佛與高校之間拉開了一道天塹。

一方面是資源充足的私營部門,另一方面是學術界和政府實驗室,想必AI教母已經做出了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新火種

簡介:讓一億人用上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