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常務副皇帝”胤祥與“二皇帝”和珅相比,誰的權力更大些?

小島知風 2024-05-02 16:33:12

愛新覺羅·胤祥是清聖祖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他也是清世宗雍正皇帝最爲喜愛和信任的弟弟,在雍正時期被封爲怡親王,並且被雍正委以重任,被後世戲稱爲“常務副皇帝”,胤祥生前確實是權勢滔天,是大清國僅次于雍正的第二號人物,他死後還不用避諱皇帝的名字而以本名下葬,他也成了清朝曆史上唯一不用避諱皇帝名字的王公大臣。

鈕祜祿·和珅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中後期權勢最大的大臣,尤其是在乾隆讓位給兒子嘉慶皇帝之後,乾隆由于年老語言功能退化,而和珅因善于揣摩乾隆心思,所以他就成了乾隆的代言人,一度連嘉慶都得讓他三分,當時民間稱他爲“二皇帝”。

雍正和乾隆這對父子都是清朝曆史上很有作爲的皇帝,他們在位期間皇權非常集中,朝廷內外很少會出現位高權重的王公大臣,而胤祥與和珅則是例外。雖然胤祥去世二十年後,和珅才出生,二人的人生並沒有交集,但二人卻又頗有相似之處,二人都善于理財,二人又都是極受皇帝寵信,權勢之大當時除皇帝之外無人能及。

那麽問題就來了,就以權力而論,胤祥與和珅的權力究竟誰更大一些呢?下面就來說說這件事。

清朝曆史上第九位鐵帽子王

胤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子,他的生母是康熙的敏妃章佳氏,其母系家族出身十分低微,章佳氏家族是八旗包衣家族出身,章佳氏入宮之初是宮女,後來才獲得康熙的喜愛被納入後宮。

“十三”這個數字對于胤祥來說可謂有很深的意義,他是康熙第十三子,他的同母胞妹是康熙第十三女,而在他十三歲時他的母親章佳氏就去世了,他一直效忠的哥哥雍正皇帝則只當了十三年皇帝就去世了,可以說“十三”這個數字圍繞了胤祥的一生。

由于生母家族出身低微,因此胤祥自幼就勤奮好學,所以他在青少年時期頗受父親康熙的喜愛。但是到了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廢太子時,胤祥由于牽扯其中而失去了康熙的喜愛,甚至還遭到了康熙的短暫圈禁,被釋放之後他就徹底失去了康熙的喜愛,在康熙朝連封爵都沒有獲得。

胤祥由于幼年失去母親,加之母系家族出身低微,在衆兄弟中比較受冷落,而唯獨對胤祥很好,並且在章佳氏去世後,還能撫育照顧胤祥的人就是他的四哥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因此他自幼就和雍正感情深厚。

在康熙晚年諸子爭位時期,雖然胤祥失去了康熙的喜愛,但他卻十分支持雍正繼位,因此雍正繼位後對他封賞有加。

雍正繼位之後立刻加封胤祥爲怡親王,並且還追升了胤祥生母章佳氏的封號地位,章佳氏由于家族出身低微,所以生前在康熙後宮中一直是沒有名號的庶妃,去世後是康熙看在胤祥的面上才給她上封號爲敏妃。而雍正繼位後則直接追封她爲敬敏皇貴妃,還把她的屍體起出來葬進了康熙帝陵中,章佳氏整個家族也被雍正拔出包衣獲得了貴族身份。

這些只是雍正對胤祥喜愛和信任的開端,緊接著胤祥就被雍正任命爲總理事務王大臣,雍正繼位之初人心不穩,是胤祥竭盡全力幫雍正坐穩了皇位,所以雍正對胤祥是極爲信任和器重。

在雍正朝,胤祥要負責造辦處、會考府、戶部三庫事務、宮廷八旗禁軍以及爲雍正選擇陵寢、謀劃籌辦西北軍務、雍正的潛邸事務外加一些雍正臨時交代的差事,以及雍正在很多事情上都要征詢胤祥的意見,並且胤祥還經常代替雍正出席一些重大的國家典禮活動,比如祭天祭祖等事務。

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時,雍正又特意賜予胤祥一個權力,那就是全國三品以上文武官員的任免時,必須由胤祥同意簽字才能生效,同時雍正還下谕旨稱:凡是怡親王批閱的奏折,朕也無異議!

這代表著雍正幾乎是把皇權跟胤祥共享了,要知道自古以來皇帝是最擔心被人篡位的,所以朝廷高官的任免和奏折批閱都必須由皇帝親自執行,而雍正把這兩項權力下放給胤祥,這就意味著胤祥可以任免三品以上朝廷高官還能代替雍正批閱奏折,這不等于行使了皇帝的權力,所以這就是代表著胤祥的權力早已經超過了一般的宰相,是雍正在跟胤祥共享皇權,後世稱胤祥爲大清“常務副皇帝”絕不爲過。

因此胤祥在雍正時期是集國家考試、人事任免、經濟、軍事、禁衛軍各種大權于一身,胤祥在掌權期間也確實不負雍正所托,像雍正時期的能臣如川陝總督嶽鍾琪、浙江總督李衛等等,都是胤祥發掘並重用的人才。

雍正繼位之後最需要的就是忠于他還有能力的人,胤祥恰好符合了這兩點,再加上兩人的親兄弟關系,那雍正自然是對胤祥喜愛和重用至極。

可以說胤祥在掌權期間非常忙碌,他甚至比雍正本人還忙碌,他要在經濟上要負責清查國庫虧空,在軍事上要負責籌備西北軍饷,在政治上要興修水利治理河道,在人事上還要負責發現和提拔人才,再加上他本人辦事認真負責,跟雍正一樣也是一個熾熱的工作狂。

所以在雍正八年(1730年)時,年僅44歲的胤祥就因爲瘋狂工作積勞成疾而英年早逝,雍正的功績絕對是有胤祥一半的,如果沒有胤祥幫他操勞,恐怕他也活不到58歲、當不了13年的皇帝,早就被累死了。

因此胤祥去世後,雍正才會悲痛萬分,甚至哭出了血淚,他特意把擦拭血淚的手帕給胤祥陪葬,並且允許胤祥以不用避諱他的名諱以本名下葬,還賜予胤祥家族一個世襲罔替的親王和一個世襲罔替的郡王共計兩個鐵帽子王爵位(世襲郡王爵位在乾隆時被廢除),胤祥也因此成了清朝曆史上第九位鐵帽子王。

從這些可以看出來,只要胤祥活著,雍正就願意與他共享皇權,他絕對算是“常務副皇帝”。

清朝曆史上權勢最大的奴才

和珅出生于一個沒落的滿洲貴族家庭,論家族出身,和珅肯定是比不上胤祥天潢貴胄的血脈,和珅青少年時期生活的比較貧苦。不過他憑借家族恩蔭成了宮廷侍衛,由此才在23歲時獲得乾隆賞識,從此開始平步青雲。

和珅從23歲獲得乾隆賞識,到49歲被嘉慶賜死時,共有26年時間,可他卻在這短短的26年中升遷了47次,從一個普通的儀仗侍衛一躍成了權勢滔天的百官之首,簡直堪稱奇迹。

而和珅能有如此大的變化,在于他本身確實有一定的才華,他精通滿、蒙、漢、藏四族語言,還通曉英語,在語言外交方面很有才能,最關鍵的是他很善于理財,他不僅把乾隆的私人賬戶內務府打理的有盈余,他自己還憑借貪來的財産做生意,他不僅開當鋪開錢莊,還與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以及廣東十三行做貿易,這使得他賺了很多錢,所以他在被賜死後,抄沒的家産居然能抵得上大清十多年的稅收。

和珅曾出任過大學士、首席大學士、軍機大臣、領班軍機大臣、六部尚書、內務府總管、九門提督、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等等官職,和珅在權力巅峰時期最多曾身兼十多個重要領導職位,清朝的六部尚書他基本都幹過,而且他還掌控著衛戍京畿的步軍統領衙門軍權,可以說他是集軍政大權于一身,並且他還有一等忠襄公的封爵。

尤其是在嘉慶二年(1797年)時,隨著出將入相的百官之首阿桂去世,和珅成爲百官之首,並成爲乾隆的代言人,和珅的權勢達到頂峰,當時連嘉慶皇帝都要讓他三分。

乾隆對和珅可謂是非常器重,和珅在沒有任何軍功情況下,成爲百官之首,還獲封一等公爵位,這在清朝外臣中是十分罕見的,而和珅在權力巅峰時期基本是集軍、政、財大權于一身,和珅也絕對是清朝曆史上權勢最大的奴才。

但是和珅與胤祥不同,胤祥對于雍正的提拔重用是竭盡所能的去報答,而和珅則是靠著乾隆的寵信大肆斂財。當然,和珅斂財不光是爲了他自己花,他斂財的大頭其實全都是用來孝敬乾隆了。

乾隆不可能不知道和珅斂財,但是他卻不能不讓和珅斂財,因爲他在位後期過于奢侈,加上多次下江南,他很需要和珅幫他斂財創收,所以和珅的貪婪可謂是乾隆滋養出來。

在乾隆的滋養下和珅就如同一頭養肥了的豬,殺豬的時刻就是乾隆蹬腿咽氣的時候,所以乾隆前腳翹辮子,他的兒子嘉慶皇帝接手了山河日下的大清江山,爲了搞出錢了,就立刻把和珅宰了過年。

寫在最後

最後來比較一下胤祥與和珅的權力,既然是比權力,那爵位就不用看了,畢竟比爵位和珅是奴才是外臣,他的一等公爵位已經是天花板了,但是比胤祥的親王爵位還是差遠了,爵位的高低只能說明地位的高低,並代表著權力的大小。

其實以身兼的官職和差事來說,和珅是要比胤祥多的,清朝不設宰相,但是在乾隆時期之後,只要是大學士兼軍機大臣都可以算是宰相,和珅巅峰時期是首席大學士兼領班軍機大臣,那是絕對的正宰相。

但是要知道軍機處是成立于胤祥去世後,胤祥一生並沒有進入軍機處,不過胤祥生前就和大學士張廷玉一起幫助雍正起草設立軍機處機構規範,如果胤祥不是死的早,軍機處成立後他必定是要進入軍機處的,他也就能成爲清朝第一位進入軍機處的親王了(清朝忌憚讓親王入軍機處,乾隆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在嘉慶時期入軍機處,是清朝曆史上第一位進入軍機處的親王)。

單就從身兼的官職和差事來看,和珅是明顯多于胤祥的,但是別忘了和珅兼職再多,胤祥可是被雍正賜予了可以任免三品以上官員和無需奏報皇帝就能直接批閱奏折的權力,這個權力是和珅終其一生都沒能獲得的,而且就這個權力來說,胤祥就是和珅的頂頭上司,是有權任免和珅職務的人。

所以權力上胤祥還是要比和珅掌控的權力大得多,因此不管身份地位還是權力高低,胤祥都要遠勝于和珅,畢竟胤祥是皇子,和珅永遠是奴才。

其實和珅用現代的話來說他屬于是乾隆的白手套,乾隆不過是利用他來斂財而已,他對于乾隆來說永遠只是奴才,而胤祥對于雍正來說,那是無可取代的好弟弟,而弟弟和奴才誰高誰低自然就不用多說了。

和珅是旗人,見到旗主王爺不論權力大小都得給人家下跪請安,而胤祥則是皇室血脈貴胄,他在後來也算是八旗的小旗主,換言之即便是權勢巅峰時期的和珅,看到胤祥的後人一樣得請安問好。

當然,和珅的權力還是非常大的,單以權力而論,和珅都要比雍正的哥哥誠親王胤祉權力還大多了,只不過胤祥是雍正最喜愛和信任的弟弟,所以才被賜予了很大的權力。

其實通過雍正重用無私且工作狂的胤祥和乾隆重用的貪官和珅就能看出來,這對父子皇帝的行事風格迥然不同,雍正是一心爲公,無私的去治理國家,而乾隆則是偏于享受,注重自我享受型的皇帝,所以兩人重用的人也截然不同。

當然,乾隆在位初期還是一位頗有雄心壯志的皇帝,他在位初期重用的是像劉統勳這樣的清官能吏,只是他晚年之後開始驕傲自滿並耽于享受,所以才會重用和珅這種貪官。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

文/小島知風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9 阅读:6245
评论列表
  • 2024-05-02 19:57

    和珅和十三爺比就是個屁。

  • 笨笨 27
    2024-05-05 00:28

    一個親王一個奴才,有什麽好比的?不過老十三幸虧死得早,不然在他的好侄子乾隆手裏,最終也不可能有什麽好下場。

    專怼鍵盤俠 回覆:
    乾隆喜歡一心爲公的能臣,有一點私心都不行,十三活到乾隆肯定是交權,乾隆是十三看著長大的,關系肯定不錯
    笑侃人生 回覆:
    十三要是晚死,乾隆能不能繼位還兩說呢,他還敢反他十三叔,他爹的爬出揍他。
  • 2024-05-03 18:06

    比個錘子,和珅再牛也是皇家奴才,十三可是能跟雍正帝平分天下的[笑著哭]

  • 2024-05-04 16:38

    十三怎麽也是皇帝的弟弟,皇家的人,和珅就是奴才[笑著哭]

    5174110 回覆:
    和珅連李侍堯都惹不起
  • 2024-05-05 13:43

    差的多,至少中間還差監國太子攝政王,常務副皇帝實權是大于監國太子和攝政王

  • 2024-06-02 14:46

    十三批了的事情雍正都沒有任何意見,就連自己批折子好多時候都要先問十三意見,還給了三品以上官員任免權力

  • 2024-05-06 10:24

    能跟十三比的,只有後來自己也成了皇帝的趙光義。

  • 2024-05-03 05:09

    怎麽比

  • 2024-06-03 23:24

    巜雍正王朝》電視劇中廷議大將軍王環節中,邬思道和允祯商議中邬說允祥的外公是喀爾喀的可汗,到這裏小編又說允祥的生母是包衣出身。有人造假了吧!!!!!

    用戶10xxx20 回覆:
    小編說的一定是曆史?
    用戶17xxx98 回覆: 用戶10xxx20
    章佳氏確實是鑲黃旗包衣出身,資料可以查得到的
  • 2024-06-01 07:00

    和珅再牛也得和吃馬肉那王爺客氣著呢

  • 2024-05-04 09:55

    兩個都是太子派的,所以說康熙壓根就沒想過換太子

    suzaku 回覆:
    是沒想過換的。看看湯若望那些使臣日記都記錄了。康熙如果想換太子就會立老八,太子要能威脅皇權,就不可能讓老八他們壓制,邏輯都不通。一句索額圖,我朝第一罪人,已經诠釋了。除了索額圖一脈官員,雍正是繼承了太子一脈其他的所有政治資源,繼位後還將太子的兩名女兒收養,作爲公主,就是要保全前太子一脈。雍正就是冷酷非無情,應該說是人的情感極致,對雍正全心的,雍正掏心掏肺,不惜共享江山,對雍正比好的,弄死。滿清非皇帝,權利最大的,第一是多爾衮,第二是慈溪,第三是孝莊,第四是怡親王。和珅真排不上號,惹不起阿貴,更惹不起福康安,和珅敢甩皇子臉色,但是只敢巴結福康安,結果福康安還甩和珅臉色,和珅都不敢怒
  • 2024-05-05 17:02

    天地之別,都不用比。

  • 2024-06-03 13:44

    一個是兄弟,一個是奴才,小編你說咋比!

  • 2024-05-05 17:23

    能比嗎?老十三是能托孤的心腹重臣。和珅只是的方便吃喝玩樂工具人

    笑侃人生 回覆:
    老十三要是活著,都有可能繼位,沒乾隆啥事都有可能
  • 2024-06-04 08:41

    據傳說,胤祥死後,他手裏的權力被分給了八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