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會堂港澳台三廳,這3個廳背後的故事,你覺得哪個廳更好看

賤議你讀史 2024-03-29 14:29:58
引言

人民大會堂除了有萬人大禮堂、宴會廳、金色大廳這些主體結構之外,還有以各個省市、自治區命名的地方省廳。1959年,大會堂剛落成的時候,是沒有34個地方廳室的,只有20來個地方廳室。

後續,根據時代的發展需求,陸陸續續又增添了新的地方廳室,也就是如今的34個省廳。

香港廳

香港廳的面積在這34個省廳裏面,妥妥的穩坐第一,總的建築面積達到了1728平方米。香港廳坐落在大會堂的西南面,整個廳室分爲兩部分,即:主會議廳和多功能廳,其中,主會議廳的面積就達到了700多平方米。

提到香港,自然就忘不了紫荊花。因此,香港廳裏面處處都能看到紫荊花圖案,除此之外,大廳裏面的壁畫和其他畫作,都以彰顯香港新時代下取得的成就爲主,

香港廳是後面才新增加進去的,時間是在1997年的5月12號,這一天,距離香港回歸恰好還剩下最後的50天,而之所以新增加香港廳,也是爲了迎接香港的回歸。目前,以個人名義是沒法申請去使用香港廳,只能是由單位或者是機構、公司的名義,才能進行申請。

在所有的省廳裏面,香港廳的設計很別致,也是獨一無二的,即:上下雙層結構,上層是主會議廳,下層是多功能廳。如下面兩張圖,是連接上下兩層之間的一個通道:

當年修建香港廳的時候,也是由港人自己來負責的,並爲此組建了一個籌建小組,而這個小組的負責人,就是霍英東先生。

澳門廳

澳門廳在人民大會堂三樓小禮堂的北面,由主會議廳和四季廳兩部分組成,總的面積達到了1300平方米,在34個省廳裏面,澳門廳的面積排第二。

澳門廳的設計和裝修也很別致,也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設計了,爲啥這麽說呢?是因爲澳門廳的兩個廳室,分別設計成中式和西式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這就不用多說了,直接就反映出,澳門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這種設計風格,也是大會堂裏面所有廳室,唯一這麽明顯兼具中西建築風格的地方廳了。

我們先來說說主會議廳,這個廳室是西式風格,由前廳、過廳和會議室三個部分組成。在會議廳的主牆面上,是一幅巨大的絨繡壁畫,名爲《濠江景色》。這幅壁畫長7.05米,高2.8米,描繪的是澳門當地的自然風光。

四季廳采用的是我國傳統的建築風格,從下圖當中就能直觀的看出來,小橋流水式的園林設計。

這四季廳的主要功能,是用來舉辦宴會使用的,這個四季廳的使用頻率可比香港廳要多了。倘若想申請使用澳門廳,也是可以的,不過只能租賃半天的時間,而且費用也不貴,只需要5萬元即可。

澳門廳的修建時間,和香港廳相差無幾,和香港廳一樣,澳門廳也主要是以澳門人,自己來負責修建的;而澳門廳的工程款,也是由澳門總商會籌集而來,在這裏就不得不提何鴻燊先生,因爲,大部分修建澳門廳的工程款,來自于他的捐贈。

台灣廳

台灣廳的面積和北京廳一樣,有548平方米,這個廳室主要是由接見大廳和休息廳等組成。台灣廳修建于1972年,因爲要趕在國慶之前竣工,因此當時的工期只有半年。竣工以後,周公一行人實地去考察,覺得新增添的台灣廳,存在著一個大問題,就是位置有些偏僻了。

其他廳要是位置偏僻不會有大影響,但唯獨這台灣廳,位置不能偏僻呢?因爲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勢必也會逐年提升。而人民大會堂作爲外事活動和國家重要活動的場所,這裏面的廳室,自然也會頻繁出現在國內外的媒體報刊上面。如果台灣廳的位置比較偏僻的話,那肯定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拿來搞事情。而且客觀的來說,位置較偏僻的台灣廳,其影響力和影響這兩方面都會不理想。

因此,周公才會建議,重新給台灣廳找個新地方,一定要位置好,而且,裝修也要大氣。于是乎,就把位置最好的浙江廳和台灣廳調換了位置。

那麽,爲什麽要選擇浙江廳呢?之前我也專門寫過文章進行講述了,在這裏我就不過多的敘述,就簡單的說說,第一是因爲老蔣是浙江人;第二,浙江廳改成台灣廳,其實也有“一脈相承”的寓意在裏面。

要知道,大會堂每個地方的省廳,都是由當地進行裝修和維護的,這台灣廳自然也有台灣人自己來負責,一脈相承的台灣廳,和一脈相承的台灣,其未來的路,都應該由台灣人自己來選擇。

客觀的說,周公的眼光很准,看的也很遠。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