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俄烏戰爭兩周年(之三)——烏克蘭將成爲猶太人新的定居點

羅富強說 2024-02-25 11:37:03

兩年的俄烏戰爭下來,烏克蘭到了什麽狀況呢?尤其是人口損失到底有多大?這一問題直接反映的是戰爭潛力的消耗情況。

關于這個問題,連澤連斯基也無法回避。就在上個月,烏克蘭媒體采訪澤連斯基,想不到記者竟然質問他這樣一個問題:“網絡上流傳著一些視頻,可以看到烏克蘭男人在街頭上被強征入伍。在一個自由遭到外部威脅的國家裏,個人自由又有多少價值?”澤連斯基面露難色,坦承的確存在問題。他說,“這種問題的確存在,這的確相當糟糕。即征兵辦的軍官走上街頭,搜尋那些沒有去征兵辦的男人們……”

關于烏克蘭滿大街“抓壯丁”的視頻,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這是不爭的事實:烏克蘭兵員不夠了,自願當兵的人不夠了,只能采取強行征兵的方式,給軍隊補充兵員。

迄今爲止,烏克蘭一直對戰爭的傷亡情況高度保密,誰也不知道烏克蘭究竟傷亡了多少軍人。

但烏克蘭的征兵情況已經說明了問題,適合參軍的人已經不夠了。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烏克蘭放寬征兵年齡限制看得出來:男性征兵年齡放寬到16至65歲,女性征兵年齡放寬到18至60歲。女兵懷孕7個月以內也必須上戰場。

實在不敢想象,60歲的大爺大媽、挺著大肚子的女兵在戰場上,將是什麽樣的悲哀境況?事實上,很多人都看到過很多烏克蘭的大胡子兵在前線吃力行軍和作戰的視頻,還看到過一名大約60歲的烏克蘭士兵與一個不到18歲的年輕士兵,在掩體裏被俄軍士兵槍殺的視頻。

足見,烏克蘭的兵員已經缺乏到了什麽程度?

有一點毫無疑問,也有前線的以及被俘的烏克蘭官兵如此抱怨過,他們其實是在爲了美國而戰,並非爲了烏克蘭。

沒錯,烏克蘭與俄羅斯本來就是親兄弟,但卻被美國策劃支持的政變之後,與俄羅斯友好的政府被推翻了,美國傀儡變成了烏克蘭的領導人,于是烏克蘭軍隊成了爲美國戰略而與俄羅斯打仗的軍隊。

也就是人們說的代理人戰爭。所以,今天的烏克蘭軍隊,並非是在保家衛國,而是在爲了美國的戰略目標,變成了美國的戰爭代理人,在爲美國的利益需要與俄羅斯打仗。

其實,俄烏戰爭本可以避免,也可以早就停戰的。烏克蘭一共有著兩個階段的止戰機會。

第一個是在戰前,只要烏克蘭同意並宣布保持中立,不與俄羅斯爲敵,不推進加入北約的進程,俄烏戰爭就不會爆發。

第二個是在戰爭的第一個月,如果在談判中與俄羅斯提出的保持中立達成協議,戰爭早就停止了,烏克蘭最多損失2014年就失去的克裏米亞,不會又失去四個州,更不會起碼有300萬人死傷。

但澤連斯基只聽美國的命令,執意要將戰爭進行到底,宣稱要戰鬥到最後一人,這也是俄羅斯萬萬想不到的。

所以,戰爭才會打到今天,打到烏克蘭只有上街“抓壯丁”的程度。

今天的烏克蘭,只有兩條路可選了:

第一條,拒不談判,絕不同意停火,打到兵員耗光爲止,打到徹底失去戰爭能力爲止,打到澤連斯基被“斬首”或者被推翻爲止。

第二條,接受當前四個州獨立並加入俄羅斯的現實,宣布保持中立,不再推進加入北約,進而停止戰爭。

這種情況下,幾年後一定會有大量猶太人以“戰後重建”爲由進入烏克蘭,人煙稀少、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的烏克蘭,最終變成大量猶太人的最新“定居點”。

1 阅读:252
评论列表
  • 2024-02-25 14:49

    司機還是挺有本事,正常情況下,軍隊早就嘩變了

羅富強說

簡介:一個專業的軍事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