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者》有多敢拍?借鑒《建國大業》,揭示國民黨敗亡根源

我就是個碼字的 2024-04-05 00:20:35

可以確定一件事,諜戰劇《追風者》的編劇和導演對曆史那是相當懂,也是相當敢拍。

對于熟悉曆史的觀衆來說,《追風者》有一些劇情看起來像是原創,曆史上肯定沒發生過,但再仔細深扒一下就會發現,有些劇情可以直接對應曆史上的重大事件。

本文要說的是《追風者》中的上海灘假幣案,這段劇情從過程到結果再到參與者以及造成的影響,看起來都非常像發生在十幾年後的蔣經國“上海打虎”案。

一、《追風者》假幣案

《追風者》假幣案是一段多少顯得有些突兀的劇情,魏若來突然就發現了假大洋,然後全上海突然發現了很多,已經影響了上海的金融穩定。

在宋先生也就是宋子文的授意下,沈圖南代表央行聯合淞滬警備司令部以及警察局組成了專案組,負責調查制造假幣的窩點。

偵緝隊林樵松在處長康少捷命令下搞了一個假窩點,結果被魏若來輕松識破,沈圖南將計就計安排手下跟蹤偵緝隊的車,順利發現了上海閘北斜橋制鐵廠,也就是十七廠,這就是制造假幣的窩點。

在黃包車夫們的協助下,沈圖南帶領央行保安隊成功搗毀十七廠並當場抓獲林樵松,還在十七廠倉庫裏發現了煙土。

就在衆人以爲大功告成的時候,警察局用火力封鎖了十七廠,雖然沈圖南和魏若來在沈近真的暗中協助下僥幸逃出,掩護他們的黃包車夫還是被打死多人。

證據確鑿,沈圖南本以爲這一次會將康少捷等參與制造假幣和販賣煙土的蛀蟲一網打盡,他卻在宋先生的親自命令下不得不選擇息事甯人,將全部罪過推到林樵松等替罪羊身上,協助辦案的黃包車夫則被警察局認定爲同案犯。

假幣案以一種顛倒黑白草菅人命的方式草草結案,沈圖南和魏若來縱然非常不甘心也只能被迫妥協,而這件事背後的黑手早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二、上海打虎案

在很多熟悉曆史的觀衆眼裏,估計看到《追風者》假幣案的時候都會覺得眼熟,因爲整個案子的過程太像真實曆史上發生過的“上海打虎”了,而這個案子曾被拍到了電影《建國大業》裏。

1948年8月份,遼沈戰役前夕,面對軍事和經濟雙重崩潰的困局,蔣經國以上海經濟管制區督導員的身份抵滬,其目的是穩定金融和經濟秩序,爲即將到來的軍事決戰做經濟上的准備,這一點和《追風者》沈圖南很相似。

小蔣的口號喊得震天響,行動也比較迅速,直接槍決了上海警備部一名科長和幾個商人,同時逮捕了一批商人,取得了一定效果,這個過程看起來也像《追風者》假幣案的結局,肯定會有人背鍋,只不過都是小喽啰。

爲了盡快起到整治效果,小蔣還抓了杜月笙的大兒子杜維屏,杜月笙雖然不敢反抗,但他舉報了上海揚子公司董事長孔令侃,孔家才是囤積居奇的最大資本。

孔令侃是孔祥熙的長子,宋美齡是他小姨媽,蔣介石是他的小姨夫,自然蔣經國就是他的大表哥,想穩定金融不搞定孔令侃就完不成,所以蔣經國親自帶隊封了揚子公司的倉庫並傳孔令侃詢問。

《建國大業》 濃縮了劇情,把蔣經國、孔令侃和宋美齡放在了同一個場合談判,孔令侃還掏了槍(曆史上是掏槍對准蔣經國手下)

孔令侃叫囂“揚子公司都是孔家的産業”這段劇情和《追風者》沈近真告訴魏若來“十七廠背後是孔家”如出一轍。

蔣經國把問題說得很清楚“有人在挖我父親的牆角,在摧毀這個國家的根基”,《追風者》裏沈圖南和魏若來也說過類似的話,有人是這個國家的蛀蟲。

宋美齡關鍵時刻站了出來“今天我們不談國事只談家事,這個家裏沒有你的敵人只有親人”,一句話就定了調,她根本不支持蔣經國,而且在她眼裏,蔣家、宋家和孔家的利益要大于國家。

老蔣也嚴厲拒絕了蔣經國嚴懲孔家的意見,他的理由是“後院不能起火”。

在曆史上,爲了處理蔣經國和孔令侃之間的矛盾,老蔣在宋美齡的要求下連夜從北平飛回南京,連和傅作義定好的軍事會議都放棄了,當時正處在遼沈戰役關鍵時刻,傅作義對老蔣大失所望“愛美人不愛江山”。

幾乎就在蔣經國上海打虎失敗的同時,遼沈戰役結束,經濟和軍事雙雙崩潰,國民黨的徹底失敗已經不可避免。

《建國大業》裏蔣介石對蔣經國說了一句“國民黨的腐敗已經到了骨頭裏”,這句話出自老蔣自己寫的日記。

打不了孔家,杜月笙不服,其他人也不服,蔣經國打虎失敗後只能灰溜溜離開了上海,在這次打虎過程中真正的成果只不過是槍決了幾個小官員,這個結果和《追風者》假幣案的處理結果高度相似。

三、揭示真相

從人物設計和劇情設計上看,《追風者》假幣案從頭到尾都像是蔣經國上海打虎的戲劇化再現,說《追風者》改編了這段曆史或借鑒了《建國大業》也是沒毛病的。

爲什麽《追風者》要拍這段戲呢?不得不說,這部劇的導演和編劇確實敢拍,因爲這段戲和其他諜戰劇以及戰爭劇反映的問題還不太一樣。

之前一些曆史題材的影視劇多數聚焦的都是底層人民的覺醒過程,《追風者》則聚焦的是社會精英階層的覺醒。

沈圖南和魏若來都是當時社會上的頂級精英,他們都有報國之志,都對國民黨政府抱有熱情和幻想,但卻在每一次的案件真相中被打臉,然後被迫妥協。

一開始他們對宋先生抱有幻想,以爲宋先生的職務和背景如此強大,一定不會讓蛀蟲得逞,但他們失望了,宋先生也只能妥協。

沒了宋先生他們還對蔣主席抱有幻想,就像魏若來所說的那樣“蔣主席不會不管的”,實際上蔣家、宋家和孔家不僅是親戚也是利益共同體,有時候蔣主席即使想管也管不了。

《追風者》虞世清有一句話很能代表孔家“司馬家族覆滅與否,與吾等何幹”,這和沈圖南魏若來的“報效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

所以,林樵松、沈近真和魏若來他們都提到了一句話“從根兒上就爛了”,到頭來不僅是遭受傷害的底層老百姓對國民黨嗤之以鼻(牛春苗父親:兔子尾巴長不了),連魏若來這樣的社會精英也對國民黨失去了希望,從上到下的民心全都喪失,國民黨焉能不敗亡。

用劇情講曆史,以史爲鑒,這大概是《追風者》最值得肯定的一個地方了。

4 阅读:1167

我就是個碼字的

簡介:相聲曲藝科普,懷舊影視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