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檔,改變不了爛片的本質

Idlemovie 2024-05-06 12:06:14

今年的國産電影太癫了。

盜攝元年、撤檔元年接二連三的來,《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也搭上了這趟班車,趕了回時髦,撤檔了。

爲什麽撤檔了?票房不行,爲什麽票房不行?電影不行,爲什麽電影不行?且聽我慢慢道來。

懸疑電影,演技可以差點,攝影可以差點,美術可以差點,但劇作結構一定要強,剪輯一定要強,要讓觀衆信服,沉迷進去,否則一切都白搭。

不求你成爲《十二怒漢》,也不求你像《無人生還》,畢竟不是人人都是阿·加莎,但你至少得接近《揚名立萬》吧,不然劇本殺就成了煎熬中。

然而《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連劉循子墨的膝蓋都打不到,唧唧歪歪半天,有一大半不在正題上,沒有《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命卻得了它的病。

丁晟導演不會以爲加幾張麻將,戴個面具,再叫個張麻子的九餅(筒)就一定是《讓子彈飛》了吧。

相反,臉上有麻子肯定是假麻子,《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突出的就是一個假,從一開始就讓觀衆覺得失真,中間也沒有扭轉過來,後邊可不就只剩挑毛病了。

故事的引子是一句話,“拆拆官,家財萬貫,藏藏戲,有口難言。”

可這句話既不是什麽名句,也不是什麽古語,所謂的暗藏玄機全是導演的強行拆解,賦予含義。

但就是這麽句發在群裏很快撤回的不著邊際的話竟然讓三個陌生人來找九餅(于謙飾演)幹票大的。

而這個大的是私闖民宅、入室盜竊、殺人滅口、毀屍滅迹,不知是我落伍了還是世界變化快,現在的人膽子都這麽大嗎?命和法律都不當回事。

即便臨了揭示幺雞、九餅、發財、七萬都跟田雨有關系,但他們之間依然是互不相識的,邏輯上仍舊說不通。

後面人物關系越勾連越亂,越發展越無力,反而越佐證說不通,荒誕不成荒誕,黑色不見黑色,懸疑不是懸疑。

看過希區柯克電影的觀衆都知道,懸疑片最重要的一大特色就是麥格芬。

麥格芬叫不存在的蘇格蘭獅子,不叫爲了反轉而反轉,何況還是咋咋呼呼的反轉,勾不起觀衆往下看的興趣就不要擺出一副懸疑管夠的樣子,到頭來丟人的是自己。

懸疑不行,那一定是喜劇吧,片中關老爺都說了“你可以加點喜劇嘛。”

然而這一條賽道,丁晟也沒摸清楚,不是有于謙就是相聲,就像不是加幾首反差的配樂就有喜劇效果。

七嘴八舌、插科打诨,用好了那就是周星馳式無厘頭,用不好那就是鬧哄哄、亂糟糟,無聊透頂貫穿始終。

很不幸,《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沒有做到。

從片中可以看得出來,導演想方設法想讓觀衆笑,甚至連五個人的人設都專門往喜劇方向靠。

如幺雞(楊冪 飾演)的微商本性,七萬的憨傻,發財的外強中幹,九餅的捧與逗,田雨飾演的副主任叫付欲這個名字。

只是全部淪爲了表面功夫,沒有夯實的載體作依托,沒有前期的鋪墊,突如其來的來一下子,結果就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如果導演多聽幾場謙兒哥的相聲,恐怕也能知道想要包袱響,欲速則不達,沒有郭德綱的引導又怎會有于謙的父親王老爺子的落地。

既然懸疑、喜劇都不行,那一定是文化片吧,都穿插川劇、火鍋、麻將了,川渝文化應該夠夠的吧。

事實證明期待太多不是好事,火鍋對應的是角色行爲,充當視覺符號,雖然很淺顯,有或無都不影響劇情發展和觀衆理解,但百分之百跟火鍋文化沒有半點關系。

二胡、銅擦、小鼓是民族樂器不假,川劇是傳統戲曲,麻將是國粹,也是川渝的代表文化不假,可中國風不是空架子、假把式,這叫蹭熱度,硬立牌坊。

但凡看過幾部胡金铨的武俠片或吳天明的《變臉》就能明白什麽叫戲曲與電影融爲一體,《火鍋》中的這些元素換成其他也成立,換句話說,故事、人設跟川劇、火鍋是割裂的。

懸疑、喜劇、文化都不行,那思想一定很有深度吧。

影片開場沒多久,貪嗔癡三毒就映入眼簾,大家的貪,發財的嗔,七萬的癡。

不時有“台前是清官,台後是凡人”的明諷,可隨著故事行進到最後都演變成了強行正能量。

九餅一開始就是沖著錢去的,看到箱子裏錢很多又動了歪心思,想要的不止二十萬。

但片尾因幺雞的一句“你太貪了”破了大防,說自己若跟貪字沾邊就對不起祖宗,矛盾又突兀,合著這正能量是薛定谔的貓。

其他三人也一樣,他們浪子回頭不是因爲真心悔改,而是因爲害怕,這種知錯就改也就不算正能量了,尴尬如同結尾打破第四面牆的扣題,“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呢,那就兩頓。”

人家《三傻大鬧寶萊塢》只是片名爛,不是片子也爛。

可《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是片名土,片子爛,而讓本片從裏爛到外,也讓本片變得四不像又風馬牛不相及,編、導一體的丁晟要背最大的鍋。

撤檔怪大環境,這就是人不行怨路不平,正如王大拿所說:“自己沒能力就說能力,還大環境,怎麽你到哪兒,哪都大環境不好,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啊。”

1 阅读:202

Idlemovie

簡介:電影,應該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