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壘”請“外援”,甯波奉化這個商會爭做企業“知心人”

浙江融媒體 2024-05-10 14:50:55

(惠企政策解讀會。尚田街道 供圖)

“一場讀書分享會,給企業帶來了至少30萬元的收益,合作‘夥伴’竟然還是隔壁鄰居!”昨天,甯波銳之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汪盛波又接到了甯波廣盛軸業有限公司的訂單,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半年前奉化區尚田商會舉辦的那次讀書分享會,一次“搭橋”,打通了兩家企業的産業鏈。

汪盛波介紹,自己的企業專做微型軸承的熱處理,如果接到大型軸承的訂單,他總要先盤算。

“其實‘大型’的業務也能做,只是比較費時費力,需要重新改裝、調試設備,‘大號’訂單結束後,又要把設備改回‘小號’,交關麻煩。”爲此,汪盛波不知推掉了多少筆訂單,只能眼看著“煮熟的鴨子”飛走了。

(讀書分享會。)

就在去年,汪盛波受尚田商會的邀請參加了轄區青年企業家俱樂部的一場讀書分享會,會上他認識了甯波廣盛軸業有限公司馬明亮。

聊著聊著,他們發現兩家公司挨得很近,而且同樣做軸承處理,由于馬明亮企業偏向做大型軸承處理,如此,兩家企業正好領域互補,第一時間達成了“盟友”關系。

“現在接訂單我膽子大了許多,有後盾了呀!”汪盛波說,目前已合作半年,形成了一種穩定的“訂單”互助模式。

(培訓會。)

汪盛波口中的尚田商會成立于2004年,去年獲得了浙江省“四好”商會的榮譽,20年的發展經曆,讓尚田商會蹚出了一條助力企業發展的新路子。

在打造營商環境方面,尚田商會不僅爲企業之間打通“壁壘”,而且邀請“外援”——聘請律師爲企業纾難解困。

浙江高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曾亮頗有感觸,他說,企業運行過程中,肯定有那樣這樣的摩擦,遇到財務糾紛事件,更會焦頭爛額。

“去年,我們企業向商會申請法律咨詢援助,幾經斡旋,商會律師幫企業挽回了近10萬元的損失。”曾亮欣然地說道。

(迷你馬拉松。)

“基層商會應是企業的‘智囊團’,是‘店小二’,是‘知心人’,要解決企業實實在在的問題。”尚田商會會長謝明波說,商會目前擁有103家會員企業,爲提高企業管理質量,商會定期舉行“陽光學堂”培訓。

截至目前,“陽光學堂”共舉辦了17期,吸引了850名企業員工參與;邀請奉化區商務局、奉化區稅務局等相關單位,走進企業舉辦惠企政策解讀會,設立“稅商共享護航驿站”,助力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探索“體育文化+”模式,通過各種活動聯誼,促進企業之間團結互助,推動地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編輯:張子琪

來源:甬派客戶端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