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拒加九錫:傳統與創新的沖突

這個曆史不簡單 2023-11-29 22:42:30
一、背景

在曆史的長河中,權力的轉移是一種普遍的現象。然而,每一次權力的轉移,無論是通過戰爭、陰謀,還是通過合法的繼承,都伴隨著一系列的儀式和象征。這些儀式和象征賦予了新統治者合法的地位,同時,也確立了他們的權力。在中國的曆史中,九錫就是一種特別的權力象征,它代表了皇帝對一位大臣的最高尊敬和信任。然而,在隋末唐初的動蕩時期,唐王李淵卻拒絕了隋恭帝賜予的九錫。他的這一決定,無疑是對傳統權力轉移儀式的一種挑戰。

二、九錫的含義及其曆史淵源

九錫,顧名思義,是九種禮物。它們包括:車馬、衣服、樂、朱戶、納陛、虎贲、鈇钺、弓矢和秬鬯。這九種禮物各有其象征意義,如車馬象征著皇帝的出行權力,衣服象征著皇帝的尊貴地位,樂則象征著皇帝的娛樂享受等等。自漢代以來,九錫成爲了一種榮譽的象征,被贈予那些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功臣。

三、唐王李淵對九錫的拒絕

然而,在隋末唐初時期,唐王李淵在接受隋恭帝將十個郡增加給唐國的同時,卻拒絕了隋恭帝賜予的九錫。他對手下的官員說:“這是阿谀奉承的人幹的事,孤自己把握大政又給自己加優寵和九錫,能行嗎?” 他認爲,如果一定要按照魏、晉的規矩,那些都是些虛禮,欺騙人的;他們實際的作爲趕不上春秋時的五霸,而追求的名聲卻想超過禹、湯、文王三王,這樣的事是孤經常嘲笑的,也認爲這樣做很可恥。

四、對李淵拒絕九錫的評價

李淵對九錫的拒絕,體現了他對傳統權力的理解和挑戰。他拒絕了這種傳統的權力象征,並不是因爲他不喜歡權力或榮譽,而是因爲他更看重權力的實質和來源。他明確指出,權力的獲得應當是基于至誠上應天意、下順民情,而非虛禮或者形式的儀式。如果不能真誠地接受權力,那麽權力就只是一種空洞的形式,無法帶來真正的改變和進步。

五、結論

總的來說,李淵對九錫的拒絕體現了他在權力交接問題上的獨特見解和堅定立場。他拒絕了這種傳統的權力象征,因爲他認爲權力的獲得應當基于真誠和實際的表現,而非虛禮和形式的儀式。這種對權力的理解和態度,無疑爲唐朝乃至後世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啓示。

8 阅读:2949
评论列表
  • 2023-12-03 12:06

    簡直過說八道,那時候李淵都准備篡位啦,不久之後就殺了隋恭帝,曆史就是一個循環,李淵的後代也被朱溫誅殺

    飄渺遊魂 回覆:
    朱溫殺李晔、李柷,數百年後,李自成逼死朱由檢。
  • lzy 3
    2023-12-06 12:55

    還有新鮮的沒?靠,不裝了!

  • 2023-12-01 08:27

    唐國公還是唐王??

    四塊半的妞何在 回覆:
    天下反王十八路了,[呲牙笑]你還當公怎服
    lecheng2034 回覆:
    攝政的時候加唐王
  • 2024-01-05 20:06

    九錫應該沒有一次接受的。和禅讓一樣都得假模假式推辭幾遍。二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