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曆史上,叔叔奪取侄子皇位的情況,除了朱棣還有誰?

情懷曆史 2024-04-17 20:12:25

在古代曆史上,爲了至尊的皇位,不僅父子之間會刀劍相向,叔叔和侄子之間也會展開你死我活的較量。比如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後,建文帝朱允炆執意削藩,引發了燕王朱棣的反抗。最終,在靖難之役中,朱棣擊敗了這位侄子,奪取了明朝皇帝的寶座。那麽,問題來了,除了朱棣,曆史上還有哪些叔叔奪取侄子皇位的情況?

一、劉彧(南朝宋)

劉彧是南朝宋第七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的孫子,宋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宋孝武帝劉駿異母弟,母爲沈容姬。劉彧生母早逝,由路惠男撫養成人,初封淮陽王,後改封湘東王,曆任秘書監、中護軍、侍中兼衛尉、領軍將軍。

大明八年(464年),孝武帝劉駿病死,繼位的前廢帝劉子業頗爲凶暴,甚至叔父劉彧、劉休仁等全都軟禁在宮中,肆意毆打侮辱。于是,景和元年(465年),劉彧不得已奮起反擊,從而殺死劉子業後。

在從侄子手中奪取皇位後,劉彧因爲平定劉子勳及方鎮叛亂,耗損國力,導致北魏侵占山東和淮北地區;並且,爲防範孝武帝劉駿諸子等宗室奪位,劉彧肆意屠殺皇親宗室、功臣名將,削弱南朝宋的皇室力量,導致王朝自此衰敗,寒門武將蕭道成趁勢崛起。所以,這場宮廷兵變最終加快了劉宋的滅亡進程。

二、高演(北齊)

高演是北齊第三位皇帝(560年9月8日—561年11月24日在位)。神武帝高歡第六子,母爲武明皇後婁昭君。高演才智超群,深受婁昭君的寵愛。東魏時期,高演爵封常山郡公。天保元年(550年),北齊代魏,高演晉爵常山王。

天保十年(559年),文宣帝去世,文宣帝的太子高殷繼位。當時,高演作爲高殷的皇叔,基本上掌控了北齊大權。于是,乾明元年(560年),高演發動兵變,以婁太後之命廢黜高殷,即位爲帝。高演在位勤于朝政,注意民生,釋放奴隸,大力屯田,廣設糧倉,使得北齊的糧食危機得以有效解決。

皇建二年十一月甲辰日(561年11月24日),高演墜馬重傷而亡,年僅二十七歲,谥號孝昭皇帝,安葬于文靖陵。

三、陳顼(南朝陳)

陳顼是始興昭烈王陳道譚次子,陳武帝陳霸先之侄,陳文帝陳蒨的弟弟。南朝陳第四位皇帝(569年2月5日~582年2月17日在位)。

陳顼寬宏大量,多智謀,有勇力,善騎射。永定元年(557年),陳顼襲封始興郡王。陳文帝即位,改封安成王。天嘉三年(562年),陳顼被北周送回建康,陳文帝授以侍中、中書監、中衛將軍。後曆任揚州刺史、司空、尚書令。

天康元年(566年),陳顼的侄子陳伯宗即位。光大二年(568年),陳顼進位太傅、司徒,掌握南朝陳的大權。在野心的驅使下,陳顼廢黜陳伯宗,自立爲帝,改元太建。太建五年(573年),命大將吳明徹、裴忌率兵十萬伐齊,幾乎收複江北、淮泗之地。但陳軍並未乘勝滅齊。不久,北周攻滅北齊,統一北方。太建十年(578年),吳明徹再次北伐,終被周軍擊敗,將士三萬人被俘,淮南之地全數淪陷。

太建十四年(582年),陳顼駕崩,享年五十三歲,谥號孝宣皇帝,廟號高宗,安葬于顯甯陵。

四、李旦(唐朝)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曾用名李旭輪、李輪、武輪,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朝第五位皇帝。李旦于龍朔二年六月己未日 (662年6月22日)出生在長安東內別殿。嗣聖元年(684年),唐中宗李顯被廢爲廬陵王,遂立李旦爲皇帝,其母武則天臨朝稱制,李旦居于別殿,不能過問朝政。武則天稱帝後,降李旦爲皇嗣。聖曆元年(698年)李顯恢複太子之位,李旦被降爲相王。

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複位後,因爲李旦參與了推翻武則天的兵變,被封爲安國相王,遷太尉。景龍四年六月壬午日(710年7月3日),唐中宗駕崩(傳說是被韋皇後毒殺)。韋皇後立溫王李重茂爲皇帝,改元唐隆,以皇太後的身份臨朝攝政。

在此背景下,李旦之子李隆基聯合禁軍將領發動兵變,擁立李旦爲帝。因此,李旦可謂是從侄子李重茂手中搶來了皇位。不過,李旦的皇位也沒有坐穩。先天元年(712年),李旦退位爲太上皇,太子李隆基繼皇帝位。 次年,李隆基誅殺太平公主及其同黨,李旦失去對朝政的掌控。開元四年(716年),李旦去世,享年55歲,葬于橋陵。

1 阅读: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