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成功!神舟十七號快速返回,比神舟十二縮短19.5小時!

論芸有事 2024-05-01 08:23:37

本文所有內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章中間

前言

隨著神舟十八號乘組安全進駐空間站,與神十七乘組舉行了交接儀式。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神十七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也即將結束了!

就目前我國掌握了快速返回技術而言,“神舟系列”飛船的回程時間也越來越短。

比如,“神舟十二號”返回地球耗時近29小時,而“神舟十五號”只需要9小時10分鍾。

不得不說,半年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期待著神舟十七號將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2024-04-30 18:17·新華網

神舟十七號順利“出差”歸來

最近幾年,中國的航天事業迎來了跨越式發展,令每位國人都無法不感歎。

自2021年神舟十二號執行任務開始,我們不斷見證著神舟載人飛船飛上天空執行任務。

每個航天員執行的任務都不同,但主要目標都是爲了“建成國家級太空實驗室”。

每次神舟載人飛船發射,都會有三名航天員搭乘,而他們在太空停留的時間也各不相同。

但同一組航天員進入太空後會,另一組航天員就會根據計劃返回地球。

尤其是近兩年,他們基本都會在太空中執行六個月的任務後才返回。

由于太空中是失重狀態,宇航員返回地球後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恢複調整才能正常站立。

4月25日,神舟十八號成功發射,次日,3名航天員與神舟十七號的3名航天員成功會面。

這讓人們不禁回想起了2022年的神舟十五號和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在太空中相遇的場景。

那是中國航天曆史上首次實現的“太空會師”,並代表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一種肯定。

而此次的神舟十七號和十八號的六位航天員,也再次呈現給我們期待已久的壯觀場面。

隨後,神舟十七號的三位航天員將于2024年4月30日從太空返回地球,准備返家。

在太空站中,這3名航天員共同完成了長達7個多月的任務時間。

成功地完成了包括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複等任務,可以說他們的出艙任務成功圓滿完成!

能趕上吃完飯,東風准備就緒

衆所周知,每次中國成功進行載人航天發射,都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這無疑是一次次展示了我國成熟的航天技術發展,令無數國人感到自豪。

如今,載人航天飛越太空似乎已成爲常態,也肯定了我們航天事業的成功。

但這些都是無數航天人用自己多年的辛酸,才換取了今天優秀的成果。

自神舟十二號起,我們已經運用東風著陸場歡迎神舟飛船的凱旋歸來,積累了豐富經驗。

雖然搜救任務看似重複,但實際上每次飛船返航都有著獨特的挑戰。

爲了預防突發情況,著陸場在飛船返航前要做好全面准備,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安全著陸。

根據網上直播數據顯示,神州十七號在今天17時50分順利降落,著地。

經過一段時間的飛行後,返回艙打開了降落傘,在10公裏高度完成了降落的最後階段。

最終,返回艙以2米每秒的速度降落在地面。

地面工作人員迅速前來接應航天員走出返回艙,航天員沒有直接站立行走而是坐在椅子上。

正好是下班時間,可讓觀衆朋友們一飽眼福。

一起看看那,讓我們中國人驕傲的無疑是先進技術。

通過快速返回技術,整個返回時間只有大約9個小時,比神舟十二號大幅縮短了19.5小時。

那麽,神舟十七號的這項技術究竟有多厲害呢?

我國的航天發展

神舟飛船撤離空間站後,並不立即返回大氣層著陸預定場地。

類似于發射時的精確時間窗口,飛船返回也需要瞄准適當的時間。

由于飛船速度遠快于地球自轉速度,必須滿足一定條件才能安全返回。

舉例來說,我國空間站位于400公裏高空。

盡管距離只有400公裏,飛船起降並非直線。

通常需繞地球多圈才能達到,每90分鍾繞地球一周。

最初,我國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接駁及返回需一天以上。

中國空間站與神舟高速繞行,軌道傾角爲41.5度,每1.5小時繞行一周。

地球也在不斷轉動,若飛船脫軌再入大氣層,可在南北緯41.5度任意區域著陸。

爲確保神舟准確著陸東風著陸場,軌道平面需正好跨越著陸場。

只有這樣,飛船才能准確對准著陸點降落。

事實上,神舟飛船從脫離軌道到著陸場降落的速度非常快,整個過程大約耗時90分鍾。

主要花費時間的階段是在飛船離開空間站後繞飛地球的時間。

爲了准確瞄准著陸場,飛船在著陸前需要進行多次調整,因此需要足夠的時間。

就像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地球時,先與空間站分離,後進行繞飛天和核心艙,進行試驗。

完成試驗後再點火制動以降低軌道高度,逐漸下降進入大氣層,最終著陸在著陸點。

而整個過程,就需要耗時20多小時。

飛船任務時間之所以如此長,主要因爲我國正在建造自己的空間站。

空間站能夠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讓多名航天員同時在軌生活和工作。

當航天員需要在神舟飛船中待上一天以上時,相當考驗他們的耐力。

爲縮短飛船的返回時間,減少繞飛圈數是關鍵。

經過前期的經驗積累,我國的飛船軌道控制技術得到了顯著提升。

神舟飛船繞飛圈數被縮減至5圈,使返回時間減少了19.5小時。

采用快速返回技術,神舟十七號在離開空間站後繞地球飛行5圈,曆時約7.5小時。

通過多次調整姿態和反推火箭制動,飛船進入返回軌道。

當然,我們對航天技術的追求從未停止。

理論上,神舟飛船的點火制動繞飛圈數還可以進一步減少,進一步縮短返回時間。

相比之下,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在撤離國際空間站後采用了相對速度推進器。

並繞地球飛行兩圈找到最佳的返回窗口,進入返回軌道。

返回過程主要耗時約三個小時,其中包括制動降軌、再入大氣層等環節。

那麽,我們此次神舟十七號的返回任務難度如何?

神十七載人飛船采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2024-04-30 12:34·海峽網

神州十七號的返還方式

據了解,這次任務飛船采用了5圈快速返回方案。

包括制動離軌、自由滑行、再入大氣層、開傘著陸等4個階段。

整個返回著陸過程耗時約50分鍾,速度相當快。

在這過程中,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必須經曆嚴酷的空間環境和軌道條件考驗。

首先,要精確控制速度。

因爲在軌行駛中,神舟飛船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必須確保航天員的安全。

爲了降低著陸速度,需要通過推進艙軌控發動機制動。

降低軌道能量和高度,確保飛船安全再入大氣層,並依靠空氣動力減速。

其次,降落傘要在飛船接近地面時打開,進一步減速。

在接近著陸時,利用反推發動機降低速度,確保航天員安全著陸。

在返回過程中,大氣層區域的摩擦極強,這是對航天員最高級別的保護關鍵。

因此,“溫度控制”至關重要,飛船通過防熱結構保護艙內的溫度。

不過,讓人們最驕傲的還是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在執行半年任務期間完成了多項重要工作。

執行了兩次中國空間站出艙任務,重點是對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太陽翼進行了維修工作。

解決了太空微小顆粒撞擊帶來的問題,並對空間站艙體狀態進行了巡檢。

完成了407件材料暴露樣品,首批艙外暴露實驗材料樣品取回工作。

在綜合性實驗方面,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共開展了84項空間應用實驗。

直接生成了60余種200多個各類樣品,涵蓋多個領域。

還在生態研究項目和植物莖尖幹細胞功能在軌研究,爲太空環境下的植物生長提供支撐。

在任務仍然繁重的情況下,期待能夠完美執行這些創造性任務。

這些工作無疑是對中國載人飛船任務工程的重要貢獻,雖然難度較高,但都可以得心應手。

隨著神舟十七號的返回,我國的神舟十九號正待命中,保持著“發一備一”的滾動備份准備。

也就是說,在神舟十八號任務執行期間,神舟十九號一直處于待命狀態。

這種做法的好處顯而易見,一切都是爲了航天員安全著想。

先前不少人可能已經注意到,國際空間站曾經發生過一個“小插曲”。

也就是上面要返回的飛船遭遇了太空微粒撞擊,導致無法順利返回。

在規定時間點到達後,國際空間站必須在地面進行飛船研究。

並在重新發射後才能將航天員接回,這個過程遙遙無期。

但如果我國面對同樣情況,完全無需擔憂。

可以直接發射將其接回,無需等待,這就是其中的優勢。

當然,這種待命任務會一直持續到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返回。

如果沒有出現緊急情況,那麽待命飛船將會用于下一次任務的執行。

也就是說,待命飛船會直接轉變爲執行飛船。

神舟十八號所發射的載人飛船,也就是神舟十七號任務的備用救援飛船。

所有這些准備旨在確保神舟航天員執行任務的安全。

按照計劃,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航天員將在10月份回歸,期間的待命救援措施也將繼續。

說了這麽多,主要還是我國的發展強大,在這裏再次祝賀神舟十七號3名航天員回歸家園!

神十七乘組太空“出差”滿5個月順利完成多項工作 太空生活豐富多彩--2024-03-27 13:14·光明網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資料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

論芸有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