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熱氣團大舉出擊,北方40度確定到來!網友:今年夏天要熱哭?

小小萬能蟲 2024-05-05 23:32:12

2024年5月5日08: 10: 05,太陽黃經45°,直射16°20'N,立夏節氣到來。隨著立夏節氣到來,也意味著我國更多地方將逐漸開始步入夏季。但是,對于北方的很多地區來說,夏天乎來得有點早,而且來勢洶洶。近日,一股強勁的幹熱氣團從中亞向東移動,帶來了高溫熱浪,讓北方多地感受到了炎熱。

5月5日,隨著西風暖脊將中亞幹熱氣團送入新疆,不僅讓吐魯番熱浪滾滾,位于吐魯番盆地最低處的艾丁湖站更是出現了40.5度,拿下北方今年首個40度,位于天山北麓的烏魯木齊也沖上30度,北疆米東和蔡家湖也出現高溫日。

據中央氣象台的預報,5月6日,新疆吐魯番盆地等地最高氣溫將達到40度,此後,吐魯番盆地也將持續維持在37~39度區間,並且在5月10日前後,還可能再次達到40度大關,並在5月11日升至42度,這將達到今年以來的氣溫新高。

幹熱氣團是指水汽含量極低,溫度極高的氣團,它是西北內陸地區的主要氣候特征之一。幹熱氣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西北內陸地區的地面對空氣的加熱作用,使得空氣溫度升高,密度降低,形成低壓區。低壓區的存在,又會吸引周圍的空氣流向這裏,形成一個自我維持的循環,使得幹熱氣團不斷增強。

但這次的幹熱氣團是從中亞大舉入侵而來,與中緯度地區上空的西風帶有關。西風帶的形成可以簡單敘述爲:赤道地區暖空氣上升,在高空向兩極運動,由于受到地球自西向東自轉運動的影響,暖空氣在向北運動的過程中同時向東偏轉,最終在中緯度地區的高空轉向形成自西向東傳播的西風帶。強大的西風帶中自西向東的緯向氣流,就像一根緊繃的“皮筋兒”,但如果西風帶強度減弱,原本拉緊的“皮筋兒”變得松弛,就容易産生波動,形成南北移動的經向氣流,就容易産生十分強大的高空暖脊——5月5日上午,從500百帕層面天氣圖上可見,劇烈震蕩的西風帶在我國西北地區上空形成了一道強盛的高空暖脊。

一方面,高空暖脊隨著西風帶東移,帶動中亞等地的內陸幹熱氣團東移,讓新疆多地氣溫迅速升高,另一方面,高空暖脊帶來平靜晴朗、少雨少雲的天氣,5月的陽光炙烤下新疆內陸幹熱氣團勢力也迅速增強,外來幹熱氣團和本地幹熱氣團的組合讓新疆部分地區的氣溫升高到了今年以來新高。

接下來,幹熱氣團將隨暖脊一路向東席卷北方,明後天開始黃土高原到華北平原將大面積沖擊30度,蘭州、銀川、北京、天津和呼和浩特等地有望出現今年首個30度,氣象意義上的夏天將一舉跨過黃河。比如在北京的預報中可見,北京接下來新的一周氣溫持續升高,5月9日-5月10日最高氣溫將達到30度。

超級計算機的模擬預報中則指出,到5月9日下午,6小時最高氣溫模擬顯示,北方地區將大範圍的出現30度以上的氣溫,尤其是華北黃淮,30度的區域不僅廣闊,而且部分地區氣溫更可達35度。網友們紛紛吐槽,今年夏天要熱哭了?

幹熱氣團的南下入侵,是今年夏天北方高溫的主要原因,但並不是唯一的原因。除了幹熱氣團,還有一個全球性的氣候現象,也在影響著我國的天氣,那就是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溫度異常升高的現象,它會導致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影響降水、溫度、風向等。厄爾尼諾的發生,一般是每3~7年一次,持續時間爲6~18個月,強度有弱、中、強之分。厄爾尼諾的對立面是拉尼娜,即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溫度異常降低的現象,它也會引起全球氣候的變化,但與厄爾尼諾相反。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2023年下半年開始,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形成,並持續至今。目前,厄爾尼諾現象處于減弱狀態,但仍維持在厄爾尼諾狀態,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夏季。厄爾尼諾的影響,可能導致春夏我國雨帶分布異常,從而導致部分地區的降雨和高溫天氣都會非常突出。

通常立夏開始時,是一年中春季範圍的鼎盛,大約有610萬平方公裏。而立夏期間,夏季範圍會從江南快速北擴到華北。常年立夏結束時比立夏開始時,夏季範圍可以擴大100多萬平方公裏。目前季節版圖基本接近常年情況,而且未來氣溫波動上升,華北平原到長江中下遊將開啓入夏進程。

4 阅读:2577

小小萬能蟲

簡介:上曉天文氣象,下通地球科學,本賬號帶你遨遊自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