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拼命挖山,20年在1000米地下囤積5萬噸純水,究竟有何目的?

西愛說地理 2024-04-27 19:52:37

日本花費20年,在一座隱秘的深山中,挖下上千米,並秘密囤積5萬噸“超純水”,這些水究竟有什麽用?難道早就在爲排放核汙水做准備?

日本爲何要挖山囤水?

上世紀90年代,日本在本州島中南部的岐阜縣神岡町境內一座茂住礦山中,開啓了一項神秘工程,耗費20多年,在681米的山體下,挖出了一個巨大空洞,這個空洞高度超80米,寬70米,內部足足儲存了5萬噸純水,僅是向內注滿這些水,就需要耗費足足兩周的時間。

挖空山體可謂是工程量巨大,最開始日本工程團隊爲了方便在山體中作業,先是通過鑽爆在山中挖出了一條2000米的隧道,然後在抵達核心位置後,經過夜以繼日的爆破鑽探,最終在山體中形成了這樣一個巨大的空心圓頂結構,爲了防止頂層的壓力過大壓垮空洞,他們又在洞內用鋼筋架起了一個承重裝置,後爲了方便屯水,日本工程團隊還對岩壁進行了超強防水措施,據悉,爲了鑿穿深山建設這樣一個儲水裝置,日本足足花費了25億。很多人覺得這是日本人打算秘密儲存部分淡水,以備不時之需。比如眼下正在發生的核汙水排海事件。

2011年,日本東北太平洋海域發生了裏氏9級超強地震,並相繼發生了巨大海嘯,導致日本福島的第一第二核電站受到嚴重影響,此次核事故等級甚至被日本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定義爲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同等級的7級特大事故。

兩年後,福島第一核電站便又再次發生了輻射汙染水外泄事故,並導致約300噸被高度汙染的水排入了大海,然而在過去十幾年裏,日本卻並未及時修複福島核電站,反而在危險解除後繼續使用,因此,産生了至少120萬噸核汙染水,大量核汙水囤積在日本福島核電站內無法處理,每年爲安放這些核汙水,需要耗費20億日元的公關經費,加上隨著核汙水堆積越來越多,給日本也將造成更大安全隱患,于是日本在2021年不顧國際反對,做出了將福島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汙水排入大海的決定。

自去年8月24日開始,直至今年2月24日,日本已經在未經國際允許的情況下, 私自進行了3輪核汙水排海計劃,在過去半年裏,累計排放量高達2.3萬噸,緊接著2月28日和4月19日,日本又相繼啓動了第四輪和第五輪,每一次排放量預計都在7800噸左右。根據今年年初,東京電力公司發布的計劃顯示,本年度,日本將分7輪共排放5.45萬噸核汙水。

據悉,日本排放核汙水的地點位于福島1公裏外的太平洋,據此前專家推測,大量核汙水會隨著洋流擴散至整個太平洋,雖然目前尚不知這些被排入大海的核汙水究竟能給環境和人類造成什麽影響,但俄羅斯方面認爲,日本排放的核汙水中,含有锶、铯、氚等多種反射性物質,達到一定含量,將來極有可能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尤其是與日本僅間隔東海的我國,受影響的可能性更大,據相關專家分析,日本排放的核汙水,已經在今年4月中旬抵達我國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5月將可能抵達江蘇,甚至繼續北上,影響山東、遼甯等地區。而更早之前,爲了阻止日本,國際上曾通過對其施加輿論壓力,抵制日本繼續此行爲,我國也爲此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産品,俄羅斯、韓國等國家也大幅縮減了對日本的水産進口,然而,依然收效甚微,時至今日日本仍沒有停止排汙。

日本如此肆無忌憚,難道不怕核汙水影響本國嗎?很多人結合此前日本挖空山體屯水的行爲,難道日本在數十年前就已經開始屯水了?

實際上,日本挖空山體屯水,並不是爲了應對排汙後事件,而是爲了日本一項實驗研究,專門打造的超級神岡探測器,這種探測器內部除了注滿5萬噸超純水外,內壁還安裝了11200個類似于巨型燈泡的光電倍增管,看起來金碧輝煌,十分宏偉壯觀。而這一裝置內部儲存的超純水,其實不是爲了供人飲用,超純水指的其實是一種除了水分子,不含任何雜質的水,可以說比蒸餾水還要純,這種超純水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電力、電子、化工、半導體、以及各種科學實驗等。那麽,日本爲何要費盡心血制造這樣一個巨大儀器呢?

超級神岡探測器有何價值

超級神岡探測器全名叫做超級神岡中微子探測實驗,沒錯,就是日本用來探測中微子的大型儀器,中微子屬于輕子的一種,是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這種粒子非常小,質量甚至小于電子的百萬分之一,且自身不帶電,即便是以接近光速運動的狀態下,也很難與其他物質産生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幾乎很難捕捉到,因此也被叫做“幽靈粒子”,可以輕松在宇宙中穿越任何物質,包括地球,而這種中微子又因超新星爆發而産生,這也就意味著研究這中極其穩定的中微子,便可輕易發現宇宙中的超新星,對人類研究探索宇宙,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作用巨大。

另外,由于中微子極少受到其他物質幹擾,攜帶信息進行定向發送,可高效抵達信息傳輸地點,且保密性強,因此中微子還能用于通訊領域,甚至可以省去昂貴且複雜的衛星和微波站。

不過也正因爲中微子的特殊性質,捕捉難度非常大,在此情況下,日本建造的這個超級神岡探測器便發揮了巨大作用。當中微子在進入探測器內,經過超純水時,部分中微子會與水內的原子核産生碰撞,産生新的粒子,而水下又能使光速度變慢,在此作用下,中微子會發出一種以短波長爲主的電磁輻射,發出藍色的輝光,不過,由于産生的光十分微弱,普通的設備依舊很難拍攝到,與此同時裝置內的光電倍增管便會派上巨大用場,這種光電倍增管能輕易捕捉微弱光,並將其放大,如此以來便可清楚的觀察到中微子。而超級神岡探測器的建造,也爲日本獲得了多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然中微子研究領域也是我國的重點項目之一,2022年,我國便主持建造了第二個大型中微子實驗項目,江門中微子實驗,該實驗室位于我國廣東省江門開平市,試驗點則位于開平的金雞鎮、赤水鎮一帶,位于地下700米,是以測量中微子順序爲首要科學研究的重大科學裝置,可同時研究超新星、地球、太陽、大氣等多種中微子,未來將爲人類發展事業做出更多卓越貢獻。

0 阅读:206
评论列表
  • 2024-05-03 09:35

    世界任何水源來于地下,古人打井取水,

西愛說地理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