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大梁當先鋒作表率2024這麽幹|對話市政協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長楊文普——接續奮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梅溪觀察 2024-04-30 11:50:21

建強副中心,靠的是實力,靠的是人才。人才從哪裏來?根本在教育。全市教育系統如何抓好高質量教育,爲副中心城市建設貢獻教育智慧和力量?日前,記者專訪了市政協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長楊文普。

楊文普表示,市教育局始終堅守“人民滿意,桃李天下”的教育信念,聚焦安全、質量、改革三項工作重點,推動全市教育向更高水平發展。

減負提質

讓成長花開有聲

記者:請您談談如何打好教育減負提質“組合拳”,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楊文普:我們追求的是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質量,是師生輕負擔高效益的質量,是校園充滿歡聲笑語、課堂充滿生命張力的質量,是人民群衆滿意的質量。我們要重點實施“五大工程”,狠抓質量這個核心。

實施“大思政”引領工程。推行中小學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辦學治校各環節。深化以實踐教學爲主題的“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貫通思政教育“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與親和力。

實施“大備考”提質工程。堅持目標導向,完善激勵機制,把備考提質作爲幹部提拔任用、職稱晉升、評先評優、校長職級評定、班主任津貼發放、教師績效工資發放等重要依據。

實施“雙減”成果鞏固工程。按照校外“管得住”、校內“學得好”的思路,持續加強校外培訓治理,強化五育並舉,推進減負提質。

實施“三名”提升工程。出台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培養管理指導意見,大力支持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工作室建設,加快教師、班主任、校長專業化發展。

實施“大職教”助力工程。推動出台南陽市産教融合支持政策,建設市域産教聯合體、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等合作平台,加快産教深度融合。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和技能等級評價,完成技能培訓3萬人次、取證2.5萬人,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

教師比武

強基提能鑄匠心

記者:今年,我市將采取哪些教育改革措施,破解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和短板,回應人民群衆對教育的新期盼?

楊文普:破解教育存在的問題,必須靠改革進、靠改革強、靠改革勝。

深化校長成長方式改革。啓動“南陽市千名校長示範課大比武活動”,把校長大比武成績納入縣市區教育高質量評價和中小學校長職級評定之中。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強化“課堂大于天”的理念,在學生心中種下愛國和創新的“種子”。持續深入開展“十萬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萬名班會課大比武”活動,納入對縣市區的評價、納入校長職級制評定、納入教師評先評優。

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培育優秀管理團隊,推動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對集團化辦學的成效從直觀評判轉化爲量化評價,讓學生在家門口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消除隱患

築校園安全港灣

記者:今年是全市“安全生産除險清患年”。教育系統如何緊繃安全這根弦,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築牢安全防線,讓學生舒心、讓家長安心、讓社會放心?

楊文普:我們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危機感,通過落實“三標”夯基礎,堅持“三鐵”除隱患,做到“三盯”抓重點,狠抓安全這個根基。深入開展校園安全隱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攻堅行動,強化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管理,落實建設標准、安保投入標准、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練標准,夯實安全基礎,堅持鐵紀清險、鐵腕除患、鐵心跟進,盯事故易發點、輿情“易爆點”、信訪“突發點”,把所有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全市教育系統幹部將拿出闖的精神、拼的勁頭、幹的作風,當好執行者、行動派、實幹家,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進度表”、把“願景圖”變成“實景圖”,奮力在南陽建成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大局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全媒體記者 / 陳瓊

編輯:齊 傑

初審:陳曉璞

終審:祿遠鵬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