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探月計劃幹三件事:到月球找水、建月球科考站、建月球互聯網

唠點科技嗑 2022-11-25 21:26:51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展望未來中國深空探測前景

伴隨我國天宮空間站的正式建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順利實現,未來中國的航天事業將要走向,今天跟大家詳細聊一聊

我們講三大部分內容:①空間站的未來發展、②探月工程的後續計劃、③我國的深空探測計劃

第一,空間站的未來發展

空間站我們已經建成了,未來空間站主要是對前沿的技術進行實驗驗證,比如我之前提到的空間太陽能發電站,就打算在空間站進行技術驗證。除此之外呢,中國空間站還開放給了17個國家,目標都是對前沿的科學技術進行實驗驗證。

如果我們十年到期了怎麽辦?這個不用擔心,也許用不了十年,我們第二個空間站,或者目前空間站的拓展版就要上線了。

第二,探月工程的後續計劃

探月工程的繞落回,我們已經完成了。而且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我們也研究出了非常多的成果,像月球年輕火山的成因、月面磁場異常的原因,都被我們一一破解了。

未來的探月計劃,主要就幹三件事。

到月球找水、建設月球科考站、建設月球互聯網。

第一件事,到月球找水,我們就規劃了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三次飛行任務;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背面著陸,並且采樣返回,如果能夠成功的話,將是人類的又一創舉。

嫦娥七號准備在月球南極著陸,從拍攝的月球照片來看,很有可能在月球南極存在水,也有可能是冰。

嫦娥八號計劃時間在2028年前後,嫦娥七號和八號將會組成月球科考站的基本型,有月球軌道器、著陸器、月球車、飛躍器以及科考所用的若幹科學探測儀器。

一方面找水,一方面爲月球科考站打下基礎。

第三,我國的深空探測計劃

要想開展深空探測,重型運載火箭是我們目前的短板。我之前視頻也講過,長征九號一旦研制成功,火箭推力達到5000以上,基本就可以滿足我們深空探測的需要了。深空探測的第一件事,就是探測火星,目前計劃在2035年前後實現火星采樣返回。

第二件事,要對小行星實現探測,沒錯,就是小行星撞地球的那個小行星。我們也是計劃在2035年前後實現小行星的采樣返回。同時規劃了小行星防禦計劃,以免它真的撞擊地球,總結了“探測、預警、處置、救援”的八字方針,這也是我們小行星防禦計劃的總體規劃。

有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我國爲什麽要花那麽多錢搞航天事業呢?

建設空間站做實驗,似乎還能理解;但是月球科考、探測火星,似乎都是費力費錢、而且沒有收益的工作。

但事實不是如此,當年的美蘇的太空競賽,看似美國勝了、蘇聯敗了;但這只是國家層面或者經濟層面的問題,蘇聯敗了,那是敗在經濟不好,並不是說蘇聯技術退步了。相反,在科技層面上,蘇聯在太空競賽中科技也是突飛猛進。

所以,我們國家要搞航天事業,只要我們走好自己的路,一步一個腳印,跟著自己的節奏去走,科技水平一定能再上一個台階。

我們也有數據表明,中國在發展航天事業的過程中,投入産出比達到了1:10;盡管我們看不到太多的宣傳,但是航天技術成果的轉化,對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強有力的拉動作用。

所以,不了解的朋友們,千萬不要再說我們的火星探測沒有意義了。

今天就講到這裏,喜歡的朋友我們可以評論區交流一下

歡迎來交流喲

1 阅读:134

唠點科技嗑

簡介:熱愛編程的擡杠運動員,定期分享科技動態、幹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