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呂布齊名,讓曹操都聞風喪膽,爲何打張飛時卻不敢下死手?

淵澤之觀 2024-04-25 16:40:56

來源:中國知網-瀛洲海客 原創稿

“前半部看呂布,後半部看馬超。”

這是許多三國迷的共識,也是觀衆對這部曆史巨著中武將表現的一種獨特評價。而諸如一呂二馬三典韋之類的武力值排行,不一而足,更是廣爲流傳,深入人心。

然而,仔細比對這些豪傑,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多數排名中,馬超的戰鬥力竟淩駕于張飛之上。

那麽,在葭萌關馬超明明有機會大展神威,一舉擊敗張飛,搶盡風頭,但他爲何沒有痛下殺手呢?

一、葭萌關的戰鬥

劉備大軍壓境益州,束手無策的劉璋只能向漢中張魯求救。

在許割二十州之地後,寄人籬下的馬超自告奮勇,率軍二萬從後方攻打葭萌關,戰況緊急,劉備率張飛星夜馳救。

此時的張飛48歲,按當時的年齡來說,已經是土埋到胸口的老將。而馬超才37歲。

就這樣一場老少對決,張飛打出了老當益壯的氣勢,而正值壯年的馬超更是後生可畏。

關前大戰,第一場對陣100余合,二人是越戰越勇。第二場張飛卸下沉重的頭盔,只帶頭巾又和馬超厮殺100回合,又是平分秋色。

第三場挑燈夜戰,馬超眼見一時拿不下張飛,就暗掣銅錘在手,扭回身覷著張飛打將過來。張飛也不是吃素的,一閃躲過。隨後彎弓搭箭,卻也被馬超輕松躲開。

厮殺20余合後,兩人同時落馬。在三軍火把映耀之下,全無上將軍的威儀,如山野村夫滾地肉搏,互揪頭發。還是不分勝負。

聞金收兵,回歸本陣。

馬超長槍挂起張飛的頭巾,張飛的長矛則挑著馬超的頭盔,相互炫耀示威。就算兩人是萬人敵,此刻的嘴炮也是如初一轍,不分上下,照樣無可奈何對方。

二、略占優勢的馬超

雖然馬超和張飛打了一天一宿,沒有分出勝負。但是,他山之石,可以驗玉。

如果我們研究一下他們和別人的戰績,也許能看出一些名堂。

渭水許褚裸衣戰馬超,棄刀奪槍。從招數看,確實比馬超要差。但是卻從側面證明,他臨場比馬超老道。

被逼丟刀後,老練的許褚直接夾住馬超刺來的槍,發力折成兩段,隨後,兩人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

反觀,許褚和張飛的接戰,卻是三戰三敗。一敗博望坡接應路上,二敗烏林潰逃路上,三敗漢中醉酒押運糧草的路上。每敗都是張飛突然帶人殺出,許褚倉皇應戰。

雖說,敗了就是敗了。

但如果拉開陣勢,張飛對戰已經曬蔫的馬超,二百二十招才堪堪戰平。而對陣馬超的許褚,卻是二百三十多招未落敗迹。如果以許褚爲參照,馬超略勝張飛一籌。

當然,還可以做一個對比,在渭水,馬超不到二十回合就殺敗張郃,張飛卻和張郃在漢中兩戰,一戰二十多回合,二戰五十多回合。

張郃的武功在三國裏比較神奇,發揮極其不穩定。遇上趙雲和馬超,那是真打不過。

但遇上張飛這個莽夫,只要撐過了前幾回合,張郃後面對戰二十,還是五十回合又都不叫事了,馬超還是略勝張飛一籌。

三、馬超的戰鬥心理

雖說,街頭鬥毆的潑皮打法在實力面前不值一提,但是高手的對決,向死而生的玩命才是決定勝負的砝碼。

偏偏張飛就是這種不要命的主,當年虎牢關,一沖上去就把“天下第一”的呂布打蒙了。

馬超他率軍抵達葭萌關時,本以爲這將是一場可以輕易拿下的戰鬥。然而,當他面對張飛時,才發現事情遠非如此。

張飛的每一次刺殺都充滿了力量與威脅。馬超很快就意識到,如果不全力以赴,他根本無法與張飛相抗衡。然而,即使他能夠僥幸取勝,也很有可能在激烈的戰鬥中受傷。

但是,如果戮力殺敵,要是張飛有個閃失,那作爲後援團的劉備必定會瘋狂反擊。龐德還在養傷,僅憑剩下的馬岱一人之力,根本無法抵擋劉備大軍的進攻。

所以,馬超既不能貿然全力作戰,也就不可能對張飛下死手。

事實上,馬超這種手軟怕打硬仗的心理,並非首次出現。早在渭水之戰中,馬超和上了頭的許褚交手時,就已顯現出這一特質。

所以,雖然馬超和張飛的對戰表現神勇,但總給人一種差那麽一點點的感覺。

四、張飛的主場

戰爭從來就不是簡單的兩軍厮殺。勝負的背後,其實是各種保障的系統較量。

張飛從來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以大哥劉備和諸葛亮爲首的蜀漢集團的支撐,讓每一次出征,都像是在主場作戰。

天剛明,馬超就躍馬挺槍來關前罵陣 ,劉備一見贊不絕口:“人言錦馬超,虎將果然名不虛傳。”

爲了殺一殺馬超的銳氣。劉備嚴令,不許出戰。

關下謾罵叫戰,張飛暴跳如雷,恨不得立刻就去平吞了馬超,但每次都被劉備以避其銳氣爲由叫停了。

就這樣,直到午後,看到曬得都要中暑的馬超人困馬乏,劉備這才下令歇足了的張飛帶五百精銳,精神抖擻的下關迎敵。

一上場,劉備不但是給張飛觀敵瞭陣的啦啦隊,更是掌控全局的戰術大師。他唯恐張飛有失,前後兩次鳴金收兵,不但打亂了馬超的進攻節奏,還爲張飛贏得了中場休息時間。

喝了水,擦了汗,還有大哥噓寒問暖,最後再換上替補戰馬,重新上場的張飛就如滿血複活,再次殺向馬超。

五、馬超的困境

對面張飛的優勢,馬超是想都不敢想。

不是滅自己的威風,長他人的志氣。

如今的馬超,已經沒有了殺的曹操割須棄袍的豪氣,西涼數萬鐵騎精銳失盡。

不但只剩龐德、馬岱等數人相隨。自己也只能放下身段寄人籬下。

初到漢中,張魯原本打算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馬超,但是楊柏勸谏說,連自己親人死活都不管的人,還能愛旁人。張魯最終並未和馬超結親,相反,他對馬超倒是多了幾分猜忌。

作爲外來戶,在人家地盤上,總是有地頭蛇心存芥蒂,指指點點。而新東家張魯更是心胸狹窄。

因此,馬超別說奢望得到他的支持和幫助,只要能得到他的信任,不再被人打黑槍,能平安度日,已是萬幸。

不被信任的馬超比較郁悶。

所以,他主動請纓,單槍匹馬去和劉備厮殺,無非就是要證明給張魯和楊松兄弟看,自己從來都是靠本事吃飯的。

無恒産者無恒心,投靠張魯也只是權宜之計。

而且這一點,張魯現在也很清楚。

戰敗的風險讓馬超感到十分不安,一場想當然的立威之戰,越打越像是爲自己護法的渡劫之戰了。

總結:

“我只用了七成的功力。”這是武打小說裏高手對低手進行降維打擊時候,常說的一句話。但彼此武功毫厘之間,估計就沒有哪個人敢于貿然托大了。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馬超和張飛都是超一流武將,刀劍無眼,每個回合的較量,都有可能在電光火石之間命喪對方之手。

所以,只有把對方照死了打,才是對自己最大保護。

雖然,馬超和張飛最終沒有分出勝負,但是,複盤整場戰鬥,馬超想要對張飛下死手,絕非易事。

而從馬超當時所處的形勢來看,他也確實沒有拼死一搏必要。

參考資料:各司其職:季漢“五虎上將”的曆史定位——瀛洲海客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Xhw-7KfLOFnYFsXXMzOmcyUEV9-fZ1tuIkgjUXOPlSz5yhU1MItfvOMSG-A1Uo1m822kifLUxTOsaR5qWz-T9GLRgxQD-r2Os0ZcvDvN8VPKtjqk7CoyLGR2oJBpfn-TfEnb9IrMlNNvpgCLA7qmIg==&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