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縣城實錄:一個知名女老師,竟然“變相體罰”小女生

喝啤酒侃感情 2024-05-05 08:47:32

這是發生在湖北某小縣城的一個真實故事。

如果不是家長反複訴說,並不斷發來截圖證據,我們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現在,竟然還有老師如此“變相體罰”學生,這是妥妥的校園暴力啊!

01

小可(化名)就讀于湖北某縣某知名小學二年級。她是一個聽話的孩子,每天正常上學、放學、完成作業,配合家長和老師。

一個偶然的機會,小可的媽媽得知,在幾個星期前的一次體育課上,孩子班上的一名周姓同學一直惹小可。

多次惹煩了後,小可回頭打了周姓同學一下,不小心打到了其臉上。當場,周姓同學用衣服打了小可的臉。

事後,周姓同學回家跟媽媽說了這件事,她媽媽打電話該班班主任馮老師。具體說了什麽,不得而知。

後來,馮老師把兩個孩子叫到前面,讓周姓同學照著小可的臉還了兩巴掌,以此顯示公平。

因爲害怕,小可回家並沒有向家長說明這件事。但是,自此之後,一直都很陰郁,還不時說臉上疼。

02

得知此事後,小可的媽媽既心疼孩子們,也驚訝老師的處理方式。

她與班主任馮老師取得聯系,希望了解事情的經過,一起努力安慰孩子,避免産生心理陰影。

可是,馮老師對這件事似乎是另一個態度,她一邊強調“這事已經過去了”,一邊追問小可的媽媽“到底是誰跟你說的”。

隨後,馮老師便聯系上周姓同學的媽媽,並給小可的媽媽發來信息,自己已經在追查傳播相關信息的個人。

兩人不歡而散。

03

小可媽媽想不通這件事。當學生之間由童真童趣産生的小分歧,造成誤會,進而發生一定的矛盾時,老師爲何沒有及時制止,且作正確的思想教育引導,馮老師在這件事上是否存在失職?

孩子之間發生分歧後,對方家長單方面介入此事,令人意外。更意外的是,老師沒有聯系家長,沒有通報、溝通此事,而是直接讓對方孩子毆打孩子。

如果說孩子在相處時的磕磕碰碰存在故意和無意的區分,那麽老師引導一個孩子對另一個孩子單方面還手,則涉嫌變相體罰了,也對孩子們人生觀的形成構成誤導。

據了解,馮老師日常一直教育孩子們不能打架,且不能打同學的臉。那麽,當孩子們發生分歧之後,她引導對方孩 子直接打另一個孩子的臉,屬不屬于打臉?是不是與她平時的 教育相悖?

這些問題,也許馮老師並沒有認真思考過。也許,在事情發生後,個人行動有一定毛糙的成分,這都可以理解。

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在得知此事並與孩子確認後,家長試圖聯系馮老師核實,她個人態度非常惡劣,令人無比失望。

04

不止是小可媽媽想不通,其實我們也想不通。

一個正常老師,除了教書,還要育人。在處理學生之間的摩擦時,一般都是盡可能大事化小,以柔克剛,努力讓同學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畢竟,日後還要相處。

可是,這位馮老師卻通過暴力的方式,變相體罰學生。雖然沒有自己動手,但這個行爲對學生的誤導性實在太惡劣了。

事情發生後,老師沒有與家長取得聯系,沒有溝通此事,也略顯不夠成熟。

實際上,按照正常人的邏輯,這件事處理起來很簡單:學生之間發生了摩擦,老師將其單獨叫到一起,作一定的勸導教育,讓他們意識到錯誤,握手言和即可。

即便老師真沒有控制好,發生了以上事件,即使與雙方家長取得聯系,做一定的解釋,共同寬慰孩子,也能化解一些問題。畢竟,每個孩子都應該是老師保護的對象。

退一步講,即便以上工作都沒有做好。當家長詢問時,老師完全可以如實講述,共同寬慰孩子。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上門看望一下孩子。至少,老師和家長之間不會産生誤會。

遺憾的是,這位老師沒有這樣處理。

05

據悉,小可的媽媽現在非常糾結,也很擔心,孩子在這樣的教育方式和環境中,是否能 夠正常學習、成長。

本來是一件小事兒,但與老師之間溝通不暢,反而看起來鬧成了一件大事。

她通過正規渠道將此事反饋給了校長以及教育主管部門。我們相信,校長一定會秉公處理此事,給孩子更好的保護。

可是,關于“變相體罰”和“校園暴力”,我們可能有更多的思考。

0 阅读:60

喝啤酒侃感情

簡介:寫家鄉、寫小城市的煙火氣,我們更在乎是否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