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突然預演“核反擊”,巨型火箭炮齊射,用“核彈頭”蕩平目標

張學峰看空天 2024-04-28 09:45:58

朝鮮組織核反擊假想綜合戰術訓練,被稱爲600毫米超大型放射炮的遠程火箭炮再度出鏡,演練打擊了350公裏外的目標。

這是朝鮮首次通過這一方式官宣證實該遠程火箭炮具備戰術核武器投送能力,而這一演練也顯示出朝鮮在半島問題上的戰略依舊以威懾爲主,短期內並無爆發直接沖突的計劃。

【朝鮮的600毫米遠程火箭炮】

近日,朝中社發布消息稱朝鮮某火箭炮兵部隊在國家核武器綜合管理體系——“核扳機”體系下組織了首次核反擊假想綜合戰術訓練。

據悉,這場訓練的基本目的是爲了向外界展示朝鮮的核打擊能力已經具備實戰化條件,進而威懾試圖挑釁、侵略朝鮮的敵人。同時,該訓練還意在檢驗整個“核扳機”體系的運作效率,讓火箭炮兵部隊熟練掌握核反擊任務流程與相關戰法。

至于這場訓練的實際效果如何?從目前披露的一些細節信息來看,五角大樓很可能需要重新評估一下恢複在韓國部署核武器的可行性。

因爲在這場訓練中,朝鮮火箭炮兵部隊使用至少4輛600毫米超大型火箭炮成功打擊了352公裏外的目標。這意味著該型火箭炮在射程上已經有能力打擊到韓國境內絕大多數軍事設施,且可以通過多輛發射車齊射的方式提高打擊效能。

【參加訓練的4聯裝600毫米超大型放射炮】

同時,朝鮮會使用600毫米超大型放射炮參演這場以“核反擊”爲主題的戰術訓練,也標志著該型火箭炮一直以來被外界推測具備的戰術核武器投送能力,得到了朝鮮官方層面的印證。

這對于韓國以及駐韓美軍來說不是個好消息,因爲盡管朝鮮擁有核武器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了,且朝鮮也經常在宣傳中表示要用核洲際導彈打擊美國本土。但在考慮到了朝鮮自身的國力資源、半島政治態勢等因素後,外界普遍認爲朝鮮發展核武器的核心目的還是爲了遏制可能存在的韓國或美國對朝鮮的軍事打擊,選擇積極發展洲際導彈、聲稱核打擊美國,只是爲了提高對美核威懾的效果。

【朝鮮的火星-17洲際彈道導彈】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美國不主動打擊朝鮮,朝鮮對美國發射洲際導彈的概率就無限趨近于0。而且就算朝鮮真的在爆發半島沖突後對美國發射了洲際導彈,他們的導彈數量也不足以突破美日反導體系的攔截。

這也是爲什麽在火星-18這一采用固體燃料發動機的機動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後,美國方面反而沒有幾年前朝鮮成功發射火星-14這一技術水平較低、射程只能勉強打到加利福尼亞州的洲際導彈時反應激烈的原因。

【朝鮮的火星-18洲際彈道導彈】

因爲火星-14是朝鮮在對美核威懾上取得的從0到1的突破,美國自然會感到震驚。但在那之後,朝鮮發展的一系列洲際導彈均沒有讓他們在對美核威懾問題上取得足以讓美國重視的突破性進展,比如說能夠突破美國反導體系的攔截,會反響平平也就不難理解了。

同理,對于朝鮮中導試射最敏感的會是日本而非美國,也是由于西太美軍相信自己的薩德反導系統就算攔不住解放軍的導彈,攔截朝鮮導彈也是信手拈來。除非朝鮮能一夜之間變出來上千枚中導,否則西太美軍還是更希望將資源放在應對解放軍身上。

【美軍部署在關島的薩德反導系統】

但如果600毫米超大型放射炮能夠攜帶核武器的話,那麽問題就在性質上發生了改變。畢竟相比于洲際導彈和中程導彈,600毫米遠程火箭彈的生産難度可是低了不止一個等級。這意味著朝鮮真的有可能在未來儲備數以千計的遠火彈藥庫存,就算這些火箭彈的彈道十分簡單、易于攔截,數量多起來的話也不是駐韓美軍能夠應對的。

更不用說這些火箭彈裏還有可能混進幾發“核”火箭彈,配合其較遠的射程與不俗的打擊精度,朝鮮的火箭炮兵部隊完全有能力在戰時摧毀韓國境內絕大多數韓軍與駐韓美軍基地。

【朝鮮閱兵式上展出的6管600毫米遠程火箭炮】

這一威脅可比朝鮮的洲際導彈與中程導彈實際多了,五角大樓顯然有必要防止這一情況發生,而放棄恢複在韓國部署核武器一事,無疑是一個可以讓朝鮮方面作出讓步的籌碼。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朝鮮方面在最近一段時間的宣傳基調上積極彰顯本國核力量,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有改變半島局勢的想法。相反,朝鮮反而是現階段最不希望半島局勢生變的勢力之一,彰顯核力量只是爲了遏制外部勢力可能存在的軍事冒險意圖。

因爲在開始對俄軍事援助後,朝鮮的戰備彈藥庫存勢必會受到影響,降低朝鮮軍隊的戰爭潛力。加上對俄軍援在政治層面上也容易引起美國方面的進一步施壓制裁,一系列因素使得朝鮮必須要考慮到外部存在的各種沖突風險,會選擇用核力量威懾潛在敵對勢力是他們爲數不多比較管用的決策了。

畢竟美韓方面也不敢賭朝鮮是不是真的只是在借著核武器狐假虎威,而當美韓開始有所忌憚時,朝鮮的核威懾戰略就已經開始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了。

0 阅读:144

張學峰看空天

簡介:掌握軍事自媒體制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