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季易生腳氣,爲什麽不主張自行用藥?足癬易與其他皮膚病混淆

盧國頻醫生 2024-05-06 16:58:21

從過年到現在,南方的朋友可能已經記不清下過多少場雨......硬扛過多吃次突如其來的下班雨,又有多少人曾面臨鞋子泡湯,腳趾浸水發白的局面。

然而這還不是最要緊的,當你感覺到屋內,衣服潮濕,鞋襪開始有味道,腳趾瘙癢,不經意間扣腳丫,慢慢的發現腳趾間長出水疱,開始脫皮,那你很有可能患上了腳氣/足癬。

發現有“腳氣”,一定要重視

足癬也就是我們口中的腳氣,中醫又叫它其爲腳爛瘡,是皮膚科較爲常見的一種真菌感染皮膚病。

關于真菌,民間有這樣的說法:一人得腳氣,全家被傳染。主要是因爲足癬不止出現在腳部,還可以感染到自身的其他部位,如扣完腳沒洗手觸摸身體其他部位,引起手癬,體癬,甲真菌病等。

這裏我們可以把真菌比作小草或種子,那麽我們的皮膚就是土壤,真菌想要在我們的腳上生根發芽則需要適宜的環境,只要滿足溫暖,潮濕的環境,真菌就會快速生長並形成病菌。

當我們穿拖鞋或赤腳時,就會沾染這些真菌種子,這些真菌雖不致命,可當他們遇到適宜的生活環境時就會發生傳染,皮鞋,鞋底,襪子都是很好的傳播媒介,也使腳部長期處于一種潮濕,溫暖的環境,有利于真菌的繁殖和生長。

因此切記雨天出門回家後務必使用清水,肥皂洗腳並擦幹,保證皮膚幹爽;平日及時更換鞋襪,以防真菌感染。其次去公共浴室洗澡,穿公共拖鞋也是足癬傳播的常見途徑之一,而且如果家人有一人出現傳染,很大幾率引發家庭內部交叉傳染,一家人全部患上足癬。

得了足癬,爲什麽不主張自行用藥

臨床治療足癬一般推薦外用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特比奈芬,阿莫羅芬等。如今市面上治療足癬的藥物有很多,因此不建議患者自行買藥塗抹,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足癬患者前往藥店買藥,現在市面有很多治療足癬的藥物,不過其中一些並非殺真菌藥物,此類藥物只能短期改善足癬狀況,一旦停藥即會立刻複發。

2.足癬易複發,難根治,大多是因爲不正規治療引起的,如聯苯苄唑乳膏雖然能夠消除腳癬皮損,但並未殺死真菌,真菌仍存在于患者皮膚角質層內,一般需用藥1-2個月才能根治。中間一旦停藥,足癬會重新複發。

3.足癬治療還需根據不同的足癬類型來選擇不同的抗真菌藥物,如水疱鱗屑型足癬建議使用霜劑和水劑,糜爛型足癬建議使用粉劑。

4.足癬易與其他皮膚病混淆,也就是說雨季來臨,腳部瘙癢不一定是足癬還有可能是其他皮膚病,因此還需專業醫生檢查確診後正確用藥。患者在不了解病情的前提下盲目用藥可能會加重病情,形成刺激,得不償失。

足癬容易與這些皮膚病混淆

1.水疱鱗屑型易與汗疱疹混淆:水疱鱗屑型足癬一般發生在夏季,會在腳趾間,足底長出米粒大小的水疱。因爲腳底皮膚較厚,因此這些水疱不容易破裂。一旦摳開這些水疱就會看到鮮紅色的糜爛面且伴隨著劇烈瘙癢。

汗疱疹屬于一種內源性皮膚病,誘因與多種因素有關,喜發于手腳,一般不會出現在手背腳背等地,多呈對稱性分布,一般在春夏季出現,夏季加重,伴隨著瘙癢,灼熱感,冬季慢慢消退,如此反複。

2.角化過度型易與掌跖角化症混淆:角化過度型足癬表現爲腳底皮膚增厚,粗糙,脫屑等症狀,這類足癬一般不太癢,但腳底皮膚幹裂的時候會有明顯疼痛。

掌跖角化症具有遺傳性,會在寶寶出生時,或出生不久後發病,臨床較爲常見的是3-12個月發病。掌跖角化症作用于人的手腳部位,皮疹對稱分布,病變皮膚常因增厚、失去彈性而裂口,有些像樹皮一樣,在冬季時症狀更加明顯,有時還會出現指甲變厚,水疱等症狀。

3.浸漬糜爛型易與念珠菌性間擦疹混淆:浸漬糜爛型足癬常發生于腳趾間,局部皮膚浸軟發白,伴隨劇烈瘙癢。強力抓撓會使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注:這類足癬在不同季節會有不同表現,夏季表現爲浸漬糜爛型,冬季則是角化過度型。

念珠菌性間擦疹是由一種名爲念珠菌的真菌感染引起,常見幼兒,肥胖多汗,糖尿病患者等。這種病喜發于手腳趾間,腋窩,大腿根等地。作用于腳趾的念珠菌性間擦疹與浸漬糜爛型腳氣十分相似,臨床很難分辨,建議直接去醫院做真菌頸檢進行區別。

避免足癬找麻煩,生活中注意做好六件事

1.及時清潔自身皮膚,保持皮膚幹燥,清爽,勤換鞋襪。

2.避免公用腳盆,拖鞋,擦腳毛巾

3.穿寬松,透氣鞋子,避免腳汗增多

4.忌吃辛辣,油膩,易引發身體出汗的食物

5.保持情緒穩定,幸福和激動會使人體出汗

6.足癬伴隨皮膚瘙癢,注意避免抓撓,防止病情加重

往期知識分享:

荨麻疹的防與治,尋找誘因很重要,生活中需注意這些!

這四種皮膚疣不可怕,盧醫生教你正確應對

頭皮毛囊炎爲何夏季易複發?醫生:氣溫回暖,4類易感人群需注意​

1 阅读:68

盧國頻醫生

簡介:大家好,我是盧國頻醫生,主要從事各種皮膚問題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