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劉伯承“避難”南京,問肖永銀:你說一個排長起多大作用?

紅色風雲錄 2024-05-13 09:11:12

“眼不見心也煩嘞,誰叫我耳朵還不聾呢,你聽聽,又叫開了。”聽到山下的宣傳車又在肆意吼叫,劉伯承無奈地指了指窗戶,對陳毅說道。

自從1966年政治風暴開始之後,劉伯承就完全處在了賦閑的狀態。盡管劉伯承心中還牽挂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但苦于不堪城裏住所周圍各種幹擾,劉伯承只好搬到了西山。

不久,葉劍英和聶榮臻也相繼搬到了這裏,再加上陳毅和徐向前經常上山探望,一群老戰友有了更多的時間,湊在一起分析時局,商討對策。

陳毅還沒和劉伯承說了兩句話,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以及肖華、劉志堅都來了。在會客廳裏,大家催促劉志堅趕快說說山下發生的事情。聽完劉志堅的彙報後,大家沉默了,會客廳裏彌漫著令人壓抑的氣氛。

幾位老帥萬萬沒想,山下的情況遠比他們想象得要糟糕。

次年春節剛過,陳毅、葉劍英等幾位老帥,在懷仁堂激烈的沖突之後,立刻遭到了一連串的沖擊,聶榮臻因病住進了醫院。當時左眼即將失明的劉伯承摸索著來到聶榮臻的病房,二人緊緊握手,卻說不出一句話。

“老兄,你受苦了!”良久,劉伯承從嘴裏吐出了幾個字。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讓身處逆境的聶榮臻記了整整後半輩子。

隨著劉伯承的眼疾愈發嚴重,周總理決定安排他前往濟南治療。

1970年的一個深夜,劉伯承正在家中安安穩穩地睡覺,屋外忽然傳來了一片喊殺聲。由于耳背,劉伯承並沒有聽到,心急如焚的警衛員們,不顧劉伯承沒醒,架起他來就從後門出去了。

迷迷糊糊的劉伯承在警衛部隊的護送下,連夜趕往南京,以尋求許世友的庇護。

在革命戰爭年代,許世友就曾經幫助劉伯承脫險。當時張國焘宣布成立臨時中央之後,深夜找來許世友,讓他秘密除掉朱德和劉伯承。許世友當場表示了異議,結果張國焘一聲喝令,保衛局局長就走了進來。

許世友知道,自己如果不答應張國焘,恐怕走不出張國焘的臥室。因此許世友當即站起身,“信誓旦旦”地表示願意服從張國焘的命令。

按照張國焘的想法,本打算讓執行暗殺任務的士兵假扮國民黨,埋伏在朱德和劉伯承經過的地方。許世友回到軍部後,立刻叫醒了自己的手槍營營長,讓他帶一隊人提前一步出發,假扮成土匪去襲擊張國焘的埋伏,但不能打傷保衛局局長。

到了約定好的時間,張國焘帶著馬隊遠遠跟在朱德和劉伯承的身後,結果到了“伏擊點”,張國焘預想的場景並沒有出現,反而保衛局局長跌跌撞撞跑了過來,說他們遭到了土匪的襲擊。

張國焘匆匆跟著保衛局局長去察看情況,結果30多個穿著國民黨軍服的紅軍,有的傷了手,有的傷了腳,只有保衛局局長完好無損。張國焘情急之下以爲保衛局局長出了岔子,當場拔槍槍斃了他。

就這樣,許世友靠著自己的指揮,讓朱德和劉伯承順利脫險。也正是因爲這一段生死經曆,讓劉伯承的警衛員們相信,許世友會再拉困境中的劉伯承一把。

不出警衛員們所料,許世友接到劉伯承要到南京“避難”的消息後,立刻找來肖永銀,讓他去車站接人。站在南京火車站的站台上,肖永銀回想,自己已經16年沒見過老首長了。

1936年,紅軍西渡黃河失利之後,肖永銀奉命返回陝北。他帶著警衛排長徒步走過兩千多裏地,風餐露宿近半年,終于見到了劉伯承。

“能活著回來,不容易呀!”劉伯承拉著兩個人的手,哽咽地說道。自此,肖永銀開始在劉伯承的手下工作,結下了至死方休的戰友情誼。

朝鮮戰爭爆發後,十二軍奉命開赴石家莊准備赴朝作戰,唯有時任副軍長的肖永銀沒有接到命令。眼看著王近山直到最後一刻都沒有點自己的將,肖永銀火急火燎地找到劉伯承,遞上了自己的“請戰報告”。

“情況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劉伯承輕輕拍了拍肖永銀的肩膀,在“請戰報告”上批示了“同意”二字。就這樣,肖永銀再一次奮戰在朝鮮的戰場之上,在上甘嶺戰場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1954年肖永銀率軍回國之後,首先就是去拜見劉伯承。一別三年未見,肖永銀激動得給劉伯承講述起自己在朝鮮戰場上的種種,劉伯承聽完也很是興奮,但還是提醒他:

“仗打得越好,兵越容易驕。要管緊,不要驕傲。”

“是得管緊,特別是和平時期的部隊,一松,就會捅婁子……”肖永銀贊同地點了點頭,心中暗暗爲劉伯承的明察秋毫感到佩服。

二人談了一會兒之後,劉伯承提出讓肖永銀給自己一個師,他要搞一個演習部隊。肖永銀毫不猶豫答應下來,甚至將指揮權也讓了出來。但劉伯承轉念一想,肖永銀的部隊不在南京,單獨分出來不大好辦,便擺手表示作罷。

要說那個時候的劉伯承,還處在“老骥伏枥”的狀態,這一次深夜秘密到南京,恐怕處境和心態已經不如當年。

不出肖永銀所料,劉伯承下了火車之後,就一直繃著臉,見了他也是哼一聲就算打了招呼。坐在車上,劉伯承長長歎息了一聲,說自己沒有用了,到南京來給他們添麻煩了。

望著劉伯承疲憊的面容,想著戎馬一生的劉帥,居然被幾個毛孩子“逼”得深夜“跑反”,肖永銀心中頓時一酸,開口說道:

“您這是說的什麽話?您以前怎樣待我,現在還是怎樣待我,您這麽客氣,我心裏不好過……”

聽完肖永銀這番動情的話語,劉伯承得到了些許寬慰,又恢複了當年的模樣,和肖永銀侃侃而談,叮囑他當了參謀長,就要將自己放在影子的地方,不要把自己體現出來。

劉伯承住進中山陵五號之後,許世友爲了讓老元帥快活快活,親自設宴接風,還交代各部門輪流請客,陪劉伯承聊天,以免劉伯承心情積郁。而肖永銀也恪守劉伯承的教導,除非必要,一般不在熱鬧的場合抛頭露面。

結果初到南京的幾天,許世友發現劉伯承根本不願意接見人,反而和肖永銀在一起的時候,心情比較愉快。因此,許世友特意向肖永銀交代,有時間多陪陪劉伯承。肖永銀也滿口應承。

在之後的日子裏,肖永銀一有時間就跑去看望劉伯承,陪他吃飯聊天。有一次,劉伯承在聊天時,突然問肖永銀:

“你說,一個排長起多大作用?”

“大概……就是起一個排長的作用。”肖永銀愣了片刻,從軍事方面回答道。沒想到劉伯承聽完之後,身子靠在沙發上,再也沒有說話,不明所以的肖永銀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後才反應過來:

“劉帥的問題有所指啊……”

肖永銀終于明白,劉帥並沒有因處境艱難而心死,他還密切關注著政局的變化。

多年之後,肖永銀回憶起自己的過往,曾動情地說自己一生跟過兩個元帥,徐帥教會他如何面對生死,劉帥教會了他如何打仗,讓他成長爲一個高級指揮員:“沒有劉帥,就沒有今天的肖永銀。”

參考文獻:

[1].許世友救朱德和劉伯承脫險[J].黨史博采,1997(09):20-21.

[2]李意根.元帥與將軍——劉伯承與肖永銀五十載戰友情[J].黨史縱橫,2010(04):40-43.

[3]羅元生.劉伯承的晚年歲月[J].黨史博覽,2022(05):54-60.

[4]趙建國著. 劉伯承元帥 第2版. 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7.02.

[5]冷夢著. 肖永銀少將. 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5.05.

[6]《劉伯承傳》編寫組著. 劉伯承傳.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2015.07.

1 阅读: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