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購買蘇35戰鬥機,幾年之後就被替換,失去了重要的作用。

我是言哥看世界 2024-05-15 03:06:06

中國難道是人傻錢多嗎?花了24億美金買了一批戰鬥機,結果沒用幾年,就失去了作用,這批中國曆史上購買過最貴的戰鬥機,只能給國産戰鬥機打打下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2011年中國殲20首飛成功,這標志著中國成爲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獨立研制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國家,也極大的證明了中國軍工的強大,可是在兩年以後的2013年,中國卻做出了一個讓人很難理解的決定,那就是以單價一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俄羅斯24架蘇35戰鬥機。

作爲一款雙發重型多用途戰鬥機,蘇35的綜合性能十分優異,不管是載彈量、航程、火力輸出、機動性都很強,因此也被譽爲終極側位。因爲是第四代戰鬥機的改進型,所以蘇35屬于四代半戰機,實力僅次于五代隱身機。而俄羅斯賣給我們的産品跟以往有些許不同,那就是沒有經過閹割,純純的原裝貨。

雖然這筆極具爭議的訂單讓很多人不理解,但是蘇35的引進,是中國空軍經過反複的研究之後才確定的。我國當時雖然已經研制出了殲20,但是離批量生産服役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況且因爲早期型號的殲20發動機不行,所以還需要慢慢改進完善,而當時我國的殲11雖然也已經能夠批量生産,但是作爲一款仿制品,綜合性能還是滿足不了空軍的作戰需求。

我們的國土面積大,鄰居也多,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空軍戰機執行任務,就會出現很多風險,所以我國及時購買了24架蘇35,在這批戰機交付之後,就開始在南海地區進行戰備值班任務。按照正常的計劃來看,蘇35至少會在十年內,都是我國空軍的主力戰機,但是計劃趕上不變化快,中國還是低估了自己的發展速度。

隨著殲16、殲10C的研發成功以及殲20的不斷改進,中國空軍的國産三劍客全部亮相,而我國工業能力強大,三款飛機陸續被批量生産,配備了我國先進航電系統、雷達系統以及電子系統的三款戰機,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完全能夠滿足中國空軍的需求,也能很好的保護我國的領空。

相比我國的先進戰機,蘇35因爲使用了俄羅斯的雷達、航電系統,所以在性能上已經落後了,在曆次演習當中,也都被國産戰機打敗,所以蘇35失去了中國空軍主力的位置,只能退居二線,給國産戰機打打下手。不過大家不用擔心,蘇35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之一,對印度的蘇30以及陣風都有優勢,所以依然有用武之地。

很多人都說我們可以對蘇35進行改造升級,從而提升戰鬥力,這一點還是不太可能發生的,畢竟蘇35只有24架,爲了24架飛機進行研究,有點不太合適,如果有可能,把這批飛機再賣給俄羅斯,估計才是更好的選擇。

3 阅读:292

我是言哥看世界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