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法院審理各類知識産權案件54萬余件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22 21:55:50

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報全國法院2023年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整體情況:全國法院新收一審、二審、申請再審等各類知識産權案件54萬余件,審結數量與新收數量基本持平,分別比2022年上升3.41%和0.13%。

據介紹,全國法院去年在319件知識産權民事侵權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判賠金額達11.6億元,堅持嚴格保護,重拳打擊侵權假冒行爲。其中,最高法審結“盼盼”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對惡意攀附商譽的行爲適用4倍懲罰性賠償,判賠金額超1億元;審結“橡膠防老劑”技術秘密侵權案,判賠2.02億元,創同類案件判賠金額新高。

最高法表示,法院系統加強科技創新保護,支撐科技強國建設,包括妥善審理涉及5G通信、量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種業種源等高新技術領域知識産權案件,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新興産業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有力服務保障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同時,營造誠信經營環境,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有力打擊商標惡意注冊和侵權仿冒,依法加強對馳名商標、傳統品牌和老字號的司法保護力度。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規範和引導誠信經營。此外,優化創新權益保護模式,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加強人工智能技術司法保護研究,開展數據産權保護等新類型案件專項調研,探索完善數據保護裁判規則,服務保障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最高法還發布了2023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産權案件和50件典型知識産權案例,覆蓋專利、商標、著作權、植物新品種、反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等知識産權類型,涉及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國內外知名品牌、數字經濟、種業等衆多新時代的重點領域和行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