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工資就要比技工的高!中國技工荒:德國成功中國困境重重?

朱老大聊養護 2024-05-13 06:47:48

中國作爲發展中國家正在逐步擴大國家實力,其中工業版圖的實力發展與提升是轉變成發達國家的重要要素之一。

任何行業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資源的支撐來掀起行業發展的浪潮。

尤其是工業所需的人才不僅需要體力型人才,還需要技術型人才,因此需求非常大。

但是如今中國卻遇到了關于這方面的難題,中國出現了“技工荒”的現象。

不同于國外的技工和辦公室白領幾乎在同一個社會地位上,中國技工大多數是家族産業傳承或念書無果的人選擇的道路。

其實,現如今技工的工資並不比辦公室文員的工資低,而且現如今中國的工作保障機制已經很完善了,正式員工幾乎都有五險一金的制度保障。

但是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思想中,技工工作對比于辦公室文員來說仍然覺得拿不出手。

因此很多人都覺得沒有出路了才會選擇做技工,並且潛意識都會認爲技工文化水平較低而且會非常的辛苦,而相應得到的勞動報酬也不成正比。

爲了讓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制造道路,我們必須改善中國如今“技工難”的現狀。

中國技工現況

中國勞動力市場現如今陷入了缺少高級技工和技術工人的窘迫境地。從國家統計來看,中國城鄉企業約有1.4億職工,技術工人的數量占據一半人口。

但是在這技工隊伍中,高級職工僅占百分之三左右,可想而知統計出這個這個數字是多麽的驚人。

據發達國家統計,其技工人數中高級技工大約占40%左右。我國離發達國家的占比相差太大,而且這個比重需要國家政策相應做出大的改革才能做到。

而且需要我們注意的是,不光高級技工的人數少,其平均年齡也比較大。

對于如今的國家工業發展趨勢來說,高級技工需要更多新鮮的血液來支撐我們發展的高質量和速度。

中國大多數技工講究的都是學徒制,很多都是認一個師傅就對這一個師傅所具備的技術能力進行學習和改進。

但是大多數師傅都只單獨具備單項的技能,對于新發展的技工來說學到的知識面比較狹窄,能晉升的空間也比較小。

同樣現在很多人從事技工工作,都是爲了賺錢去養家糊口。

所以大多數人只是簡單考了一個初級證書有工作的機會就可以了,很少部分人想著去多考一些技術型的證書,這也是我們技工種類單一且等級較低的重要原因。

爲了培養出一個熟練的技工,在這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人力

在普工成長進階的過程中,還要做好培養出較爲熟練的技工後會因爲主觀或客觀的原因導致人才流失。

這對于企業來說,良好的薪資待遇,保障制度和企業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現如今社會上也有一些工作對于年輕人來講是可以輕松獲得高薪資的,比如說網絡主播,擦邊工作等等。

這主要靠在學校裏老師教育的觀念和學生自身的三觀如何,部分年輕人會嫌技工這份工作不體面,哪怕是高薪資也覺得從事這份工作會在同齡人中擡不起頭。

因此對于技工身份的價值轉換則需要國家和政府對中國人觀念進行培養,在社會上也需要加重對技工人員的重視程度。

中國技工荒的原因

中國技工的主要來源是技校,中國對于學校普遍認爲上大學才是正道。因此大多數人一旦沒有考上高中或大學大部分人會進入職業技術院校或者中專學校去修習一門技藝。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進入學校學這門技術只是爲了以後在人才市場中能找到自己的一所容身之處。

而因爲沒有考上高中或大學的學生大多成績不好或品行不端,因此技校從一個教人能夠擁有立身之本的職業技術學校變成了一所無良少年的聚集地。

在學校中,好的情況是老師和學校負責,學生也聽話願意去學,這樣學生最後起碼能考到一門技術的基礎證書,也能拿到最後的結業證明,對于未來就業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不好的情況就是某些學校和老師沒有良好的作風和學風,對學生的教育也是得過且過,那麽很多學生就會走歪路。

對學習不上心,個人的生活也一塌糊塗,最後可能會混張證書出來但到實操上很有可能就一問三不知了。

而社會上的刻板印象也很重,大家對于技校和職業院校的第一感覺是成績不好的學生才去的地方,導致大家對技術人才也沒有正視。

同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從學校中出來的學生哪怕學的好也不一定能夠獲得合適的職業。

對于很多大廠來說,不僅需要技術還要學曆,這對于技校中出來的人才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就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他們只能被迫選擇一些小公司或者創業。

小公司入職通常起步工資不會太高,技工中等級還是非常嚴明的,剛進入公司都要技術考察。

而且大多都會先實習學徒,工資去除五險一金也就大約三千左右的薪資,而在剛入職的過程中還要進行頻繁的實操訓練。

因此很多人還會在實習之後打退堂鼓,轉而去選擇別的工作。

而如果有的人想要創業,也需要足夠的啓動資金,而且很多公司的客戶都是固定的,因此創業難度也非常大。

綜上可以看出,技工在中國的地位是非常低微而且雖然需求很大但實際入職的難度也是有的,在這過程中也極有可能遭受人才的流失。

德國成功的原因

對比于中國技工荒的現狀,德國卻沒有這種問題。

在德國,高級技工也就是俗稱的“藍領”是極具社會地位的。

德國非常重視“工匠精神”,他們會出現很多工匠世家。

擁有一門技術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爲了養家糊口,還是爲了家族工匠精神的傳承。

在德國,大多數人知道此人擅長一項技術,會對其很尊敬,對他們來說不會覺得從事技術類的人地位比辦公室文員卑微。

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整個教育體系中,技術學校不是上不了大學的唯一出路。

而是學生依據自己的意願去選擇的,德國從小學階段就會鼓勵學生確定自己的興趣並且爲未來的工作做規劃。

並且其德國政府對技術人才的培育提供資金支持和資源支撐,這能體現出其對技工的重視程度。

德國的職工教育每年還會給學生做補貼,並且如果在學習期間某位學生被企業看中,預定他畢業後的入職,還要另付其定金。

這能體現出他們對技工人員有多麽的重視,並且社會地位也是非常的尊重的。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設定了超過350種官方承認的執業證書,對于企業來講,有水准的證書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學曆。

他們對技工的重視程度,導致了技工對于專業能力的敬業和認真程度,他們的規劃和工作水准是非常嚴格的。

這種極具匠人精神的産品都是稀有而寶貴的,因此有需求的人也會看重這珍稀程度和價值,因此往往是供不應求的。

中國改進現狀的措施

和德國的技工就業現狀來對比,中國現狀不僅人才所來源的教育機制不夠完美,技工就業後的待遇保障也不夠。

因此中國需要加重對技工人員的重視程度,需要從國家政策方面去轉變人民的思維。

並不是學習不好才去學習技術,而是技術本身就是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

從事技術工作也是光鮮亮麗的,做技工也有大好的未來和發展空間。

同時針對職業學校需要加大對技術的標准教學和對應證書的相關考取。

對學生來說,不能光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更多的要加大實操課的課程占比量,讓學生們能夠學以致用。

並且在學校中應當多組織相關執業證書的考取,流程要正規,考試要嚴肅,結果要有用。

這能讓學生就業直接對口崗位,減少實習的時間,也能更好的適應企業的工作節奏,這對于企業和技工來說都是好事,省時省力高報酬。

結語

通過上文,我們能清晰的認識到當前中國“技工荒”的現狀,也能鮮明的察覺到我們所出現的問題。

對比于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來說,我們對于技工的培育和待遇都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和提升。

中國政府也在積極的推出新政策,加大對技工的重視程度,讓從事技工的人民敢于炫耀自己的工作價值。

在辛勞的工作之後也能獲得優異的工作薪酬支撐和福利保障,我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我相信大家對于建設中國工業強國,邁向發達國家都有著美好的願景,期待國家的發展和進步,我們作爲國家的人民也要跟隨國家的腳步不斷向前發展,提升個人能力,助力國家進步。

信息來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780188388873241&wfr=spider&for=pc

記者蹲點|“用工荒”主要是技工荒--齊魯壹點--2022.2.6

0 阅读:5

朱老大聊養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