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將有超過50顆北鬥衛星在軌運行,定位範圍覆蓋全球?

小西講社會 2024-02-09 10:08:32

2024年我國北鬥衛星將會在軌超過50顆,定位範圍覆蓋全球,這是真的嗎?根據央視新聞報道,2023年12月26日11:26,我國在西昌發射中心使用長城三號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北鬥第57、58顆導航衛星,並且入軌進行測試。也就是說,在2024年,北鬥在軌衛星將超過50顆,可以實現覆蓋全球。但是北鬥衛星和GPS定位仍舊存在一定差距,那麽北鬥衛星如今還有哪些地方亟待突破呢?

首先,GPS系統很早就可以實現米級甚至厘米級定位,但北鬥系統至今只能實現米極精度,在民用範圍的誤差在5米左右,這並不是衛星多少的問題,而是實打實的技術差距。要知道GPS成功組網是在1994年,並且載軌還僅僅有24顆衛星,如今也僅僅增加了8顆GPS衛星共在6個平面軌道上運行,並且采用的叫動式單碼測距三維導航,而北鬥采用的是主動式雙向測距二維導航。GPS的導航是需要用戶設備自行解碼並且計算自己位置,而北鬥必須包含發射機,由地面控制中心計算,這不僅僅關系到精度,還關系到軍用時的保密性以及雙方的設備容量。也就是說理論上來講,北鬥衛星很容易就會達到信號發射上限,而GPS的設備容量是無限的。

說完了缺點,我們再說說優點,首先北鬥目前可以測定許多自然災害,並且發出預警,而且對通信、測繪、運輸等都有非常大的幫助,一旦老美真的對中國關停了 GPS系統,我們也可以采用北鬥系統進行費用,這可就是戰略意義上的問題了。想象一下,有一天老美突然不讓中國用GPS,而我們沒有一套自己的定位系統,走到哪都只能靠問路,這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而且北鬥采用的硬件技術也一定是優于GPS的,畢竟比GPS晚問世了那麽久。如今我們和GPS的差距主要還是在系統和算法上,如果能克服這兩個差距,以北鬥即將在軌50顆的數量,北鬥系統絕對不會比 GPS差。

不過 GPS依然有早發優勢,如今GPS已經全面占領了市場,那北鬥究竟應該怎麽在夾縫中生存呢?中國工程院院士、北鬥衛星的總設計師許其鳳教授曾經做過一次這樣的演講,並且回答了北鬥系統究竟該怎麽破局,如何打破GPS封鎖的問題。關于這一點,許教授其實說得非常具體,也用了很多的專業名詞,但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爲北鬥的前景是無限的,目前也僅僅被GPS壓上一頭,比歐洲的伽利略要更有優勢。那麽北鬥衛星的優勢究竟在哪?我們又該怎麽打破已經被GPS壟斷的市場?首先,北鬥衛星是性能投入比非常高的系統,並且規避了大量的技術風險,並且北鬥衛星目前的硬件都十分過硬。

假設美國的 GPS衛星需要更換,那他們也是更換十幾年前的庫存,也就是所謂的二代衛星,等這些二代衛星用壞了,美國人才能考慮更換三代衛星,那都是幾十年後的事了。而我們現在的北鬥衛星就基本是三代衛星,如果真有什麽算法上的改良,我們可以直接進行同步,除非老美不考慮成本,直接全部換上三代衛星,讓二代衛星全部吃灰,才可以繼續穩壓北鬥。但資本向來都是逐利的,發射衛星也要有利可圖,雖然GPS盈利不少,但也禁不起這樣搞。所以在未來的某個技術革新的節點,北鬥沒准就可以實現反超GPS,一步步地接管世界市場。

縱觀中國科技的發展史,除了芯片這種超高精度需要一代一代堆的産品,其他産品只要我們做出來了,一般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超越。據傳言,北鬥衛星雖然目前民用的誤差還以米爲單位,但軍用的定位已經精准到厘米。軍用衛星一般就是爲導彈等武器提供指引,像導彈這種爆炸的就是方圓幾百米甚至幾公裏威力的東西,幾米的誤差似乎也顯得不那麽重要了。不過北鬥衛星究竟行不行,還是要看2024年的總體表現,我們也應該相信,北鬥一定會有一天超越老美的GPS,占領全球市場。

0 阅读:10

小西講社會

簡介:看遍社會奇聞,開擴你我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