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江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積極探索多元化、綠色低碳發展轉型道路

荔枝新聞 2024-05-15 21:40:58

荔枝新聞北京工作部記者/劉辛

5月15日,2024年“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在江蘇常州舉辦。江蘇省政協副主席胡剛出席活動並致辭。

胡剛表示,江蘇省是全國的經濟大省,産業大省,2023年江蘇地區生産總值達12.82萬億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均居全國首位。今年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1萬億元,同比增長6.2%。與此同時,江蘇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的價值取向,積極探索多元化、綠色低碳轉型道路。

他介紹,十年來江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PM2.5濃度下降56.2%,降至每立方米33微克;斷面水質U3比例提升47.6%,長江幹流江蘇段水質保持二類,太湖連續15年實現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水質黑臭目標;林木覆蓋率、自然濕地保護率分別提升至24.06%和64.3%。

穩步推進雙碳任務,單位GDP能耗、碳排放強度分別下降38%、43%,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6029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總量的40.8%。

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209家發電行業重點單位上線交易履約率99.92%,二氧化碳配額約3500萬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不斷壯大綠色産業,現代環保産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8000億元,總量居全國第一;硅片、晶硅電池及晶硅組件等産量約占全國40%;風電整機制造業占全國的30%;新能源與清潔能源公交車總數占比達到71.7%;累計建成綠色建築面積11.7億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面積8.8億平方米,規模長期居全國第一。

胡剛介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已經成爲江蘇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取向。活動舉辦地常州,近年來因地制宜探索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換路徑,以新能源、新生活、新城市爲引領,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先後啓動實施了新能源之都建設,長江大保護、太湖治理,圩汙亂散地綜合整治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示範項目。“十三五”時期,常州以年均1.59%的碳排放增速支撐了年均8.16%的GDP增速。在近三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計下降22.5%的情況下,常州成爲2023年全國人口最少,地域面積較小,人均水平較高的GDP萬億之城。

胡剛表示,江蘇將堅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協同推進減碳、減汙、擴綠、增長,加快推動産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城鄉建設發展綠色低碳轉型,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