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裏爬外?齊淑芳曾帶領30名演員留美,發誓永不回國,如今過得怎樣?

魯老知識分享 2024-05-14 20:18:42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對于無數戲劇愛好者來說,齊淑芳是一個很難忘記的名字。

而之所以戲迷們會牢牢記住這個名字,則是因爲她多年前幹出了一件震驚整個中國的事情。

那就是她帶著深受中國培養的三十名京劇演員遠赴美國表演。

隨後竟然在演出之後,並沒有按照約定回國,而是留在了美國。

彼時她的行爲讓無數人感到了一種深深的背叛。人們紛紛指責她背棄祖國,是叛徒,是恥辱。

對于這些齊淑芳並沒有回應,她只是表示自己將永遠留在美國。

那麽齊淑芳爲何突然做出如此舉動?如今的她又過著什麽樣的生活呢?

一、一個特殊的決定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是一個對現代人來說有些遙遠也有些陌生的年代。

彼時也正是出國熱階段,很多人甯願去美國等國家刷盤子,也不願意留在國內發展。

這樣的想法,不僅普羅大衆有,就連藝術家們也有。

也正是在這個的情況下,1988年在京劇界發生了一場震驚國人的“叛逃”事件。

那就是小常寶齊淑芳,帶領著上海青年京劇團的30多個人留在了美國。

彼時一個愛好京劇的老板邀請上海青年京劇團前往美國演出。這對于齊淑芳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她既可以把優秀的京劇文化傳播到國外,又能看一看國門外的景象。

對于這個非凡的機會,整個青年京劇團都興奮了起來。他們整理了行裝,踏上了遠赴美國的飛機。

但是沒有人想得到,這趟飛機飛走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按理來說,商業演出並不需要太長時間。可是齊淑芳等人一直在美國滯留了好幾個月,都沒有音信。

這下子,他們的家屬急壞了,于是紛紛寫信打電話給上海青年京劇團的領導,要求把他們的親人“交出來。”

但是領導們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只好盡量安撫,把影響降到最低。

這件事情對于上海青年京劇團的副院長齊英才來說格外煎熬。

因爲她一方面要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一方面又爲自己的親妹妹齊淑芳擔驚受怕。

就這樣苦熬了幾個月後,齊英才的家門被一個男人敲響了。這個男人正是齊淑芳的丈夫——龔國泰。

龔國泰一臉悲切的喊了一聲大哥,就把一封信遞了過來。

齊英才仔細讀過信後,整個人都發懵了。因爲信是齊淑芳寫得,而心中的內容則是“觸目驚心。”

齊淑芳寫道,“我們三十余人將要定居美國,不再回國了。”

這封信簡直如同晴天霹雳,讓齊英才不知所措。他實在想不明白,曾經一心要在京劇上發光發熱的妹妹,怎麽會做出這種事情?

二、年少成名的坎坷路

對于傳統戲劇行業來說,若不能年少成名,那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基本上宣告了事業的停滯。

因此齊淑芳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要年少成名,成爲一代京劇大師。

齊淑芳的這個夢想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家庭長期的熏陶下形成的。

要知道齊淑芳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盡管哥哥和父親的名氣都不大,但是給齊淑芳啓蒙還是輕而易舉的。

也就在家庭氛圍的影響下,齊淑芳愛上了京劇。她咿咿呀呀練習的時候,心裏就充滿了快樂。

爲了能夠真正踏入這樣行業,齊淑芳十分嚴格的要求自己。日複一日的練嗓,年複一年的練身段。

總而言之,齊淑芳把自己的一切都壓在了京劇上。

而身邊的很多人在見識過齊淑芳上台後,也紛紛誇贊她有天賦,是個難得的京劇大才。

在這樣的評價下,齊淑芳滿心歡喜的認爲,自己的未來一定是一片坦途。

可是命運在她13歲那年給了她重重一擊。那一年齊淑芳在父母的帶領下前去報考戲曲學院。

齊淑芳因爲這是件易如反掌的事情,所以她充滿信心。直到考試成績出來,齊淑芳才傻了眼。

原來她並沒有考上這所戲曲學院,也就是說,她並不如自己想象中那麽厲害。

落榜對于齊淑芳的家裏人來說也是一個打擊。他們紛紛勸告齊淑芳放棄戲曲道路,專心讀書才是正途。

但是生性倔強的齊淑芳並不認可家裏人的說法,她哀求父母讓自己再考一年,要是還考不上,她就再也不唱戲了。

幸好齊淑芳的母親心軟,給了女兒一次機會。

而這個時候,齊淑芳的長嫂,中國京劇第一女武旦——張美娟也向齊淑芳伸出了援手。

她把自己的技巧悉數教給了自己的小姑子,助力她再戰一次。

有了張美娟的幫助,再加上齊淑芳的天賦,她順利在第二年被錄取進了上海戲曲學院。

而這一次,的確改變了齊淑芳的一生。1960年,齊淑芳以《三戰張月娥》的畢業大戲,成功拿到了無數觀衆的歡呼與掌聲。

齊淑芳心裏明白,屬于自己的未來唾手可得。

因爲在這群觀衆裏,有一個特殊的人,他就是京劇大師——梅蘭芳。

梅蘭芳看過齊淑芳的表演後,連連拍手,隨後更是進入後台親自和齊淑芳握手。

他對齊淑芳說,“你表演的很好。”而有了梅蘭芳先生的話,其他人更是看重齊淑芳。

于是齊淑芳順理成章的進入戲曲團,並且迅速成長爲了中流砥柱。

而後齊淑芳更是憑借著《智取威虎山》一演成名,成爲了全國人們都熟知的小常寶。

在國內,齊淑芳可謂是享盡了贊譽。她的年少成名夢,也成爲了現實。

可名氣大了之後,齊淑芳又漸漸不滿足起來,她希望的是名利雙收,而不僅僅是一片清譽。

可彼時的國內實在不富裕,能夠給藝術家們的津貼更是少之又少。

于是當華裔商人邀請他們去美國演出的時候,齊淑芳的內心就悄然發生了變化。

我們並不知道是誰提議留在美國的,但我們知道,最終整個演出團,無一人回國。

三、如今的他們

剛剛留在美國的時候,齊淑芳和她的同伴們都充滿興奮。

他們似乎認爲美國遍地是黃金,只要拿著袋子撿就好了。

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壓根不是這麽回事。他們在美國並不受歡迎,前來觀看的觀衆更是寥寥無幾。

很快,他們的內部就發生了裂痕,一部分人主張繼續,而另外一部分人主張留下來。

最終這兩派分崩離析,有人灰溜溜的回國,有人在美國堅守。

而齊淑芳自然是留在美國的人,她在朋友的幫助下拿到了綠卡,合法的留在了美國。

而這個時候,齊淑芳面對困難的現狀也開動了腦筋。他們選擇去華人居住的大街上賣唱,吸引觀衆。

事實上這一招的確十分奏效,在異國他鄉能夠聽到國粹,對于這群久居海外的華人來說,是一件再興奮不過的事情了。

于是他們紛紛伸出援手,幫助齊淑芳建立了一家“齊淑芳劇團。”

有了劇團,齊淑芳的事業也自然慢慢發展起來,賺得錢也水漲船高。甚至于美國的總統都曾經前來劇團欣賞過齊淑芳的節目。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齊淑芳在美國都十分的紅火,甚至一度去紐約演出的時候,造成了極爲轟動的效果。

可以說,此時齊淑芳已經名利雙收了。

但縱是如此,齊淑芳還是沒有提到回國。因爲她無顔面對自己的家裏人,也無法面對國內一直支持她的群衆。

直到2008年,齊淑芳才回到中國前來探望她的家裏人。對于當時造成的巨大輿論,她也表達了自己的歉意。

只是當記者問道她會不會回國定居的時候,齊淑芳沉默的笑了笑。

這個沉默,讓大家明白,齊淑芳已經是一個全然的美國人了。

但是好在齊淑芳哪怕不肯回國,她也會在每次演出結束後鄭重的表示,自己所唱的是京劇,是中國的國粹。

從這個角度來看,齊淑芳還是一個有良知的人。

我們或許真的要想開一些,齊淑芳不是中國人無所謂,只要她沒有讓京劇變成美國的,我們也不必對她過多過問了。

結語

對于齊淑芳的選擇,我們若置身當時,自然會萬分憤怒。

因爲齊淑芳無論有多少理由,都不是她以這種手段留在美國的原因。中國並沒有虧待她,反而是把她擡到了一個她夢寐以求的高度。

若齊淑芳想要出國,那麽以合法手段出國也不會被阻撓。但是她連同其他三十幾人執意非法留在美國,就實在太令人難以接受了。

無論後面齊淑芳有多少冠冕堂皇的借口,都不能掩飾她當時的錯誤與無知。

好在中國的京劇依舊在蓬勃發展,也好在齊淑芳沒有幫助外國人偷走京劇。

無論如何,一晃數年過去,這些恩恩怨怨也到了了結的時刻。

這些往事,也就讓它消失在風中吧。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參考資料:

微笑君電影 2023-02-28《八十年代,“小常寶”齊淑芳抛家棄國,回國後說:我們是爲了藝術》

細品名人 2022-09-06《“小常寶”齊淑芳:在美國唱京劇,她與前夫的人生狀況怎樣? 》

0 阅读:553
评论列表

魯老知識分享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