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縣城:留守婦女,竟然習慣了這些事兒

喝啤酒侃感情 2024-04-12 08:54:04

01

我有一個朋友,每天過著這樣的生活:早上7:00從家出發,開車將兩個孩子拉到公司。在公司打完卡後,她騎摩托車將兩個孩子拉著,先送大女兒去小學,返回時將小兒子送到幼兒園。

如果時間允許,會去買早餐。如果時間不夠,就直接到公司上班,不吃早餐。

她是一名留守婦女,我們稱之爲“時間管理大師”。因爲,她的這個時間安排,看似合理,實則緊湊,還有無奈。

之所以稱之爲“時間管理大師”,是因爲她這個時間是被逼出來的。

之前,小學要求學生8:10之後才能到校,幼兒園8:30之後才能入園。如果早到,要通報批評。

她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如果自己不送,孩子沒辦法上學。如果按照時間規定送的話,她上班必定遲到。因爲送孩子後去上班,她已經被公司警告多回,甚至扣了工資。

後來,學校人性化管理,調整了入學時間,小學7:50開門,幼兒園7:55開門。

于是,她每天早上6:30就起床,然後7:00出門,到公司打卡,是爲了避免出現考勤意外。而在公司將車子換成摩托車,是因爲是學校的路上長期堵車,不騎摩托車的話,根本無法通行。

在7:55確保小兒子進入幼兒園後,她抓緊時間,瞅准道路上的一切空隙往公司趕。按照要求,她必須在公司8:00上班前趕到。

所以,盡管每天6:30就起床,但她其實沒有一分鍾的空閑時間。

02

如果說安靜,中午是她最安靜、最自由的時刻。

孩子們每天都在學校吃住。除了早上送,下午接以外,孩子們基本整天都在學校。

中午是她難得的一個人時間。

每天中午12點下班,她一分鍾都不敢耽擱,趕緊鎖上辦公室的門,往家趕。到家後,她直奔廚房,淘米、洗菜。將一個人的米飯蒸上後,將早上出門前塞進洗衣機洗好的衣服晾曬好,然後上床午睡。

她每天的鬧鍾,除了早上6:20、6:30以外,還有中午13:20。每天,午睡到13:20,她雷打不動地起床,開始炒菜。

匆匆忙忙炒完一個菜,進入到午餐時間。

當然,有時也會炒兩個菜。這個視心情、手頭經濟情況而定,更視時間而定。

吃完飯將碗筷放進洗碗池泡著,趕緊下樓,騎著摩托車往公司趕。

還好,正好踩點上班,一分鍾都不浪費。

03

她最大的遺憾,就是不能每天自己接上幼兒園的小兒子放學。因爲,幼兒園放學時間是16:20,而她下班時間是17:30。

沒辦法,她將小兒子委托給了一個鄰居。鄰居家的小孩在幼兒園隔壁班。每次,鄰居接完自己的孩子,再幫她接兒子,然後一起帶回家。爲此,她專門聯系老師,將接她兒子的離園的順序挪到了班級最後一個。

盡管如此,老師經常反應,每次送完其他孩子,他兒子要在幼兒園門口等半天。

兒子經常回家問她:“媽媽,爲啥我總是倒數第一啊?難道表現好,也不行嗎?”她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有時自己偷偷抹起了眼淚。

好在鄰居人好,沒有過多嫌棄。

爲了表示感謝,她每個月發完工資,第一時間給鄰居轉300塊錢。

女兒每天放學時間是17:00,她早就跟孩子囑咐過:“放學後,先在學校門口待會兒,玩耍也成,看課外書也成,等她下班了再來接她一起回家。”

所以,她每天17:28就開始收拾東西,等到下班時間一到,一刻都不敢停留,趕緊奔去學校,帶上女兒一起回家。

據說,有一次學校附近的某商店老板拉著女兒不放,原因是女兒總在店門口晃悠,老板認爲她是來偷竊的。

在她去接孩子時,看到孩子臉上無辜的淚痕,非常無奈。好在,商店裏沒有損失啥,在她的反複解釋和爭取下,店老板沒有再糾纏。

後來,孩子連買筆都不敢去這家店了。

每天晚上是最嘈雜也最無奈的。她一邊輔導女兒做作業,一邊陪小兒子玩,還得張羅做飯、打掃衛生等事務。

孩子的作業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爲此,她多次怒吼孩子。而小兒子“不識時務”的喊“媽媽”,經常招來她一頓訓斥。

而收拾好一切,順利上床睡覺後,在兩個孩子睡著前,她依次抱著孩子,跟他們道歉。

日子,就是這樣反複,一天又一天。

04

當她跟我講述每天的狀態時,我感覺無法置信。我問她:“你家男主人知道這些嗎?他不心疼你嗎?”

可她卻很淡然——“這算啥,我早就習慣了,習慣了上班,習慣了一個人帶娃,習慣了一個人睡覺,習慣了有困難自己扛。”

困難,是可以想見的。但是,在她眼裏,什麽才是困難呢?

她說,有一天下午,突然下起了雨,而她手上的工作也很多,無法抽身。眼看放學的時間越來越近,女兒沒有帶傘,怎麽辦?

她一直想著這事兒,卻無能爲力。放下手頭工作,請個假出去給孩子送傘,這種事兒她不是沒有幹過。

這幾年,請假給孩子送傘、請假給孩子送忘帶的課本、請假帶孩子去看醫生,她早就請遍了各種假。雖然領導沒說什麽,但同事的各種流言蜚語早就傳開了。

所以,她一次次告誡自己,沒有實在無法扛過去的困難,堅決不輕易請假。

所以,送傘這種事兒,已經不是值得她請假的了。

雖然自己努力心狠一點,但對孩子的惦記一點兒都沒少。一下班,她就趕緊往樓下沖去。到了公司一樓大廳,才發現女兒站在門外等她。顯然,她淋了雨,褲子有一半都是濕的,鞋子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孩子依舊努力安慰她:“媽媽,我棒不棒?今天我自己走到你公司來的……”

她看著女兒臉上的雨水,將眼淚咽了回去,連連點頭:“好棒!”

女兒並沒有沉溺于她的鼓勵,繼續說道:“您不知道吧,我每天都帶了一把傘在書包裏,就是爲了防止下雨,因爲我知道你沒有時間來接我……”

0 阅读:0

喝啤酒侃感情

簡介:寫家鄉、寫小城市的煙火氣,我們更在乎是否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