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帶娃4年,女婿的一個舉動讓老人感慨:別輕易給女兒帶孩子

彬鴻說情感 2024-04-13 02:49:49

盡管民間廣爲流傳著一句話:“姥姥負責養育,奶奶來欣賞”,那些由姥姥辛苦帶大的孩子,成長之後卻與奶奶更加親近!然而,在當前帶孩子的行列中,卻依然是姥姥占據主流。

根據一組數據顯示,現如今很多已婚女兒,更願意讓自己的母親來協助撫養孩子。這背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傳統“婆媳關系”的緊張,讓一部分兒媳婦望而卻步。爲了避免這種潛在的矛盾,所以她們選擇讓母親來承擔這個重任。

爲女兒帶孩子四年,卻未得到女婿的感激

四年前,王阿姨離開河南老家,前往上海女兒的家中幫忙帶孩子。原本,王阿姨退休後的生活惬意自在,每天與好友們一起走模特步、跳廣場舞。但是,女兒擔心王阿姨一個人在家鄉的生活,因爲王阿姨的丈夫已經在多年前離世。

在女兒的多次催促下,王阿姨最終決定前往上海,與女兒一起生活。剛開始,王阿姨覺得在那裏過得也還不錯,女婿對她也頗爲客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王阿姨逐漸感覺到,女婿似乎對她來帶孩子並不領情。無意間,王阿姨聽到女婿和女兒的爭吵,女婿抱怨說,他的母親想來看孫子,卻因爲姥姥的占據而無法實現。

起初,王阿姨並沒有太在意女婿的話,以爲只是小夫妻吵架時的氣話。然而,有一天,孩子奶奶來了之後,女婿的一個舉動,讓王阿姨徹底心寒了。

女婿的此舉深深刺痛了王阿姨的心

去年國慶佳節,孩子的祖母從遙遠的故鄉疾馳上海,專程來探望她的寶貝孫子,並攜帶著豐盛的禮物,其行囊之豐盛似乎預示著她的長期停留。

由于家中僅有兩室一廳的狹小空間,再無余地安排客房,王阿姨無奈之下只能與婆婆同榻而眠。但兩位老人同室共寢,顯然並不方便。婆婆更是抱怨,身旁多了個人,她夜晚難以安眠。

在這種困境中,女婿登場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對王阿姨說:“媽,或許你可以暫時睡在客廳的沙發上。我母親晚上睡得比較輕,經常失眠,睡在客廳可能會影響她的休息。”

女兒在一旁聽後表示不滿,卻並未反駁,因爲家中大小事務向來是女婿做主。爲了不讓女兒左右爲難,王阿姨選擇了沉默,暫且在客廳的沙發上安營紮寨。

外孫與奶奶的親密關系

自祖母到來之後,王阿姨發現,自己辛苦養育多年的外孫,和奶奶更爲親近。孩子總是說奶奶對他百般呵護,而王阿姨禁止孩子看電視、吃零食、亂扔東西,奶奶卻一一放寬尺度。

漸漸地,在外孫的心中,她成了“惡姥姥”,而奶奶則是“好奶奶”。直到有一天,王阿姨在教育外孫時,孩子竟然對她說:“壞姥姥,你不要在我們家裏了,你回你自己家去吧!”王阿姨備受打擊,痛徹心扉。

那時,女婿就在旁邊,卻並未發言,也沒有批評孩子。

王阿姨深感自己在女兒家中成了無足輕重的外人,回想起自己犧牲了健身娛樂的時間,四年如一日地照顧外孫,操持家務,卻得不到女婿的體諒,似乎她在這家裏成了蹭住的可有可無之人。

憤怒之下,王阿姨打包行李,返回了故鄉。之後,祖母也因爲帶孩子辛苦而選擇回國。女婿後來有意讓王阿姨再次來照顧孩子,但無論女兒和女婿如何勸說,王阿姨都堅決拒絕了。

女婿的態度爲何這般冷淡?

通常情況下,女兒會主動提出由姥姥來照顧孩子,而對于女婿來說,如果自己的母親樂意承擔這個責任,他們自然十分歡迎。然而,在王阿姨的案例中,她的女兒堅持要求王阿姨來照顧孩子,對于女婿而言,似乎並非他們找不到人照顧孩子,而是丈母娘主動介入,因此他難以産生感激之情。

反之,如果女婿的母親無法照顧孩子,丈母娘此時伸出援手,女婿肯定會充滿感激之情,而不會表現得冷漠和不知感激。

因此,姥姥是否應該幫助孩子照顧孩子,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千萬不要讓女婿覺得是她們急切地想要照顧女兒的孩子。

女人爲何喜歡請自己的媽媽來照顧孩子?

爲何許多女性在結婚生子後,首選讓自己的媽媽來幫忙照顧孩子呢?通過與她們的日常對話,我發現,她們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原因:

媽媽在坐月子期間照顧自己

許多女性在懷孕期間就會請自己的媽媽來照顧自己,因爲孕吐讓她們對食物特別敏感,擔心與婆婆相處不好,所以,孩子出生後,她們自然希望媽媽能繼續照顧自己。盡管有些女性會心疼媽媽,選擇請月嫂一同照顧月子,但她們仍然不願意讓婆婆來照顧。

與媽媽的飲食生活習慣一致

女性在生子後喜歡請媽媽來照顧孩子的另一個原因是,媽媽和自己的飲食生活習慣一致,也能夠適應媽媽做的飯菜口味,避免了與婆婆生活習慣磨合的麻煩。

成爲母親之後,多數女性才深刻認識到,自己的母親始終如影隨形,以無私的愛包裹著自己,無微不至地關懷備至。與此相對比的是,家中的婆婆往往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兒子和孫輩身上,對于兒媳,或許總會有一絲難以言說的距離感。

因此,當面臨育兒的重重壓力時,許多女性傾向于邀請自己的母親來同住,以期在母愛的滋養下得到片刻的喘息。她們深知,在母親面前,自己不僅可以毫無顧忌地撒嬌,甚至可以暫時抛開成年人的責任,沉溺于那份久違的寵溺。母親的愛,如流水般寬容,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讓人重新找回那份寶貴的自由與輕松。

反觀與婆婆同住的生活,則可能充滿了種種約束。在傳統的家庭觀念中,兒媳婦的形象往往是端莊賢淑,勤儉節約,勤勤懇懇。任何超出這一框架的行爲,如隨意揮霍,或是偷閑片刻,都可能招致誤解和批評。于是,日常的舉止變得不再自在,個性不得不收斂,以便迎合那一份來自婆婆的期待。

我們不難發現,像王阿姨這樣的處境並非個例。這並非是女兒對父母的愛有所減少,而是現實中的無奈與局限。女婿的不夠理解與感恩,也在無形中加劇了這種緊張的關系。

最終,我們都要明白,退休之後的父母,應當有自己的生活,不應完全爲子女而活。如果感到快樂,就去做;如果感到束縛,就勇敢放手。每個人都應當有權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享受屬于自己的晚年時光。

0 阅读:0

彬鴻說情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