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時過度側重于北洋水師導致甲午戰敗後清朝險些被瓜分

史海撷英 2024-05-02 10:38:21

鹹豐十一年(1861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過後,清朝痛定思痛,決心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技術,進行一場徹頭徹尾的洋務運動。

因爲此前被列強們欺負得太慘了,尤其是鹹豐六年(1856年)到鹹豐十年(1860年)這段時間。英法俄美從清朝手裏奪取了大量好處,尤其是沙俄,從清朝弄走了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成了基本不可挽回的損失。

此事過後,清廷也明白,如果不進行改革,那就只能等著被列強瓜分完畢了。因此,在慈禧、恭親王奕䜣等清廷高層的帶領下,清朝開始了洋務運動。

其實同時期的日本作爲東亞國家,同樣也飽受列強的欺負。唯一的區別就是,日本和沙俄不接壤,所以避免了領土被占的事情。但英、美、俄等國同樣和日本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爲此,同治七年(1868年),日本的明治天皇頒布了王政複古诏書,自此拉開了明治維新的大幕。由此可見,日本的明治維新比清朝的洋務運動還晚了7年左右。

甲午戰爭將洋務運動的成果幾乎毀于一旦

洋務運動有很多方面,比如說教育、通訊、鐵路交通、銀行、軍事等方面。其中清朝最肯花錢的地方,就是軍事。而軍事中,最肯花錢的地方則是北洋水師。

最初清朝打算建立三大海軍力量,分別是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福建水師。但是兜裏經費有限,所以只側重打造北洋水師。稍微有點余糧了,才建造了南洋水師和福建水師。

無論從經費還是規模來看,北洋水師都遠勝後兩者。爲什麽會造成這種狀況呢?主要還是因爲打造水師的目的。清廷花那麽多錢打造北洋水師,無非是爲了保證京畿重地的安全。因爲每次英法聯軍都是從天津攻克大沽口後登陸,繼而進入京城。這已經讓清廷産生心理陰影了。所以說,清廷當時最看重的一點就是保證京城的安全。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去考慮其他的事情。什麽教育、通訊、醫療、交通等等,在清廷眼裏都是次要的。甚至左宗棠在收複新疆的時候,清廷都撥不出多少款子,但卻依舊能將大把資金投入到北洋水師的建設中。由此可見,國土的完整在清廷眼裏,也比不上自身的統治重要。

這事無可厚非,畢竟誰坐在那個位置上,第一件要考慮的事情就是保證自身的統治。但這事權重一旦過大,那就比較容易出事了。

首先,把絕大多數資金投入到北洋水師的建設,會導致其他方面的發展嚴重受挫。就說左宗棠收複新疆這事,花了兩三千萬兩白銀,可清廷只給了500萬兩,如果左宗棠找不到錢,是不是新疆就收複不了了?

其次,北洋水師成了香饽饽以後,那麽他們是不是會托大自傲?這種風氣一旦養成,在戰場上勢必會輕敵冒進,甲午戰爭時的表現也足以證明這一點。

李鴻章

此外,北洋水師過于被看重,使得朝廷的天平出現了嚴重的傾斜。以李鴻章爲首的北洋集團一家稱霸,隨時會做出顛覆性的行爲。其實袁世凱也是北洋系軍閥,由此可見,這事對清朝的危害有多大。

即便如此,清廷依舊把重心都放在了打造北洋水師之上。結果,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戰爭過後,清廷費盡心血,花重金用二三十年打造的北洋水師毀于一旦。這幾乎宣布了清廷過去35年的洋務運動的成果也隨之毀于一旦了。

清朝再次淪爲列強們口中的肥羊

北洋水師本來是用來震懾西方列強們的,從光緒十一年(1885年)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這段時間,其實列強們還真沒有大規模進攻過清朝。主要還是因爲當時的清朝已經建立起了一支較爲強大的海軍力量,那就是北洋水師。

此前光緒十年(1884年)福建水師在中法之戰中毀于一旦,南洋水師又總是把經費讓給北洋水師,所以說北洋水師絕對是三大水師中的翹楚。可以說,清朝這艘破船已經和北洋水師強行綁定在了一起,真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結果就是一損俱損了。北洋水師毀于一旦,清朝割讓大片領土給日本,還賠了2.3億兩白銀給日本。

此例一開,所有列強都瘋狂了,他們萬萬沒想到,清朝的北洋水師竟如此不堪一擊,而且清廷給日本的好處未免太多了,看來這些年還是太保守了。爲此,再次掀起了一波列強瓜分清朝的狂潮。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沙俄要求在東北建造鐵路。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德國強占膠州灣,12月沙俄強占旅順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8月,沙俄在遼東半島建立“達裏泥”自由港,也就是後來的大連。9月,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也就是列強們別吃獨食,大家利益均分。11月,法國強租廣州灣。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6月,八國聯軍侵華。7月,沙俄制造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慘案。8月,沙俄17萬大軍入侵東北。

可以說,截至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清廷已經基本自甘墮落了,而列強們也開始胃口大開,大有吃掉清朝的意思。慈禧更是瘋魔了一樣,非要對11國宣戰,結果差點連家都回不了。

自暴自棄還是再次改革?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清朝的版圖早晚會被列強們瓜分幹淨。可以看看一戰後的奧斯曼土耳其就能想象被瓜分後的清朝是啥樣子了。一戰後奧斯曼土耳其四分五裂,分成了數十個小國家。這些小國家時至今日,有不少還在被列強欺負著,比如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等。

那麽清朝爲啥能避免被瓜分的厄運呢?有這麽幾件事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雖說這是一個無恥的侵略政策,但實質上保證了列強們在清朝的利益均衡,不准吃獨食!除了沙俄,絕大多數列強還是秉持著這一原則。列強們互相制衡,反倒保住了清朝。

第二,維新派給了這個國家一個全新的希望。自甘墮落的清廷顯然已經不被列強們所看重了,但此後清德宗和康梁主持的維新變法又給這個腐朽的王朝帶來了一點曙光。只要清朝還能運轉下去,那列強們就還有利可圖,又何必提前切蛋糕呢?

簽訂《辛醜條約》

第三,《辛醜條約》中清廷答應賠款4.5億兩給列強,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億兩白銀。不管咋說,列強沒拿到錢,就不會盼著提前把清朝給解決了。

除此以外就是一些套話了,比如說大一統思想根深蒂固,民族韌性堅韌不拔,天佑華夏等等。

百日維新雖然失敗了,但是改變的思想卻深入人心。雖說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犧牲了,但這一事件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這爲日後中國脫胎換骨的變化,打下了基礎。

很多人說,譚嗣同白白犧牲了,因爲根本沒喚醒當時的看客。實際上譚嗣同的影響那是非常深遠的,此後的百余年甚至更久,有這樣一塊豐碑立在那裏,那就足以在恰當的時間喚醒不同時代的人,這才是譚嗣同的偉大之處。

列強虎視眈眈,沙俄胃口最大

列強們開了個會,說好了利益均分,結果有個國家打算吃獨食,它便是沙俄。八國聯軍侵華以後,沙俄居然趁機出兵攻占了整個東北。

列強們都傻眼了,一時間國際輿論嘩然,紛紛指著沙俄的鼻子罵。罵了不過瘾,他們還跑去找到清廷:沙俄不講道義,但是如果敢割讓土地給沙俄,那列強每個國家都會割走一塊差不多大小的地盤。

日俄戰爭示意圖

這可把清廷整懵了,要是列強們都來割這麽大一刀,那清朝還有什麽啊?爲此,清廷咬緊牙關,死活不肯跟沙俄簽署割讓東北的條約。

事情一直拖到了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戰爭後,沙俄才匆忙撤出了東北。其實按照沙俄原來的計劃是要把整個長城以北都收入囊中的。什麽國際規矩,什麽道德秩序,在實實在在的領土面前啥也不是。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