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患癌?乳腺癌患者要特別注意兩個部位,以防萬一!

欣欣看健康 2024-04-15 08:58:35

在戰爭片中,我們常常聽到“炮彈不長眼,不會兩次落入同一個彈坑”的說法,這句話以形象生動的方式描繪了戰爭中的不確定性。它意味著即使一個地方已經遭受過攻擊,再次受到攻擊的可能性仍然較低。

然而,當我們把視線轉向醫學領域,尤其是腫瘤學領域時,這種“不長眼”的規律似乎不再適用。⚠️事實上,在同一患者身上出現兩個或多個腫瘤的情況並不罕見。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然而,有個問題值得我們關注,二次患癌!

如果一個人患上兩種或更多的癌症,醫學界稱爲多原發癌症(MPC),⚠️第二原發性惡性腫瘤的出現要注意。

二次患癌是指在初次診斷出原發性腫瘤後,至少經過兩個月的時間,患者體內的新部位或組織中獨立形成了新的腫瘤。

乳腺癌患者朋友需要特別注意兩個部位的腫瘤,甲狀腺癌和卵巢癌。

一、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在乳腺癌患者再次罹患的“二次癌”中比較常見。

臨床研究發現乳腺癌與甲狀腺癌之間存在著一種潛在的、雙向的致病關聯。這意味著,無論是乳腺癌患者還是甲狀腺癌患者,他們罹患另一種癌症的風險都比正常人群要高。

資料顯示,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之後的生活中,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會增至原來的兩倍。男性乳腺癌患者,他們在之後的生活中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更是激增了驚人的19倍!

導致甲狀腺癌風險增高的致病因素多種多樣,包括激素水平的變化、家族遺傳因素、肥胖問題、機體免疫力下降,以及放射治療和一些特定藥物治療(如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等。這些因素可能會單獨或共同作用,增加患者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

二、卵巢癌

研究顯示,女性在50歲後如被診斷出乳腺癌,未來5年內罹患卵巢癌的風險會大幅上升。令人震驚的是,那些在50歲前就已確診乳腺癌的女性,其再次患上卵巢癌的風險竟高達50歲後確診者的4.3倍。

那麽,爲何會出現這種風險增加的情況呢?現有研究認爲,這主要可以歸結爲兩大因素。

首先是家族遺傳背景。

卵巢和乳腺作爲性激素調節的靶器官,它們之間存在一些共同的致病基因,如BRCA1/2。這些基因的突變,如BRCA1的突變,會使卵巢癌的患病風險增加35%/46%,而BRCA2的突變則會使風險增加13%-/23%。

其次,生活環境和心理因素。

研究發現,即使沒有乳腺癌家族史,那些已確診乳腺癌的女性,如果長期處于巨大的心理壓力、精神抑郁、睡眠不足、生活壓力大的狀態中,增加卵巢癌的風險。這可能是由于這些壓力因素影響了女性的內分泌系統,從而對卵巢健康産生了影響。

⚠️二次患癌不同于乳腺癌複發轉移

二次患癌與腫瘤的複發或轉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它不是原始腫瘤的重新活躍或擴散,而是患者不幸地再次患上了另一種類型的癌症。

大部分腫瘤因其獨特的病理組織類型,可以輕易地排除轉移性腫瘤,並確認爲第二原發性腫瘤。

如病理類型相同或癌竈位置相近時,難以鑒別時,可以運用免疫組織化學或腫瘤分子生物學技術進一步進行確定。

此外,隨著影像技術和內鏡技術的不斷進步,爲區分原發和繼發腫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舉例來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第二原發腫瘤的18 FDG PET/CT表現具有獨特性,使其相較于其他影像設備更容易被發現。

預防二次患癌

預防二次原發腫瘤的策略與首次腫瘤的預防方法相似,均涵蓋三個層級的預防措施。

一級預防,它堅持預防優于治療的理念。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們可以盡可能地減少或消除潛在的致癌因素,進而最大程度地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

二級預防聚焦于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的篩查。通過定期的體檢和複查,我們能夠實現腫瘤的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從而有效阻止疾病的進一步惡化。

乳腺癌術後,肺髒、肝髒和骨是最常見的轉移部位,而甲狀腺和卵巢常被忽視,超聲檢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也比較方便。

三級預防是合理的治療。

對于我們來說,了解二次患癌,只有正確理解這一現象,才能更好地預防它。同時,我們也期待在未來的醫療發展中,能夠找到更多突破性的治療方法,爲癌症患者帶來更好的生存機會和生活質量。

4 阅读:2671

欣欣看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