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35歲“血癌”患者在和平醫院重生

黃河新聞網長治 2024-03-15 15:11:22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記者馮慶)本該奔跑的年紀,她爲何停下了腳步?在一次次生死選擇中,是什麽讓她堅定信念?面對病魔的摧殘,她爲何是極其幸運的?這一切疑問,和平醫院給出了完美答案。那就是用實際行動,幫助一名35歲患者“逆天改命”,重獲新生。

一針見血探真凶

35歲的趙某,數月前突感牙齒不適,在當地口腔醫院拔牙後出現了傷口愈合不良、右下颌腫脹症狀。短短一個月內,趙某輾轉多家口腔醫院檢查,但口腔檢查結果均顯示沒有異常。就在趙某一籌莫展的時候,更嚴重的情況出現了,腸梗阻、腹水、高燒不退等症狀如排山倒海而來。在身體一次次拉響“警報”後,趙某終于來到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消化科接受治療。

入院後,消化科醫生爲趙某進行了詳細的檢查,但就在檢查血常規時,發現化驗的血細胞數值持續下降,警覺的醫生立馬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即邀請血液內科會診。血液內科主任張國香和學術主任申徐良經過查體、查驗檢查報告,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和紮實的理論功底,判斷趙某病症的來源並不在于消化系統或者口腔系統,這一切的元凶,很可能是惡性血液疾病。

“患者雖然在消化科治療,但看她的血項檢查報告就能發現,引起疾病的原因並不是腹水、腸梗阻,而是一種名爲噬血細胞綜合征的惡性血液疾病”,張國香主任回憶當時,“面對一個個複雜的病症,我們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刨根問底,不放過任何一個有用的細節,不能被表征所迷惑,要一針見血找到真凶”。

堅定不移做選擇

判定爲血液疾病後,患者被轉入和平醫院血液內科進行下一步治療。經過腹水脫落細胞學、腹水流式、骨髓流式、骨髓活檢、微生物NGS、淋巴結活檢等相關檢查,確診患者爲EBV陽性侵襲性NK/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合並噬血細胞綜合征,由于患者病情危重,爲了避免感染風險,患者被轉入移植艙,等待患者的將是什麽?當時無人可知,血液內科醫護人員能做的,就是做好充分准備工作,與病魔打一場“持久戰”。

“當時病人病情十分危重,這種疾病的死亡率更是高達90%,當時爲了患者考慮,我們曾不止一次建議患者轉入上級醫院。”張國香主任回憶起患者剛入科時的情形,猶如昨日。“當時,患者看著我們說,‘醫生,我們不轉院,我們相信和平醫院’”。患者的一句信任,猶如一顆“定心丸”、一針“強心劑”,給了血液內科醫護團隊極大的信心。

之後的第一個療程中,張國香、申徐良和主治醫生陳露和其他醫護人員日夜守候在患者身旁,開辟綠色通道、量身定制化療方案,經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療,患者病情逐漸穩定,生命體征趨于平穩,與病魔的第一仗,贏了!

密切合作戰病魔

這場“持久戰”雖然取得了短暫的勝利,但醫生們絲毫不敢有半分松懈,因爲他們清楚,更大的考驗即將來臨,那就是造血幹細胞移植。

鑒于患者疾病,醫生與家屬談話,建議患者從中華骨髓庫選擇造血幹細胞移植。隨即,醫生將其HLA配型信息輸入骨髓庫進行篩選。誰都沒有想到,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這百萬分之一的幸運就降臨在這個不幸的患者身上,有兩名年輕男性捐獻者的信息與患者匹配。醫生們聽到這個消息,如獲至寶,緊緊抓著這根“救命稻草”,生怕有一絲閃失。“能成功匹配上就是百萬分之一的幸運了,更何況一下有兩名捐獻者匹配”,張國香回憶起當時,仍然興奮不已。但冷靜下來,一連串害怕湧上醫生們的心頭,萬一聯系不上捐獻者怎麽辦?萬一不同意捐贈了怎麽辦?不行,絕不能錯過這次機會。于是,篩選配型、動員捐贈,直到與捐贈者敲定日期,一切塵埃落定,醫生們才松了一口氣。

與此同時,患者趙某也在爲接受移植進行著一系列的預處理,其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就是在放療科,進行全身照射。“全身照射是接受移植之前的必要檢查,目的就是殺死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減少移植排斥反應,降低疾病複發率。”張國香介紹。全身照射技術複雜,實施難度高,治療風險大。計劃計算不精准,會使更多正常器官遭受照射,導致副作用的産生。這就要求實施技術的醫療團隊要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制定精准的治療計劃。這一重擔,就壓在了放療科的肩上。

放療科接到患者後,與血液內科積極配合,多次召開會議溝通病情,討論治療方案,並在實施前,從上海邀請一名物理專家手把手教學指導,對技術開展的要點進行反複研究,保障治療過程的安全。經過周密的治療前准備、實施操作、質量控制,放療團隊和血液內科團隊全力以赴,成功爲患者進行了全身照射,爲下一步成功移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移植第一道難關,過了!

和平關愛暖人心

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准備,今年一月前夕,患者趙某在和平醫院血液內科移植艙成功回輸造血幹細胞。之後,患者出現一系列並發症,醫療團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穩定病情。“現在是移植後60多天了,患者病情得到完全緩解,STR嵌合狀態達到99%,血型已經成爲供體血型,這些指標就告訴我們,患者移植成功了”。目前,患者已經回到普通病房,即將出院。

出院前夕,趙某寫了一封感謝信,表達感恩之情。

“我從膽小如鼠蛻變爲堅強對戰病魔,離不開每一位和平醫生的辛苦付出”普通病房內,趙某看著精神很多,想到即將出院,高興之余還有一些不舍。“在這裏住了快半年了,還有點舍不得,這裏的每一位醫生護士,我都挑不出一點毛病”,趙某眼裏寫滿了謝意,“張國香和申徐良主任高超的水平把我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陳露醫生對我就像家人一樣,在我痛苦不堪想放棄的時候,一次次地鼓勵我,甚至自己感冒高燒了,也會給我打電話關心我,護士們更是耐心細心得不得了,在我出現排斥反應,雙手雙腳紅腫脫皮的時候給我餵飯,甚至幫助我大小便”。趙某一邊訴說著內心的感恩,一邊默默擦拭眼角的熱淚。

對于萬千普通人而言,趙某或許是不幸的。但對于無情的疾病而言,趙某無疑是幸運的,幸運的是,她堅定地選擇了和平醫院,在一次次抉擇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群一心一意爲患者考慮的白衣天使;幸運的是,在中華骨髓庫配型中,她得到了百萬分之一的眷顧,讓她有了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但其根本,在于醫生和患者爲了同一個信念的雙向奔赴,那就是,活著!有質量地活著!

爲了這一信念,和平醫院血液內科,步履不停。從2018年,科室被國家衛健委確定爲“造血幹細胞采集移植中心”,成爲我省僅有的兩家之一,標志著和平醫院血液內科造血幹細胞移植獲得認可,患者不僅可以在此進行親屬間配型,還可以通過中華骨髓庫進行配型。趙某也是該科成爲“造血幹細胞采集移植中心”後,成功進行的第二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

0 阅读:10

黃河新聞網長治

簡介:宣傳報道長治範圍內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等新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