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揭示新奧秘:碳氫化合物沙丘或成沙塵暴溫床!

阿七解讀 2024-05-16 09:11:02

在最新一期《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中,科學家揭示了土星的大衛星土衛六(泰坦)上可能存在的一種特殊氣象現象——塵暴。這顆被譽爲太陽系中最具地球韻味的遙遠衛星,或許正醞釀著其獨特的塵暴機制。如果這一發現得到證實,這些幹燥而猛烈的旋風可能會成爲土衛六表面塵埃的主要驅動力。

早在2004年至2017年,卡西尼號飛船在土星系統中巡航時,已觀察到土衛六赤道地區被沙丘覆蓋,面積高達30%的壯觀景象,並記錄下了一場震撼的沙塵暴。行星科學家布萊恩·傑克遜認爲,這些沙丘上的塵埃很可能來源于土衛六大氣層中的碳氫化合物氣溶膠,與地球或火星上的砂礫有著本質的不同。

盡管土衛六表面的風通常較弱,但沙塵暴可能是該星球上塵埃傳輸的主要方式之一。通過應用氣象模型于惠更斯探測器短暫訪問土衛六時收集的數據,科學家們預測,在陽光溫暖地面和近地表空氣的幹燥、平靜條件下,沙塵暴可能會形成。

這種神秘的塵土飛揚現象在火星上也存在,但與龍卷風不同,土衛六上的塵暴總是幹燥的,並且不具備破壞性。科學家們在俄勒岡州東南部的阿爾沃德沙漠用無人機追趕沙塵暴,試圖深入了解其運作機制。火星上的塵暴對全球塵埃移動至關重要,而在土衛六上,盡管其表面風通常溫和,但由于其大氣密度高而引力低,塵暴同樣可能具有重要影響。

土衛六的大氣層主要由氮氣組成,但也含有大量乙烷和甲烷,這些天然氣的主要成分讓土衛六成爲太陽系中除地球外唯一觀察到流淌河流和液態湖泊的天體。不過,科學家們認爲這些特征並非由水構成,而是液態碳氫化合物。

關于土衛六上塵暴的預測,或許要等到2034年NASA的蜻蜓任務抵達該星球時才能得到驗證。然而,對于這架大型八軸飛行器來說,遭遇沙塵暴的沖擊可能並不會構成太大威脅。土衛六的沙塵暴之謎,正等待著未來的探索者去揭開。

0 阅读:14

阿七解讀

簡介:三農、智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