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亂正式拉開帷幕,反叛大軍直逼南梁首都建康城

曆史的非理性者 2023-05-16 00:18:25

讀書筆記—《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六十一中》

梁紀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

公元548年

東魏遣高嶽,慕容紹宗,劉豐生統領步騎十萬攻西魏王思政于颍川。王思政讓軍隊埋伏起來,像是沒有人的樣子。高嶽仗著自己軍隊多,四面圍城,王思政派勇士開門力戰,高嶽敗走。

侯景自從到了壽陽,向朝廷索求無度,朝廷基本都滿足了他,侯景請求想娶王氏謝氏這種望族,梁武帝回複他說,王,謝門第太高,你可以在朱,張以下姓氏中挑選。侯景因此不開心,又向朝廷要萬匹錦布給軍隊做袍子,朱異則認爲給青布就可以。

梁武帝因爲不聽侯景的話,與東魏和親,此後候景上書變得稍加倨傲。元貞知道候景將要謀反,多次上書想回朝,侯景對他說,河北的事雖然沒有結果了,但是江南有什麽好害怕丟失的呢,怎麽就不能稍微忍一下呢?

元貞害怕,逃回首都建康,把事情全部告訴了梁武帝。梁武帝以元貞爲始興內史,並沒有因此對侯景有所責問。

臨賀王蕭正德,貪婪暴虐,屢次得罪梁武帝,所以對梁武帝特別憤恨,私下養死士,存糧積貨,盼望國家暴亂。侯景知道之後,派遣蕭正德的朋友徐思玉幫忙送信于蕭正德,信上說,當今天子年事已高,奸臣當道,以我侯景來看,短時間內就要發生禍亂,大王本來該當太子(蕭正德本爲梁武帝養子,在梁武帝生下長子蕭綱之後就讓蕭正德還其本宗),後被廢黜,四海之心,其實是歸心于大王的,我雖不才,但願可以效忠于大王,希望大王爲了蒼生,能明白我的心意。蕭正德讀完之後大喜,回複說,你的想法簡直與我不謀而合,這是上天助我,朝廷的事,確實是像你寫的那樣,我也早就有這份心思了,如今我主內,你主外,有什麽不能成功的,行事一定要果斷迅速,如今正是時候。

鄱陽王蕭範寫密信告梁武帝侯景謀反,當時梁武帝讓朱異主管邊境的事,大小消息都要先經過朱異。朱異認爲蕭範寫的毫無道理,回信說,侯景窮困來投我梁國,猶如嬰兒等人餵奶,以這種形勢,怎麽可能反呢?蕭範又很鄭重的回信說,不早早消滅侯景,禍患將波及到黎民百姓。朱異回到,朝廷自有處分,不需要你憂慮此事。蕭範又請求以合肥的軍隊討伐侯景,朱異又回答不讓,之後蕭範的書信朱異都不再看。

侯景邀請羊鴉仁一起反,羊鴉仁將侯景使者交到建康。侯景又上書于梁武帝說,高澄這麽狡猾的人,陛下都信他的鬼話,願意和他連和,我甯願粉身碎骨也要報仇,我請求江西地界,由我掌控,如果你不答應,我就帶兵向閩,越。不要說朝廷受此恥辱,朝官亦不得安閑。梁武帝讓朱異回複說,就算窮人家,招呼五個十個客人,也能讓他們都滿意,如今我只有你一個客人,你仍然不滿意,確實是我的過錯。又加賞侯景錦布。

侯景于壽陽正式反,以誅朝中奸臣朱異等人爲旗號。

傅歧曾經勸告過朱異,說你參與國家政事,又得上榮寵,但是聽說你的名聲一天不如一天,如果上悔悟過來,你還能自保嗎?朱異說,外人的誹謗,我早就知道了,只要我自己問心無愧,有什麽好怕的。傅歧于是對人說,朱異離死不遠了,谄媚求榮,又知惡不改,上天也不會放過他的。

梁武帝派遣蕭範,蕭正表,柳仲禮,裴之高,蕭綸各帶兵馬討伐侯景。

侯景聽王偉的建議,決定棄淮南,帥輕騎直取建康,派王顯貴守壽陽,向外宣稱攻合肥,實際上先取谯州,執谯州刺史豐城侯蕭泰,蕭泰因爲禍亂百姓,貪財無度,因此輕易攻下。蕭泰,乃是蕭範的弟弟。

侯景攻曆陽太守莊鐵,莊鐵以城投降,向侯景進言說,國家和平太長時間了,許多士兵很久沒打過仗,聽說將軍舉兵,都害怕的不行,應該趁著這個時候直奔建康,能以最小傷亡獲得成功,如果讓朝廷反應過來,派兵占據采石,大王縱然有精兵百萬,也難以成功。侯景于是以莊鐵爲向導,直奔建康。梁武帝問對策于羊侃,羊侃說應該讓邵陵王攻取壽陽,如此侯景就進不得前,退無本營,烏合之衆,自然而散。朱異說,侯景一定沒有渡江的志向。梁武帝聽從了朱異的建議,羊侃說,現在大家都要完了。

我的一些想法,侯景之亂本來是可以補救的,但梁武帝成功的將所有不利的因素都集齊了。

一來對待蕭正德的不法行爲,以前一直隱忍榮讓,致使如今多一個內部隱患。

二來昏庸蒙蔽,信任朱異這種大說空話的奸臣,對形勢判斷不明。朱異一來輕敵,二來對自家人蕭範的提醒不屑一顧。朱異固然有錯,但能信任朱異的梁武帝則可以說錯上加錯。識人用人不明,爲君之大忌!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