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看完志願軍上甘嶺捷報後,蔣介石震驚之余給出15字評價

文史達觀 2024-02-12 23:23:44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我國進入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中,當時國民黨的部隊已十分腐敗,加之沒有軍民一心的基礎,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1949年國軍潰敗,蔣先生逃至台灣。

逃到台灣後,蔣並不甘心。當時國軍背後有美支持,蔣一心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反攻大陸。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我國高層站在高瞻遠矚的角度上多次權衡後,做出“抗美援朝”的決議。1950年10月19日,志願軍正式開拔,跨過鴨綠江支援朝鮮。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蔣的欲望大盛,有意反攻大陸。要知道,當時美國的第七艦隊已經開到了台灣海峽。

然而,令其意想不到的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的英勇表現,最終粉碎了他們的夢想。

“朝鮮戰爭”始末簡介

朝鮮戰爭最初是北朝鮮挑起的戰爭,當時韓國在沒有准備的情況下。一下子被其趕到了海邊,差一點被滅國。

當時,韓國是美國的盟友,美國知道後,迅速派兵支援韓國,並組織了17國聯合國軍一起對抗朝鮮。在美強大的武力支援下,韓國不僅收複了失地,還將朝鮮趕到了中朝邊界處。

朝鮮告急,求助于蘇聯與中國。最終我國在“唇亡齒寒”、“立國之基”等戰略權衡下,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決議。

抗美援朝前後持續了近3年時間,共經曆了五個階段大的戰役,最後雙方簽訂了停戰協議,以“三八線”爲界,重新劃分了朝鮮和韓國的領土權益。

關于朝鮮戰爭前後之決策,以及五大階段戰役的基本簡介,文史君在文章《朝鮮戰爭“決策”“作戰”始末:主席戰略步步驚心,五次戰役全面勝利》中曾有解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以上標題進行閱讀。

朝鮮戰爭中,志願軍表現十分勇猛,看似前後持續了近3年時間,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從1950年10月19日至1951年7月,志願軍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基本就鎖定了勝利。

後來2年的時間,都是在一邊談判一邊打,多次粉碎了美軍的進攻和陰謀。

異常殘酷的“上甘嶺戰役”

其實,廣爲人知的“上甘嶺戰役”,就是志願軍在與美軍談判期間發生的一場戰役。

上甘嶺,是位于朝鮮半島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聖山南麓的一個小村莊,具體位置在五聖山以南約6公裏,五聖山以北約9公裏的地方。

這個村莊的背後是五聖山,前面有兩個小高地,分別是597.9高地和537.9高地,這兩個高地就是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反複爭奪的陣地。

上甘嶺戰役爆發之前,中美正在進行緊張的談判,美方爲了獲得更大的談判籌碼,想利用其先進武器的優勢,集中一點對我志願軍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正因爲當時美軍武器擁有絕對的優勢,由不得朝鮮戰爭美第八集團軍總司令範弗利特會揚言,美軍只需5天時間,以200人的代價就能奪取上甘嶺高地。

但是令誰都沒想到的是,原本簡單的一場戰役,因雙方都憋著一股勁,爲了獲得談判的主動權,硬硬將一場小戰役打成了一場大戰役,前後持續了近2個月時間。

另外,上甘嶺戰役的激烈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炮兵的火力密度甚至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高水平,其殘酷程度更是不可想象的。

有數據顯示,在1952年10月14日淩晨,美聯軍共動用了300多門火炮、100多輛坦克、3000多架次飛機,以每秒6發的火力密度對我軍實施了火力壓制。

在一個多小時的密集炮火轟炸中,美聯軍共向上甘嶺陣地投放了190余萬發彈藥、5000余枚炸彈,將整個山頭削去了兩米,地上虛土碎石積澱有30公分厚。

還有文獻顯示,當時隨手抓把土,就能數出30多塊彈片;一面戰旗,被打穿了381個彈孔;一截一米不到的樹幹上,竟然嵌進了100多個彈頭和彈片。

與此同時,那場戰役更是湧現出了包括黃繼光、龍世昌、孫占元、葛洪臣、胡修道等在內的38位戰鬥英雄。其每個人背後的故事,都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悲歌。

幸運的是,當時我志願軍總指揮非常英明,在戰前已做好了十足的准備,挖掘了大量的防禦坑道。由此即便在面對美軍如此的狂轟亂炸之下,志願軍的傷亡極小。

最後,在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成功殲敵2.5萬人,我軍爲此付出了1.5萬余人的巨大代價。

也正是這一戰,徹底擊敗了美聯軍最後的倔強,上甘嶺戰役的勝利標志著美聯軍被迫坐上了談判桌,簽署了恥辱的停戰協議。

據悉,當得知上甘嶺戰役勝利的消息後,遠在台灣的老蔣感慨萬分,仰天長歎,含淚說出了15個字:“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解放軍的對手。”

這樣的高度評價,不僅表達了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役中的卓越表現,同時也徹底粉碎了老蔣反攻大陸的計劃和預謀。

也正是這一戰,我軍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軍人的鐵血精神,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同時,也使得我國正式挺直了脊梁,爲以後幾十年的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

讀者們,關于“蔣介石對上甘嶺戰役的評價”,大家怎麽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53 阅读:11018
评论列表
  • 2024-02-15 10:52

    朝鮮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不是沒有道理的

  • 2024-03-14 17:27

    瞎編的,老蔣不是這麽說的

  • 2024-03-29 12:24

    張狂的 麥克阿瑟 最悲催。 聰明的李奇微最痛苦。 悲劇的 克拉克 最無奈。

  • 2024-02-14 14:30

    注意用詞,早期朝鮮戰爭是朝鮮的國內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