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吏田單,憑一座孤城,收複齊國70余座城池

依瑤談曆史 2023-02-26 08:26:04

田單,出身于齊王的遠房宗室,是齊湣王年間臨淄的市掾。

市掾,顧名思義就是管理市場秩序,

並不是多大的官職,

倘若不是“樂毅伐齊”,或許田單在曆史上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吏。

短短六個月的時間裏,諾大個齊國70余座城皆被燕軍攻克,僅剩莒縣和即墨兩座孤城未被攻陷,

臨淄淪陷之際,田單帶著族人逃向即墨,

出發前他告訴大家要將車軸頭截短,並包上鐵皮,

那時候的道路,都是車轍路,田單顯然考慮到了路上擁堵的問題才做了這種准備,

果不其然,齊人在逃跑時互相爭路,

在這個過程中不少人的車軸就斷掉了,不幸成了燕軍的俘虜,只有田單的族人得以逃脫,跑到了即墨。

當時即墨的大夫戰死,城中沒有主事的人,他們聽說田單改造車子後才跑出來後,決定推舉他爲將軍,

于是,田單在衆人的擁護下當上了臨時將軍。

一場異常嚴峻的心理考驗

然而,擺在田單面前的卻極其不樂觀的形勢,

站在他當時的角度,整個齊國幾近滅亡,這孤零零的兩座城能堅守多久?未來渺茫,

城外又是燕軍重重包圍,無人救援,

這一切對田單來說都一場異常嚴峻的心理考驗。

好在樂毅沒有趕盡殺絕,他見兩城經年不下,只好下令全軍後退九裏築壘圍困,又下令不得

俘獲出城之人,赈濟貧困者,讓城內人民“各複舊縣,以安其心”,

又過了三年,燕昭王沒有等到攻克墨、莒,就去世了,其子燕惠王繼位。

燕惠王在做太子時,就很不喜歡樂毅,坐上王位後依然看樂毅很不順眼,

田單聽說此事後,心生一計,

派人去燕國進行反間活動,四處散布謠言說樂毅遲遲不拔兩城,真實目的是以此爲借口來聯合諸侯,自己好在齊稱王。

燕惠王聽到留言後,半信半疑,就讓騎劫去代替樂毅,

樂毅深知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早晚有一天會生根發芽,

因此沒有回到燕國,逃亡到了趙國,燕軍士兵都爲樂毅憤憤不平,士氣也萎靡了下來。

以一座孤城之力,複齊國全境

騎劫根本不是田單的對手,他接替樂毅不久,就被田單耍得團團轉。

田單先令即墨城裏的人,吃飯時必須在院子裏祭祀祖先,祭祖當然少不了貢品,于是一時之間“飛鳥悉翔舞城中下食”,

這一幕看得燕軍士兵目瞪口呆,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怎麽鳥都飛進了城裏?

田單借機散布流言說:這是神來教我了........

隨後他又對城裏的人說:應該有個神人來當我的老師了.........

這下不僅城外的燕軍被哄得疑神疑鬼,就連城裏百姓也被唬得一愣一愣,

有一個機靈的齊兵,很快就領會到田單的用意,自告奮勇說自己就是那個神師,田單便開始尊奉起這個士兵。

等私下裏沒有別人的時候,士兵說自己根本不是什麽神師,

田單就差翻白眼了,他當然知道士兵不是,這不就是爲了“演戲”麽,于是囑咐士兵保持沉默就好,不用開口,

這麽一來,燕國士兵對于攻破即墨又失去了不少信心,城裏的齊人卻開始振奮了。

不久田單又派人悄悄放出“假消息”,說齊人都害怕割鼻子、掘祖宗墳墓........

騎劫信以爲真,即令燕軍割齊俘的鼻子、挖齊人的祖墳,

哪知這麽一來,齊人不僅沒有恐懼,反而怒氣值不斷上升,一個個磨拳擦掌,恨不得馬上沖過來與燕軍決一死戰!

田單見時機差不多了,又放給騎劫一個假消息說自己要投降,還跟騎劫約定了個日期,

此外爲了迷惑燕軍,田單令甲卒都藏匿起來,安排老弱女子登城守望,

還派出即墨的富豪送給燕將說:即墨就要投降了,大軍進城,希望將軍保全我們的家小。

騎劫壓根就沒有吸取前車之鑒,再次信以爲真,從而更加松懈、麻痹,

于是就在騎劫幻想自己即將成爲燕國功臣時,

田單命人將城裏的千余頭牛都牽來,披上缯衣,畫上五彩龍紋,還在牛角上綁上尖刀,牛尾系上油脂葦束,

做好准備後,趁著夜色把城牆掘開數十個洞,點燃牛尾放它們出城,5000名則跟在“火牛陣”後面沖向了燕軍的營地,

燕軍還沒搞清楚發生什麽事,

只見一頭頭披著龍紋的牛帶著火花闖了過來,燕軍以爲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兵,

頓時嚇得三魂沒了七魄,哪裏還顧得上戰鬥,一個個屁滾尿流爭相逃命........

可憐的騎劫不僅沒有等來投降,還很不幸死在了齊兵手中,田單乘勢追逐燕軍至河上,將淪陷的70余城皆盡收複!

先是樂毅奇迹般地在半年的時間裏攻破了齊國70余座城,如今田單又奇迹般地僅用一群牛和5000名士兵一鼓作氣又奪回了70余座城!

說不可思議吧,但史書就是這麽寫的,

遂想起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

又想起一句話:世界萬物都是相生相克的,再厲害的人或物都有東西能克制他.......

當年燕昭王發奮圖強,經過28年的努力,終于破齊洗雪國恥,樂毅雖未獲滅齊全功,倒也占據了許多優勢,哪知騎劫完敗于田單之手,終以失敗告終,

燕國從此再沒有輝煌的舉動。

齊國雖然收複了失地,但從此也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國爭鋒。

尊貴的王不開心了!

田單收複全部失地後,遂迎齊襄王回到臨淄。

襄王以功封田單爲安平君。

但是,田單的日子並不怎麽好過,齊襄王憑著血緣優勢坐上了國君之位,他深知自己在齊國的威信不如田單,所以總是疑神疑鬼,總擔心哪天田單會自立爲王。

由此,本就不牢固的君臣關系,開始出現裂痕。

一次,襄王跟田單路過淄水,見一老人穿著破破爛爛地衣服卷縮在雪地裏瑟瑟發抖,

田單見狀,慌忙脫下自己的皮襖給老人穿上。

可這一幕看得襄王十分礙眼,沒好氣地對身邊人說:田單的施舍,是將欲奪取我的國家,不早圖謀,恐後生變。

要說這齊襄王也是,你覺得田單施恩收買人心,你倒是先這麽做啊,自己不去做只在那磨嘴皮子吐酸水,這不明擺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麽,

田單做了件好事,沒得到誇贊不說,哪會想到襄王竟會爲此事揣度他........

再說,田單要是想自立爲王,還接你回來幹啥呢?就是王室大宗,祖業都丟了,如今的齊國還是田單生生熬了幾年拼命奪回來的......

有人見尊貴的王不開心了,

就出主意要襄王用嘉獎田單的辦法,把田單對百姓的關懷說成是自己的善行,

襄王一聽這是個好主意,遂賞給田單牛、酒,又當衆口頭慰勞,感謝他替自己關心百姓........

這麽一來,田單就給襄王做了嫁衣,百姓們都誇襄王教導的好.........

九寵臣暗中使絆,貂勃化解危機

田單見尊貴的王高興了,于是保薦貂勃給襄王。

當時襄王身邊有九個寵臣,他們看田單很不順眼,可又奈何不了他,遂把主意打到貂勃身上,他們對襄王說:燕伐齊的時候,楚王使將軍領兵來幫助齊國,今國家已經安定,應派使者去感謝楚王。

緊接著他們都推薦貂勃出使。

襄王遂派貂勃前往楚國,楚國當時的日子也不好過,也在積極聯盟各國對抗秦國,當然對貂勃會熱情款待,以致貂勃數月不歸。

九人見計謀得逞,就故意議論說:

區區一個使者竟會受到萬乘國君的款留,這還不是憑借安平君的權勢?再說安平君與王上下無別,他在國內向民布德,對外又懷柔戎翟,這不是想圖謀不軌是什麽,希望大王注意觀察。

尊貴的王好不容易順了氣,聽聞此話疑心病又犯了,

于是派人召喚田單過來,打算治他的罪,罪名還沒想好,田單就光著腳、袒胸露臂的過來請死罪了,

過了五天,尊貴的王自己消化了情緒,才說:你沒有罪,你守爲臣的禮數,我守爲君的禮數就行了。

貂勃從楚國回來後,尊貴的王很高興,給他擺了個接風宴,

貂勃正喝得起勁,忽聽襄王吩咐下人:叫田單來!貂勃一聽,即刻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又屈膝叩頭,無比恭敬地問襄王:王跟周文王、齊桓公比較,誰更賢明?

襄王.........說他自己當然不如他們.......

貂勃說:周文王得呂尚以爲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爲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獨叫‘單’,怎麽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呢?

從曆史上來看,誰能比得上安平君的功勞呢?燕人興師襲齊,王不能抵禦,只好躲避起來。安平君以危急的即墨小城,殘敗的士卒七千,擒殺燕國的將帥而收複千裏的齊國。

當敗燕複齊的時刻,安平君如果自立爲王,天下人誰能禁止?他出于道義,而迎王與後返臨淄,今已國定民安,而王卻叫‘單’,小奶娃也不做這樣的事呀!王趕快殺九人而向安平君謝罪。不這樣做,國家將要危險了!

尊貴的王被貂勃這番靈魂拷問說懵了,

好一陣才恍然大悟,于是殺了九個寵臣並驅逐了他們的家屬,又以夜邑萬戶益封安平君。

攻狄不能,下壘枯丘

田單跟襄王的矛盾,終于緩和了下來,可優裕的生活卻影響了他的戰鬥意志。

田單打算攻打狄人,出去前,他去與魯仲連商議。

魯仲連說:將軍攻不下狄來。

田單不信,反駁說:當年我以即墨小城的破亡余卒,能敗萬乘之燕而複齊,怎麽可能攻滅不了小小的狄人?

結果,他攻狄,三月不能克。

誰能想到昔日的複國英雄,有一天會落到被人嘲諷的地步,當時齊國就傳出童謠說:大冠若箕,脩(長)劍拄頤(下巴),攻狄不能,下壘枯丘。

田單聽到到感到很恐慌,只好去找魯仲連請教原因。

魯仲連說:將軍在即墨的時候,對士兵們說:宗廟已亡,無處可去,只有戰鬥到勝利!那個時候,將軍有戰死的心,士兵們無求生之意,聽到你的號召,沒有不揮淚奮臂而戰的,這就是破燕的原因。如今你過著優越的生活,沒有拼命的想法,當然不能取得勝利。

田單認爲魯仲連的話,說中了他的要害。

第二天,他便振奮精神巡城,站在最危險的地方親自擊鼓,狄才被攻下。

據《戰國策》載,田單曾與趙奢談論兵法。

田單問趙奢:

我只對將軍用兵“用衆”的主張有不同看法,征兵多了會影響農耕,從而導致糧食供應困難,這是“自破之道”。我聽說古代帝王用兵不過三萬,而天下服。今將軍必須要用十萬、二十萬兵,這一點使我不佩服。

趙奢說:

你不只不懂得用兵,又不明白‘時勢’。古代天下分爲萬國,最大的城不過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過三千家,用三萬兵攻或守,有什麽困難呢?今天是把古代的萬國分爲戰國七個,千丈之城,萬家之邑,能夠相互望到。以三萬兵圍城不足,野戰更不足,你將怎麽辦?

田單聽了,感歎自己沒有想得這麽深。

從以上這兩件事來看,

田單複齊,還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因素。

所謂天時,就是燕國內部不穩定,燕惠王與樂毅本有矛盾,田單利用這一點輕而易舉就讓燕國以騎劫代替了樂毅;

所謂地利,齊國本就是齊人的家園;

所謂人和,宗廟已亡,無處可去,齊人沒有退路,只能拼盡全力去厮殺。

當然這其中田單的智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過總體來說,田單既不是治國能手,也不是軍事天才,

齊國複國後,並未看到他爲振興齊國采取過什麽措施,亦未在軍事行動中表現出過人的才能,

或許這就是環境因素,

在《戰國策》中記載著秦王與蘇秦的一段對話,

蘇秦說:田單將齊之良,以兵橫行于中十四年,終身不敢設兵以攻秦折韓也,而馳于封內。

大意是說,田單統領著齊國的精兵良將,卻十四年不出戰,始終不敢攻打秦國折服韓國,只在自己國內橫行。

可知田單時期的齊國實力已大不如從前,在外交上也不能發揮重要作用,

至少已不及趙國,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個可田單他去成長延伸、發揮潛能的環境。

公元前265年,齊襄王死去,齊王建繼位,實權掌握在君王後手中。田單離開齊國去趙國,並統率趙軍攻克燕及韓的城邑。

第二年,田單還成爲趙的相國。封號都平君,死後葬于安平城內。

0 阅读:10